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角膜炎预后影响因素和护理对策

时间:2022-10-23 04:09:25

细菌性角膜炎预后影响因素和护理对策

[摘要] 目的 探讨细菌性角膜炎预后影响因素护理对策。 方法 根据患者的预后将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眼科住院治疗的67例细菌性角膜炎患者分为A组(49例)和B组(18例),采用自编问卷收集患者的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分析患者的影响因素,并为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结果 在本研究入选的患者中,49例患者预后良好,预后良好率为73.13%,预后不良率为26.8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多种基础合并症和就诊前10 d内接触过类似症状者是细菌性角膜炎患者预后危险因素,而主要照顾者对细菌性角膜炎知识了解程度、主要照顾者文化水平和治疗及时是细菌性角膜炎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 结论 细菌性角膜炎患者预后欠佳,且该病的预后同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应该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细菌性角膜炎;预后;影响因素;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5(c)-0159-03

急性细菌性角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多发的感染性眼病,被称为“无声的传染病”,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1-2]。该病的预后不但与临床医师的治疗技术有关,还与护理质量的好坏息息相关。目前,在国内,护理资源相对有限,为此,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来改善患者的预后是学者们和护理人员探寻的焦点问题之一。为此,探寻细菌性角膜炎预后影响因素意义重大,能够为针对性的采取预防干预措施。本研究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制订急性细菌性角膜炎预后影响因素自编问卷对67例细菌性角膜炎患者进行横断面的调查与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眼科住院治疗的67例细菌性角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预后将其分为A组(49例)和B组(1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和平均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使用0.3%泰利必妥滴眼液。患者取仰卧位,眼科医师双手消毒后进行滴眼操作,具体的滴眼操作方法:眼科医师一手将患者眼睑翻开,另外一手持0.3%泰利必妥滴眼液为患者进行滴眼,2~3滴/次,平均滴眼2 h/次,15 d/疗程,滴眼液瓶子与患者眼睑的距离保持在5 cm左右,防止滴眼液药瓶触碰患者的眼睑引起炎症。部分严重患者则结合使用全身抗生素进行治疗。

1.2.2 预后评分标准[3] 根据相关文献报道将治疗痊愈(治疗24 h后,患者眼睑红肿、畏光、流泪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眼内分泌物明显减少,随访6个月患者均未复发)、显效(治疗48 h后,患者无明显刺激症状,结膜充血明显减轻,仍然有少许分泌物,随访6个月患者均未复发)和有效(治疗2周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细菌涂片检测结果阴性,随访6个月患者均未复发)的患者定义为预后好,治疗无效(治疗2周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进一步加重,细菌涂片检测呈阳性)者定义为预后差。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对各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值或者构成比表示,如果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年龄和病程等组间比较比较采用t检验,如果计量资料不符合正态性分布,则用秩和检验,而计数资料的比较则采用χ2检验。细菌性角膜炎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预后情况

在本研究入选的67例患者中,49例患者预后良好,预后良好率为73.13%,而预后不良率为26.87%。

2.2 细菌性角膜炎患者预后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细菌性角膜炎患者预后好与差为因变量,以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压力、经济状况、性格、主要照顾者结膜炎知识得分、主要照顾者对细菌性角膜炎知识了解程度、主要照顾者文化水平、就诊前10 d内接触过类似症状者、应用皮质激素、营养不良、血钠水平、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糖水平、凝血功能异常、近1周接触细菌性角膜炎患者、基础合并症、既往细菌性角膜炎和既往眼部其他疾病等为自变量赋值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高龄、多种基础合并症、就诊前10 d内接触过类似症状者和应用皮质激素是细菌性角膜炎患者预后危险因素,而主要照顾者充分了解细菌性角膜炎知识、主要照顾者文化水平高和治疗及时是细菌性角膜炎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见表2。

2.3 细菌性角膜炎患者预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细菌性角膜炎患者预后好与差为因变量,以进入影响细菌性角膜炎患者预后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程的7个自变量(年龄、多种基础合并症、就诊前10 d内接触过类似症状者、应用皮质激素、主要照顾者对细菌性角膜炎知识了解程度、主要照顾者文化水平和治疗及时)等为自变量赋值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多种基础合并症和就诊前10 d内接触过类似症状者是细菌性角膜炎患者预后危险因素,而主要照顾者对细菌性角膜炎知识了解程度、主要照顾者文化水平和治疗及时是细菌性角膜炎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见表3。

3 讨论

细菌性角膜炎是细菌感染所致的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眼病,该病多由溶血性金黄色葡萄菌、流感嗜血杆菌或者肺炎双球菌等侵入眼部感染结膜所引起,具有流行性。如果治疗及时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不当或者出现误诊误治则影响患者的视力,甚至会失明[4-7]。为此,探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针对性采取针对性的对高危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有限的医疗资源来改善患者的预后是学者们和护理人员探寻的焦点问题之一。

本研究笔者选用0.3%泰利必妥滴眼液对67例细菌性角膜炎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发现:在本研究入选的67例患者中,49例患者预后良好,预后良好率为73.13%,而预后不良率为26.87%。这一结果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8-10]。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0.3%泰利必妥滴眼液能够有效抑制细菌合成DNA,使细菌细胞不再分裂且不受质粒传导耐药性的影响[11]。可见,0.3%泰利必妥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疗效尚可,总体预后欠佳,这提示,在临床医疗过程中,我们要重视细菌性角膜炎患者治疗方案的探讨和预后影响因素研究,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本研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细菌性角膜炎预后影响因素发现:多种基础合并症和就诊前10 d内接触过类似症状者是细菌性角膜炎患者预后危险因素,而主要照顾者对细菌性角膜炎知识了解程度、主要照顾者文化水平和治疗及时是细菌性角膜炎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患者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时其机体状况欠佳,对病原菌的抵抗力明显下降,导致细菌性角膜炎较难控制,明显影响患者的预后。②就诊前10 d内接触过类似症状者是细菌性角膜炎患者发病危险因素,明确的接触史意味着明显增加了病原菌进入机体的机会,病原菌的大量侵入明显影响患者病情的控制,影响患者的预后。③主要照顾者充分了解细菌性角膜炎知识和主要照顾者文化水平高是细菌性角膜炎患者预后保护因素。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主要照顾者文化水平高能够对细菌性角膜炎这一疾病有较为充分的了解,能够提高患者和患者家属对该病的认识程度,提高治疗的依从性,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同时,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还能够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来确保各项治疗和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④治疗及时能够有效清除侵入患者体内的病原菌,有效清除侵入患者体内的病原菌,有效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患者的预后。

针对上述结果,本研究笔者总结经验教训,在临床工作中,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护理措施来提高盆底肌功能锻炼坚持率:①加强责任护士对细菌性角膜炎宣教:在对细菌性角膜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采用通俗易懂言语详细的介绍细菌性角膜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传播途径和主要照顾者可给予患者的干预措施等相关知识,强调主要照顾者护理质量优劣的重要性,提高主要照顾者的认识,以便其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预后;②重点干预高危人群: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可以考虑针对性的对于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进行重点观察好监护,由于该人群机体状况欠佳,对病原菌的抵抗力明显下降,针对以上高危人群能够改善其预后。

综上所述,细菌性角膜炎患者预后欠佳,且该病的预后同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许静,赵海霞.细菌性角膜炎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5):870-871.

[2] 汪绍娟.中西药结合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2):36-37.

[3] 王砚颖,廖素华,张书楠.桑菊蝉芍散治疗SCL致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J].西部西医药,2012,25(6):80-81.

[4] 李莹,钟刘学颖,赵家良.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的临床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3):416-420.

[5] 李红兵.泰利必妥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4):109-110.

[6] Wong RL,Gangwani RA,Yu LW,et al. New treatments for bacterial keratitis [J]. J Ophthalmol,2012,2012:831502.

[7] Mascarenhas J,Srinivasan M,Chen M,et al. Differentiation of etiologic agents of bacterial keratitis from presentation characteristics [J]. Int Ophthalmol,2012,32(6):531-538.

[8] Ray KJ,Prajna L,Srinivasan M,et al.Fluoroquinolone Treatment and Susceptibility of Isolates From Bacterial Keratitis [J]. JAMA Ophthalmol,2013,10:1-4.

[9] Hanet MS,Jamart J,Pinheiro Chaves A. Fluoroquinolones or fortified antibiotics for treating bacterial keratiti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omparative studies [J]. Can J Ophthalmol,2012,47(6):493-499.

[10] Hong J,Chen J,Sun X,et al. Paediatric bacterial keratitis cases in Shanghai: microbiological profile,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and visual outcomes [J]. Eye (Lond),2012,26(12):1571-1578.

[11] 程芳,席兴华.Toll样受体在角膜上的表达及在单疱病毒角膜炎中的作用[J].医学综述,2012,8(14):491-493.

(收稿日期:2013-01-21 本文编辑:冯 婕)

上一篇:贝那普利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 下一篇:参麦注射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指数、脉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