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心源性猝死有“七要”

时间:2022-10-23 05:26:10

编者按:夏季是老年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由于天气闷热,人体大量出汗、失水,易导致人体的血管收缩、血压增高、内分泌紊乱。有既往心脏病史以及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病的中老年患者对此不可掉以轻心,必须提高警惕。为此,我们特请江西医学院二附院原副院长、心内科专家罗伟先生就怎样预防心源性猝死方面的问题撰文予以解答。

引起“猝死”的原因主要来自心脏者,称为“心源性猝死”。尤其是冠心病患者(约占80%左右)会因心肌梗死导致心室颤动,引起心源性猝死。因此,中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病者)应当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预防心源性猝死的发生。这应记住“七要”:

一、中老年人体育锻炼要避开“魔鬼时间”。上午6时~12时容易出现“心肌缺血损伤和心律失常”,被医学界喻为心脑血管病的“魔鬼时间”,70%~80%的心脑血管病(脑卒中、心肌梗死)猝发大都在这个时间段。因此,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病的中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要避开这段时间,而且要避免剧烈运动。

二、中老年人的膳食结构要合理。中老年人应限制食用动物内脏、肉皮、羊油、牛油、猪油(包括肥肉)、蛋类f主要是蛋黄)、墨鱼、干贝、鱿鱼、蟹黄等,应少吃甜食,多吃蔬菜、水果。患冠心病、高血压病及心脑血管病的中老年人,如每天摄入肉类超过75克,蛋类每周超过4个,或进食过于油腻的食品、煎炸食品每周达5~7次,都应视为不合理的膳食。

三、中老年人要减少出行。中老年人要尽量避免在拥挤的环境中活动。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及心脑血管病的中老年人单独外出时,要带些必备药物,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或冠心丹参滴丸,以及能迅速联系到家人的电话号码等。老年人应尽量避免独居,家里要备好氧气袋,发病后可立即吸氧。

四、中老年人要经常给自己减压,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压力。中老年人要尽量使自己精神完全放松,愉快生活;同时要控制情绪变化,切忌大喜、大怒、大悲等。

五、中老年人要坚持健康体检。中老年人1年进行1次健康体检是必不可少的。体检可以早期发现处于萌芽状态的心脑血管疾病,并加以控制。社会大众应了解心源性猝死的诱因和高危因素,普及抢救常识。

六、中老年人要牢记“主动咳嗽能自救”。中老年人在心脏发生意外时要做到主动咳嗽,,咳嗽是一种迅速、有效、简便、易行的“心脏复苏术”(通过刺激迷走神经达到自救的目的),给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中老年人平时应训练“主动咳嗽”。万一在心脏发生意外,来不及呼救或医务人员未来得及抢救时,这可作为一种应急的自救术。

七、家人要把握急救“4分钟”。家人一旦发现身边有中老年人发生猝死,应尽快在4分钟内进行抢救在急救人员未到达前,可以操作的简单心肺复苏方法是:先在患者胸骨处用力捶上两拳(拳击心脏),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责编/花语

上一篇:对老人斑,要分辨良莠 下一篇:夏季养生保健注意护心降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