初中作文教学要摆脱课堂的束缚

时间:2022-10-23 05:31:35

初中作文教学要摆脱课堂的束缚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作文教学的成败直接关系着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长期以来广大语文教师做了多方面的探索,但是时下中学作文教学的质量很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作文教学低效率的根本原因是未能摆脱课堂的束缚,要想大面积的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必须让学生走出狭小的教室,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深入生活,观察生活,观察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体验生活,书写生活,从而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走出课堂,让作文教学植根于五彩缤纷的生活。

提高作文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是一堂课、两堂课所能见效的。必须平时不断的积累才有所收益。因此,在任何时候都要善于捕捉机遇,适时给学生加以指导,让他们懂得生活中处处有素材的道理。茶余饭后,课间休息都能成为我们引导写作的时机、场所。例如:学生作文中的对话大而空,写不出人物的个性特点。针对这一问题,我悄悄将男女同学的课间活动的对话进行了录音,然后布置了以《课间十分钟的争论》为题目的作文片段练习。作文收上来后,发现大多数学生内容空洞脱离生活实际,泛泛而谈,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这时,笔者把同学们的课间对话录音放给他们听,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然后我引导同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讨论后请同学们再次以此题作文,结果同学们把作文写得既生动又具体,既真实又形象,有部分同学的作文还在校报上发表了。通过此次作文,同学们懂得了只有真实地再现现实生活,巧妙地进行加工才能写出优秀的习作的道理。真实永远是一篇优秀作文的最根本的要求。又如:我让同学们写我的妈妈这篇命题作文,妈妈是同学们最熟悉不过的人,结果有的同学觉得没有什么可写,于是我让同学们回家与妈妈共同生活一天,仔细观察自己的妈妈,并且要求同学们与妈妈对换工作,做做家务,体会妈妈的辛苦和对自己的关心,同时还要求和妈妈进行一次心灵对话。回到学校后,同学们写出了情真意切的优秀习作,大家都说这次才算真正地了解了自己的妈妈。通过此次作文,同学们知道了只有深入地观察生活,才能写出好的作文。

二、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观察社会,积累素材,厚积薄发。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动手去采,随时会发现晶莹的宝石。在当今知识爆炸,经济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生活五彩缤纷,丰富多彩,只要同学们细心观察,善于观察,习作的材料是到处都有,随处可见。著名的大作家李准,在一次采访的路上遇雨,与路人挤在一个草棚下避雨,大家有说有笑,又是跺脚上的泥,又是议论雨何时能停。李准发现一位姑娘站在草棚的最边上,把视线盯在天空的云彩上,雨一停,大家走出草棚要赶路,姑娘却说:“还有雨。”话音刚落,雨真的下起来了,通过大家与姑娘的谈话,李准惊奇地发现姑娘的记忆力很强,连一年前的降雨情况都记得清清楚楚。后来才知道姑娘是气象员。姑娘与众不同的表现是大家所不留意的,但是李准却以作家特有的洞察力把这一材料收集了下来,后来写出了《耕耘记》这篇有名的文章。由此事例受到启发,我引导学生们观察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抓住他们的特点进行分析。随后进行整理写成日记,为今后的作文储存材料。

三、走出课堂,走进家乡,走进大自然,开阔眼界。

利用节假日,我带领同学们走进家乡,走进大自然,去开阔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我们家乡新郑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美丽的自然风光。我首先带领他们参观了轩辕故里,在轩辕故里,当同学们看到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听到讲解员娴熟的介绍,知道了我们新郑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历史上黄帝就建都在我们新郑的时候,大家议论纷纷,发出由衷的感叹,各自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奋笔疾书,他们说要记下这材料,他们为能生活在新郑而自豪。后来我又带领同学们参观了欧阳修墓、后周黄陵、子产墓、渔夫冢、望京楼遗址等新郑特有的名胜古迹。最后我又带领他们参观了始祖山,欣赏了始祖山旖旎的风光、秀美的山川。同学们对我说:“刘老师,今后我们再也不怕写作文没有素材了,想不到素材就在我们身边,只要认真观察,随处都有。”我们生活在农村,为同学们观察大自然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利用课余时间我带领同学们深入到田间地头,山冈河边,引导他们去观察植物,观察它们的生长,发芽,开花,结果。观察农村的美丽风光,观察农民的生活作息,春种秋收等。使同学们搜集到了丰富的写作材料,再也不怕写作文了。

总之,我认为只有摆脱课堂的束缚,走进生活、社会、大自然这些广阔的空间,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从而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

上一篇:也谈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应注意的问题 下一篇:初中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