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教案范文

时间:2023-10-20 21:39:14

细菌教案

细菌教案篇1

    1、教学目标和安排

    初步掌握细菌培养和接种技术,认识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培养无菌观念,练习无菌操作技术。

    细菌培养是微生物教学中的一项基本技能,这一问题涉及细菌的分布、细菌的营养、细菌的代谢、细菌的生长繁殖等各方面的细菌学基本知识,所以将细菌培养的实验教学安排在细菌学基本知识概述之后,为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打下理论基础。

    2、学习过程

    2.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在开设细菌培养实验课之前的一段时间,将煮沸的肉汤倒入无菌的烧杯,冷却后成胶胨状,置自然条件下让其表面受空气细菌污染,生长菌落;另将一份新鲜牛奶倒入无菌烧杯,置自然条件下让其变质。准备好以后,提前一周时间,将两烧杯带入教室,让学生观察肉汤和牛奶感官性状的改变,告诉学生存放一段时间的肉汤和牛奶之所以发生感官性状的改变,主要是因为有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请大家根据这一现象,考虑一个问题:如何培养存在于自然环境和正常人体的细菌?这就是教学设计中所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本来就对看不见的微生物世界充满好奇,这一问题的提出,激起学生极大的探索欲望,个个跃跃欲试,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培养出存在自己身上的和身边的细菌。

    学生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查阅很多相关的资料,为给学生以指导,又提出以下引导性问题:①细菌在自然界和正常人体是怎样分布的?如何进行采样?②细菌的营养类型有哪些?存在于自然界和正常人体的细菌大多是哪一种营养方式?怎样给细菌配备所需的营养物质?③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哪些适宜的条件?如何给细菌提供这些条件?④假如已经配备了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即基础培养基,还想进行细菌的纯种分离或观察细菌,这时要求培养基具有什么样的特性 ?可以向培养基中加入什么样的物质?⑤如何在培养基中进行标本材料的接种?⑥培养基在一定的条件下生长出了细菌,细菌是培养基中的还是标本中的?如何消除培养基中存在细菌的可能性?在实验中又如何排除这种可能性?⑦实验过程中如何控制杂菌污染?如何进行无菌操作?⑧如何观察培养基上生长出的细菌菌落?

    2.2成立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学生6~7人组成一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各方面的条件基本做到组间同质,以便小组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各成员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可设立组长、记录员、报告人等,共同负责小组的学习。对以上提出的问题,小组成员要分头查阅资料,包括教科书、图书馆及网络上的资料。对查得的资料在小组内部要进行整理、交流与汇总。教师同时开放实验室,学生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可随时进入实验室观察实验条件,考虑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对实验设计的技巧与原理学生往往不能直接获得答案,小组成员要搜集他人的设计经验进行推敲、讨论,最终拿出集体讨论的方案。在学生自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扮演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个别指导。例如,学生在通过查资料知道如何配备细菌培养所需的基础培养基后,对如何进行细菌的纯种分离和细菌动力观察这一问题不知如何解决,这时提醒大家胶胨状肉汤与液状牛奶生长细菌形状的不同,并让学生想想果胨类食品的特性,很多学生马上联想到可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胶胨状的凝固剂。这时告诉学生,实验室提供的凝固剂是琼脂。问题解决的同时也引出新的问题:琼脂是一类什么样的物质?细菌培养中为什么要使用它?对新的问题学生还要继续查找资料。

    2.3动手实验,探索解决问题各小组在设计出自己满意的方案后,即可动手实施设计方案。对大部分学生来讲,由于缺乏经验,在实验设计中未免存在欠缺,例如,有的小组没有设立对照,有的小组标本采集时混杂污染,教师发现后先不点破,等出现问题后再与他们一起分析、解决问题。有的小组反复多次后才顺利完成实验。对此,学生感受很深,体会到了自己在实验设计上的不足。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相当于完成了一个小型课题的所有工作,通过这一次实验学到的东西相当于平时的几次、甚至是十几次实验课的内容。这次实验也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实验兴趣,很多学生放弃双休日到实验室加班加点。

    2.4小组讨论,总结评价问题当所有小组在实验室实施了自己满意的设计方案,获得一定的实验结果后,在班级再进行小组之间的讨论与总结。各小组选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方案及实验结果,回答老师及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教师对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评价,指出各小组的成绩与不足,最后,根据各小组对引导性问题的回答情况,实验设计的科学性、严密性、可行性、实验动手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判断能力,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

    3、教学成果

细菌教案篇2

【关键词】同位素;同位素标记法;示踪原子

1.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有些蛋白质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这类蛋白质叫做分泌蛋白,如消化酶、抗体和一部分激素。

典例1: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并用来培养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得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甲图)以及在此过程中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膜面积的变化曲线(乙图),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a、b、c三条曲线所指代的细胞器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B.与乳腺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密切相关的具膜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C.乙图中的A、B、C三条曲线所指代的膜结构分别是细胞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D.35S在细胞各个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参考答案:C

2.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

典例2:下图是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示意图。图中A物质和B物质的相对分子量的比是:

A.1:2 B.8:9 C.2:1 D.9:8

参考答案:B正确

3.光合作用暗反应有机物中碳的来源

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等用单细胞的小球藻(一种单细胞绿藻)做实验:用14C的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检测其放射性,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这一途径成为卡尔文循环。并且由此卡尔文获得了诺贝尔奖。

典例3:科学家用含有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A.二氧化碳―叶绿素―ADP

B.二氧化碳―叶绿体―ATP

C.二氧化碳―乙醇―糖类

D.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

参考答案:D

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在艾弗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基础上,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再让被35S、32P标记的两种噬菌体分别去侵染大肠杆菌,经离心处理后,分析放射性物质的存在场所。此实验有力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典例4: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以获得带有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

B.噬菌体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所需要的模板、原料、酶和ATP均有细菌提供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参考答案:D

5.DNA的半保留复制

1957年,美国科学家梅塞尔森和斯坦尔用含15NH4CL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使之变成“重”细菌,再把它放在含14NH4CL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在不同时间取样,并提取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根据“轻中重链”浮力等的不同,就分出新生链和母链,这就证实了DNA复制的半保留性而非全保留复制。

典例5:将用15N标记了DNA双链的细菌移入到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3代后取样离心。已知15N-DNA比14N-DNA重。离心后的结果将是( )

A.全中 B.1/2轻,1/2中

C.3/4轻,1/4中 D.全重

参考答案:C

6.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在人教版选修三基因工程中,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进入受体细胞并整合其染色体DNA上采用了DNA分子杂交技术。另外,还可用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不同的是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的是mRNA,依然是用含有目的基因的DN段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作探针。

典例6:某人用人的胰岛素基因制成的DNA探针,检测下列物质,可能形成杂交分子的是( )

①该人胰岛A细胞中的DNA ②该人胰岛B细胞中的mRNA ③该人胰岛A细胞中的mRNA ④该人肝细胞中的mRNA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结语:同位素标记法除了在人教版教材中直接提到以外,在很多相关知识如细胞中重要化合物蛋白质和核酸、细胞的生命历程、基因的表达、植物生长素的运输、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基因治疗等都有涉及到,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通过对同位素标记法的分析和归纳,有助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在教材中的位置,更好的建立起来理论与习题之间的桥梁,从而提升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简介】

细菌教案篇3

关键词: 生物课堂教学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教学 提问法

问题对学习动机的激发、意义的构建、知识的生成和创新,以及运用、技能的培养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而提问则是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主要方式,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互动的重要教学技能[1]。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综合运用多种提问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下面我以人教版新教材生物必修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为例,谈谈在教学中的心得和体会。

1.回忆式提问

在进入新授内容之前,让学生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为这一节课的学习做铺垫。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这节课上,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①师:艾弗里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使用了什么方法?实验结果?实验结论?

生:实验方法:物质的提取、分离、鉴定;细菌的体外培养技术。实验结果:加入S型肺炎双球菌DNA的实验组出现了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其他组都只有R型肺炎双球菌。实验结论: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是让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成S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因子,即DNA是遗传物质。

②师:他的试验有什么不足之处?

生:在对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分离时,DNA纯度最高时也有0.02%的蛋白质,所以对他的实验结果有些人表示怀疑。

③师:那后来的科学家又是怎样克服这些难题的呢?

生: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想方设法将蛋白质与DNA区分开来。

这些问题要求学生快速地回忆已经学习的知识,能用书本或自己总结的语言进行准确的描述,从而加深对课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并把学生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中来。

2.理解性提问

只有理解了知识,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且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合理设计问题,依照教学进展和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出问题,达到在对问题的思考与回答中理解并掌握知识。针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教学中的同位素标记法,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①师:用什么元素标记噬菌体?

生DNA。

②师:为什么这么做?

生:S元素只在蛋白质中存在,而99.9%的P元素在DNA中存在。

③师:能不能标记C、H、O呢?

生:不能。因为蛋白质、DNA中都含有上述元素。

3.台阶式提问

此种提问法是建立一个简单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过去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在该种提问的设计中一般可由简单入手,从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将学生的思维循序地引向求知的新高度。在教学“怎样大量获取标记性噬菌体(病毒)的方法”时,我设计了下列问题。

①师:病毒过什么生活?

生:寄生。

②师: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

生:生活在活的生物的体表或体内,离开活的细胞或生物不能单独生活。

③师:噬菌体又叫细菌病毒,它的宿主细胞是谁?

生:细菌。

④师:要获取大量的噬菌体必须先做什么?

生:首先培养它的宿主细胞细菌。

师:然后呢?

生:再用宿主细菌来培养噬菌体。

⑤师:获取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的方法?

生:第一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培养基培养细菌,获取被标记的细菌;第二步:用上述标记的细菌培养噬菌体,获得被标记的噬菌体。

通过上述提问,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获取标记性噬菌体(病毒)的方法,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4.分析式提问

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生物学知识原理后,也就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分析生物生命活动中或生理过程中的条件与原因,或者找出条件之间、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为此,我设计了如下分析性问题。

①师: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时,要经过短时间的保温,这里的“短时间”是指什么时间?为什么要短时间?

生:是在噬菌体将自己的遗传物质注入宿主细胞后到子代噬菌体未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出去之间。若时间过短或过长,均会影响到实验结果,造成实验误差而使实验失败。

②师:记在上清液中。

分析性问题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学生仅靠死记课本的有关内容是无法正确回答的。这需要学生去仔细寻找依据、理清思路、组织语言,进行较高层次的认知活动。学生的回答可能是简短的、不完整的、甚至是错误的,需要在教师不断提示、启发和帮助下,才能逐渐达到提问要求。因此,鼓励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必须不断给予提示。学生回答后,针对其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使学生获得对问题清晰的完整的答案,从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5.综合性提问

改革中的生物高考试题越来越体现知识和能力的综合精神,更加强调知识的运用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能对复杂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抓住本质。为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在学习完本节实验内容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①要确保此实验能成功完成,在试验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②生物界中的绝大多数的遗传物质是DNA,也有少数生物(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你又怎样证明?

这一类问题往往有多种答案,并且与多方面的知识相联系,需要学生具有正确的判断力,仔细分析并综合相关知识从各个方面设想论证答案。另外,综合性提问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一种新方法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新关系。因而综合性提问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训练和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有特殊作用。

6.评价性提问

新课程标准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摆在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这是新课标突出的特点。而求同思维、异向思维、发散思维的评价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所以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应突出这一点,给予一定关注。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设计了下列问题。

①虽然艾弗里与赫尔希等人的实验方法不同,但是实验的设计思路却有共同之处。他们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什么?

②艾弗里与赫尔希等人都分别采用了哪些技术手段来实现他们的实验设计?这对于你认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什么启示?

在高中生物新教材的教学中,及时地创设问题情境,恰当地选择合适的提问方法,让学生思考、回答、解决。通过这些提问,学生了解了本节知识点,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学习中,学生需要有意识地围绕问题,进行持续的、发散的研究判断等复杂的思维活动,因而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高层次思维技能,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细菌教案篇4

关键词:药学微生物学;项目式学习;科研项目;实验;教学改革

微生物学是药学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微生物与药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微生物作为药物的主要来源,其在新抗生素、生物酶、氨基酸等的发现和生产、生物工程制药的发酵以及药物的质量控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微生物学具有高度理论化、技能化以及多学科交叉等特点。这门课程的学习也为微生物制药、生物工程制药、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课程的学习提供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因此,微生物学课程在药学各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1-3]。微生物学作为药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药学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所以微生物学的教学实践与改革受到了学校的特别重视。传统的药学微生物学实验所设计的各个实验相对独立、连贯性不强,学生缺乏从整体上把握运用实验技能;另一方面“卓越工程师”班(药剂学、制药工程专业)是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适应制药行业发展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因此我校“卓越工程师”班学生在第三学年的下学期5月1日之后会到相关企业进行为期3个月的生产实践,而微生物学课程就是开设在该学期,因此实验课面临着时间短、任务重,如果按照传统的实验开设,很难完成教学任务。鉴于此,参考国内外的相关研究[4-12],在“卓越工程师”班(药剂学、制药工程专业)进行相关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基于项目式学习教学方法(project-basedlearning,PBL),建立了一套将微生物基本技能训练与科研项目相结合的药学专业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新模式。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所开设的项目式教学综合实验内容成熟、条件具备,形成一套能完成体系化训练学生药学微生物技能的教学体系,激发学生参与科研兴趣,达到教学效果。对我校PBL教学模式在药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应用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相关院校药学相关专业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提供借鉴。

1项目式教学法微生物实验教学过程

1.1教学内容整合

药学微生物学实验主要包括:微生物基础实验和药学相关实验。开设的实验大都是操作性和验证性的实验,主要包括:显微镜的使用,微生物形态学观察及染色、计数,培养基配制,消毒灭菌的方法,药物的体外抑菌试验,抗生素效价测定等,虽然内容充足,但连贯性差,很难从整体上把握运用实验技能技巧的概念及认识,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开设项目式教学综合实验,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开拓学生创新能力。根据实验的连贯性,设计“产抗菌物质芽孢菌的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测定”项目式教学综合实验,通过这个完整的项目,将药学微生物实验从培养基配制、微生物分离鉴定、细菌计数及诱变以及抗菌活性测定等实验有机结合在一起,以便学生能够掌握传统实验中不同实验的知识和技能。本项目式教学综合实验共设置了如表1所示的4个实验,学生系统学习了培养基配置,从自然样品中分离细菌、菌株纯化、细菌染色、显微镜使用、细菌鉴定、菌株保藏和药物的体外抑菌试验等,达到掌握实验技能的目的。

1.2教学模式改革

采取在开课前将实验内容及目标到e-class教学平台上,让学生了解有哪些实验内容并预习相关知识,学生通过教学平台预先了解各个实验的目的、任务及知识点以及该实验所涉及的仪器设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找出该实验相关的实验方法,根据学生不同兴趣爱好形成不同的小组(建议8人一组),以小组形式设计实验方案,最后经全班讨论形成统一方案。在实验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引导和答疑作用,实验完全由学生自己准备,完成小组讨论设计的内容,并把实验结果详细记录下来,同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总结。本课程总学时34学时,由于“卓越工程师”班该学期的特殊性,整个实验流程为3个月,正常班级建议实验周期为完整的一学期。项目式教学综合实验与传统微生物学实验相比,其涵盖知识面较广,涉及的实验内容及知识点多,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完成。仅不同培养条件和培养基组分对抗菌活性的影响实验就包括菌种的培养、不同营养物质、不同温度、不同转速对抗菌物质产量的影响以及抗菌物质体外抑菌实验等内容。充足的时间是该项目得以开展的重要保证,为此,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制药教学实验中心专门设立了开放实验室,参与项目式教学综合实验的学生根据自身课程情况,相互协调,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根据实验进度灵活安排实验。实验室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制度,确保实验室安全及实验的正常运行,如每个实验指定专人负责、制定实验仪器及设备使用登记制度以及实验室安全卫生负责制等,实验结束后要保证实验室的整洁,确保开放实验室制度能够顺利运行。

1.3项目式教学综合实验的开展及课程考核方式

学生通过文献检索与研读、进行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包括所需药品、实验器材以及详细的操作步骤,之后与项目负责老师进行实验方案可行性的探讨,确定实验方案后,学生则严格按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和实验计划开展实验。学生前期未接触过微生物学实验,为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学生除通过在线课程观看相关的实验操作视频,了解微生物相关实验技能之外,在进行实验前,带课老师对实验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实验方法和技能进行详细讲解与示教。在实验过程中以小组(建议8人一组)为单位分工合作进行实验,组内分工合作如(对样品的稀释,全组共用一套即可);组间合作如(培养基条件优化,每组进行不同的影响因素测定)。而基本技能如分离纯化、细菌染色是人人参与。学生进行实验,对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结果在科研记录本上进行详细记录,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相关教师进行讨论,及时调整实验方案,将问题尽快解决。在实验结束后,学生需对所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并分析,最后按照校报论文的格式将实验结果整理成文,并做好PPT进行汇报。项目式教学综合实验的考核采用实验报告、操作考核和书面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实验报告占70%,操作部分占20%,书面考试占10%。实验报告占比包括过程性考核(如是否有迟到早退现象、是否积极参与到实验中、实验做完是否整理实验台等),实验报告按照学校学报论文格式进行撰写,而不是简单的对每个实验结果的记录;操作部分主要是考察学生最基本的一些微生物操作技能,是否有无菌概念、显微镜如何使用、细菌染色、培养基配制和细菌接种等,学生随机抽取考察内容进行操作考核;书面考试部分主要是考察学生通过参与该项目式教学综合实验后,能否结合所学知识,针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一些简单的微生物学相关的实验设计。

2项目式教学综合实验教学效果

2.1提升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

开设该项目式教学综合实验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他们能经常接触到微生物基本实验,能够很好地掌握相关基本技能,100%的学生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细菌染色、培养基配制和细菌的分离培养等微生物基本技能,同时还掌握了药学微生物的知识,如药物的体外抗菌实验等;实验书面笔试主要是考核实验要点和实验设计,传统模式下正确率一般在40%,经过项目式教学综合实验以后,正确率提高到96.7%。

2.2药学专业文献检索、资料阅读分析

本项目式教学综合实验是带有科研性质的实验,完全是学生自主进行。学生需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和计划、自主实施实验内容。参与的学生根据实验内容首先通过查阅数据库,如中国期刊网,Elsevier,SpringerLink,WebofScience等数据库,找出相关的文献,再进行文献阅读和比较,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学生文献查阅、总结和归纳的能力。阅读相关文献后,小组讨论,设计并提出实验方案,与项目负责教师探讨项目的可行性,最终确定实验方案,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文献阅读与科研设计能力。

2.3提高了学生参与科研的兴趣

该项目式教学综合实验不是简单的将几个微生物学基本技能实验进行整合,它是一个连续性的科研型实验,综合多个知识点,并涉及多种仪器的使用,这就要求学生多动手,学会仪器的使用;还有一些实验原理,如紫外诱变或者紫外杀菌原理,为什么紫外线对芽孢菌没有作用,让学生了解紫外线只作用于进行DNA复制的营养体,使得细菌染色体的胸腺嘧啶形成二聚体,阻断细菌繁殖,而不能作用于芽孢这种细菌休眠体;PCR对基因扩增的原理,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展开思考才能获得结果,并指导实验的顺利进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主动参与实验,其对知识点的掌握相对传统教学的机械式灌输要牢固。这种实验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科研的热情。根据学校教务处反馈,开设项目式教学综合实验的班级的学生参加开放性实验的比例由原来的20%左右提升到86%,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比例明显增加,近3年该专业学生参与部级创新创业计划项目6项,省级创新创业计划项目12项,校级创新创业计划项目16项;指导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得“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优胜奖”和“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各1项。另外该专业的考研比例也有所增加,2019年,药物制剂“卓越工程师”班32名同学,除4名同学就业和10名同学保研以外,其他的同学分别考上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北京大学药学院、浙江大学、华西药学院以及美国德雷赛尔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等国内外著名科研院所。

2.4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本项目式教学综合实验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学生通力合作,不是某一个学生单独进行操作完成的。从文献查阅开始,就需要大家配合,分工合作,查阅不同实验的原理及步骤,而后设计实验方案;实验实施过程中更需要团队合作,如最简单的培养基配置和分装,有人做不同培养基成分的称量,有人溶解培养基成分并调节pH值,根据物理性状不同,又要加不同浓度的琼脂,而后分装灭菌。在整个项目过程中,每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都得到了发挥,分工合作,最终使得实验得以成功,这种自我参与后获得的成功喜悦会增加对实验的记忆性。

3总结

该项目式教学综合实验在我校已开展了3届,实验以产抗菌物质的芽孢菌为对象,围绕药学微生物,以科研为导向的连贯性大实验。实验过程中学生运用了微生物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药学相关知识,如抗菌活性的测定、药物的体外抑菌试验等。通过该实验,提高了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运用实验技能技巧的概念及认识。在今后的项目式教学实验过程中仍有待改进部分,在实际操作中可适当增加药学微生物学发现案例重现,如从自然界分离产青霉素的青霉菌。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增设兴趣性小实验,使得课程更具魅力与吸引力,如我们教研组在全校开展的“皿上添花”活动,以能产天然色素的微生物为基础,绘制不同颜色的图案。在实验考核方面,将增加操作考核部分的比例,激发和驱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动手做实验。在实验报告与PPT汇报方面,增加PPT制作与汇报分值比例,锻炼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另外,还可增加对文献检索与资料阅读分析考核,体现出实践教学的创新性。另外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学生利用晚间进行实验,而这个时间段老师已经下班,没法到现场进行指导,师生之间通过建立QQ、微信交流群,通过语音、视频的方式及时解决问题。总之,项目式教学综合实验的开设使得学生在文献查阅、实验设计、独立操作、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为今后的毕业设计或者以后读研进行科学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细菌教案篇5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材;同位素示踪法

同位素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过程时,叫示踪元素。用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变。人们可以根据这种化合物的放射性,对有关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进行追踪。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叫同位素示踪法。生物学上常用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元素,来研究细胞内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来源、组成、分布和去向等,进而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化学物质的变化、反应机理等。用于示踪的放射性元素一般是构成细胞化合物的重要元素,如3H、15N、18O、32P、35S等。在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有多处涉及到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下面对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例析。

一、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征元素的示踪

例1 一个密闭的透明玻璃容器内,放有绿色植物和小白鼠(小白鼠以植物为食),容器内供应18O2,每天给予充足的光照,一段时间后,绿色植物和小白鼠体内的有机物含18O的情况是( )

A.只在植物体内; B.植物和小白鼠体内均含有;

C.只在小白鼠体内; D. 植物和小白鼠体内均无

解析 18O在绿色植物体内的转移途径如下:

绿色植物体内的C6H1218O6被动物摄食,通过同化作用转变成自身的有机物。因此,植物和小白鼠体内的有机物都含有18O。答案 B

二、研究C4植物光合作用的途径

例2 在光照下,供给玉米离体叶片少量的14CO2,随着光合作用时间的延续,在光合作用固定CO2形成C3化合物与C4化合物中,14C含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

解析 用14C标记CO2来追踪C4植物光合作用的途径:首先在C4植物叶肉细胞叶绿体内CO2与PEP相结合形成C4化合物,然后C4化合物进入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并分解为CO2和丙酮酸,CO2与一个C5化合物相结合,形成2个C3化合物,C3 化合物被还原为C6H12O6。因此放射性同位素在C4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转移途径为:14CO214C414C314C6H12O6所以C4 化合物先出现放射性C3化合物后出现放射性。由于含放射性标记的CO2是少量的,所以C4化合物的放射量达到一定量后,然后降低,逐渐转入C3化合物和C6H12O6中。答案 B

三、测定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和利用

例3 把菜豆幼苗放在含32P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1h,测其放射性,发现幼苗各部分都含有32P。然后将该幼苗转移到不含32P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1h,再测定放射性。预计32P在植株体内分布的变化最可能是( )

A.32P在下层叶中减少,幼嫩部分增加

B. 32P在下层叶中增加,幼嫩部分减少

C. 32P在下层叶中减少,幼嫩部分减少

D. 32P在下层叶中增加,幼嫩部分不变

答案 A

四、研究细胞的生物膜在功能上的联系

例4 把胰腺细胞培养在含3H标记的亮氨酸的培养液中,最后测得细胞分泌物中含有放射性的胰岛素。若用仪器追踪上述过程中放射性同位素在细胞结构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最可能是( )

①线粒体 ②核糖体 ③中心体 ④内质网 ⑤高尔基体 ⑥细胞膜 ⑦细胞核

A.①②④⑦⑥ B.⑥②④⑤⑥

C. ②③⑦④⑤ D.⑥②⑦④⑤

解析 将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使其进入胰腺细胞,目的是为了了解细胞的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的过程。根据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及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的功能可知,其过程为:细胞膜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答案 B

五、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例5 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繁殖一代后,在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A.可在外壳中找到32P和35S B.可在DNA中找到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35S D.可在DNA找到32P和35S

解析 噬菌体是DNA病毒,32P只能标记在噬菌体的DNA上,35S只能标记在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上。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只有DNA进入了细菌细胞,而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说明DNA具有连续性,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大都以细菌的成分为原料合成。所以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结构成分中,只有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上带32P,完全没有35S。答案 B

六、DNA探针

例6 下列有关DNA探针的应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 B.可应用于环境监测

C.可应用于基因治疗

D.可快速灵敏地检测饮用水中病毒的含量

答案 C

细菌教案篇6

关键词:中学;生物教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中学生物教学这一学科有自己的特点,本文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为例谈生物教学策略。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一定要充分发扬学习小组的团结合作精神。所以这就要求教师给每个班分好学习小组,课下预习的时候,我们要先让学生自己主动完成学案中该做的题目,然后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讨论研究那些较难的题目,并且要共同完成本小组分配的任务,并精心策划课上该如何展示。

首先,在上节课教师就把制订好的导学案发到学生的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所采用的方法,是目前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2)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学重难点是:(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然后告诉学生,主要就是把书中的这两个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自己弄会,当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这个实验不太容易理解,老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

教师要进行细致的分工。比如,我所教的班级有六个学习小组,我就把导学案中知识链接部分分给了一个学习小组,把自主学习部分分给了三个学习小组,把当堂检测中的习题分给了两个学习小组。课下的时间就是学生们的准备时间,学生先自己对课本上的基础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再来完成学案中的题目,然后就是讨论探究。

上课的时候,主要是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的时间,45分钟的一节课我们具体的安排是5+30+10。也就是说,前5分钟是学生将自己要讲的内容展示在黑板上,比如我给二组的学生分配的任务是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过程的讲解,他们的展示内容就是:

30分钟是学生讲解的时间。讲解的时候,他们只需要按照自己在黑板上展示的内容,讲解就可以了,讲完之后教师会给予适当的评价。

对于这部分内容,学生总是认为这个噬菌体的转化实验就能够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了,其实不然,这个实验只能证明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只有我们证明了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我们才能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当各小组都展示完后,老师要给予系统的总结,并再一次强调一下哪些是重点内容,哪些是考试中经常涉及的内容,提醒学生注意。

最后剩余10分钟左右的时间,教师把下一节的导学案发给学生,并指导学生进行下一节课的预习。

以上是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与体会,它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需要我们更加努力地去改进它,去完善它。

参考文献:

.课堂评价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细菌教案篇7

第一步曲:给学生积淀实验设计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1.通过欣赏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

在初中科学7~9年级教材中有许多典型的对比实验,这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些资源进行二度开发,攫取出适合初一学生水平的材料,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去认识蕴含在这些实验设计中的一般的、基本的方法,并思考它们为什么这样设计,从而得到启发。

例如:在九年级下册有一个“青霉素作用”的实验,我们可以将它作为欣赏的材料,并通过它使学生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

青霉素是由一位名叫弗来明的英国微生物学家发现的。他在1928年发现,当青霉菌属的真菌与细菌同时在同一培养皿中生长时,细菌的生长会受抑制。其后,他发现这种现象是由一种真菌产生的化合物——青霉素所造成的。直至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才能成功地把青霉素分离和提纯。这种抗生素能有效地对抗多种细菌,因此,直至现在仍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细菌性疾病。

活动:

(1)把几滴土壤细菌培养液加在培养皿中含营养物质的琼脂上,涂抹均匀,把一些小圆纸片浸在不同浓度的青霉素中,另外2片浸在蒸馏水中作为对照,然后放在琼脂表面,如图1所示。把培养皿放在30℃~32℃的恒温箱内24小时。

(2)图1显示了实验结果,仔细观察,浸有不同浓度青霉素的圆纸片周围的清晰区无细菌,清晰区面积与青霉素浓度成正比。

(3)出现以上实验结果的原因是:青霉素能杀死细菌,浓度越高效果越好。

实验结论:浸有蒸馏水的圆纸块周围没有清晰区,浸有不同浓度青霉素的圆纸片有清晰区,清晰区没有细菌生长,这是因为圆纸块上的青霉素以环形扩散到外面的琼脂,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清晰区的周围长满了细菌,清晰区面积与青霉素浓度成正比。清晰区面积越大,显示青霉素越能有效地对抗细菌。

借助这个材料,我们可以让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①为什么培养皿中要放含营养物质的琼脂?为什么要涂抹均匀?②为什么把一些小圆纸片浸在不同浓度的青霉素中?为什么另外2片浸在蒸馏水中?③为什么把培养皿放在30℃~32℃的恒温箱内24小时?④浸有蒸馏水的圆纸块和浸有不同浓度青霉素的圆纸片对比能说明什么问题?浸有不同浓度青霉素的圆纸片之间对比能说明什么问题?

2.让学生在教师支撑下进行实验设计演练

毕竟实验设计是一个繁琐的过程,材料的确定、器材的选用、变量的控制和对照组的建立、测定方法的确定、数据收集表格的建立等。即使学生了解了基本的方法,也很难能够独立地设计一个完整的实验,此时我们还是要采取教师帮、扶、牵手的方法,帮助学生理出一条思路,在整体提示的基础上采用“演练”的方式,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独立地分步完成实验,加深他们对各个实验环节的理解。

第二步曲:让学生亲历与掌握实验设计的一般程序

1.让学生亲历相对独立的设计过程

让学生自己亲身经历比较独立的设计,就是要求教师只对探究实验的某些环节作简单的点拨,学生根据探究实验所要研究的问题,选择出恰当的实验原理和器材进行探究实验。重点是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方式,思考答案的线索和过程完整地呈现出来。这些设计难免存在不完善之处,教师的另一个重任是引导他们逐步完善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七年级上册有一个探究活动:“是什么将蝴蝶吸引到花上来的?”

假设一:可能是花的颜色

假设二:可能是花的气味

假设三:可能是花的形状

学生对假设一的研究方案,往往是选择两种不同颜色的鲜花来做实验。观察蝴蝶落在哪种花上,以此作为证据,检验假设一是否成立。

这样是实验设计显然是错误:因为这个设计中忽略了对其它条件的有效控制(如气味);因为自然界中,两种颜色不同的鲜花往往气味不同,大小也可能不同。

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以下的思考:①明确研究的对象是什么(颜色);②纯化实验条件,控制好相关变量(如何控制气味,形状因素);③优先采用低成本实验,选用器材力求简单易行;④力求实验步骤简化;⑤思考如何减少误差(多只蝴蝶多次实验)。

方案修改:在“是什么将蝴蝶吸引到花上来的?”中对“是花的颜色将蝴蝶吸引到花上来的”这一探究实验的设计如下:①用不同颜色的纸,剪成两朵大小形状相同的纸花(控制变量,低成本);②取多只蝴蝶,观察记录蝴蝶落在两种纸花上的次数(减少误差);③交换两朵花的位置,重复实验,记录数据(减少误差);④分析数据,检验假设。

这个探究实验的设计,教师对于“是什么将蝴蝶吸引到花上来的?”的问题解答,先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设计方案,然后经过分析,告诉学生抓住一点,重点突破。学生经过这样的实验方案的设计的体验,对于以后的实验设计就有了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2.能理解固有的实验设计方案并进行评价

我们不难理解评价的作用:检查情况、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明确方向、促进发展。所以,教学中对固有实验设计方案评价的专题练习,将进一步积淀巩固实验设计的核心能力:①设置对照实验,它是实验设计要证明问题的核心;②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努力减少误差;③要考虑增加重复次数,反复验证结果。

例如,在生物的适应性教学的新课学习后让学生分析本练习。虽然这个实验设计并不是学生自己设计,但是可以预见,学生如果没有对实验设计方法的理解,很难完成这个题目要求。因为其中蕴含的问题完全渗透了实验设计的关键因素,对于学生动脑的要求不少于学生的独立设计。此类固有实验设计方案的评价理解,将有助于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

细菌教案篇8

工科教育及课程思政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视课程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是从根本上解决好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问题。其中教学设计是教师课堂教学一项创造性工作,是对教师灵活性和自主性发挥的空间更大,“食品微生物学”是研究与食品有关的微生物以及微生物与食品关系的一门科学,内容主要有: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有益微生物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应用;有害微生物在食品加工、贮藏等过程的预防和消除等。工科教育及课程思政使得“食品微生物学”教学的综合性、实践性、人文性加大,教师融合信息技术,丰富课程资源更有创造性发挥的空间。因此在原有教学教案设计中加入思政内容,对思政素材进行精炼,提取核心内容,将思政内容具体导入章节如种子般散播在专业知识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思政内容融入时机和频次做到渗透式和潜移默化式,让学生不觉得突兀、乐于接受。

一、“食品微生物学”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总体设计理念就是激发学生天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注重培养学生能力本位理念,从普遍的认识出发——(学生已知或感兴趣或表象),剖析里面蕴含的食品微生物学知识点(识记),以此点深入细致讲解(环环相扣,细致解决问题),小结知识点,提问启发学生并进行反思讨论。

本课程学习任务是学生掌握微生物的结构,对微生物的分类、营养与代谢及其与食品酿造、安全的相关性充分认识,在此基础上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对相关问题进行自我分析和认识,例如菌群失调、生物膜污染、亚硝酸盐、抗生素滥用等问题,并在学习中逐步找到解决食品微生物安全控制的方法与途径,厚植专业爱好及坚定素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同时强化沟通表达能力,尽可能让同学抛开书本用自己的理解和表达去解释概念、特点,指导学生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逻辑思维结合自我表达)提高学习效率,教学中教师帮助同学构建知识框架,要求学生定期勾画“思维导图”。

二、教学案例设计

(一)不畏浮云遮望眼,曲颈瓶的实验思考

本章节来源第一章绪论(2 学时)——第二节微生物的发展简史。

2、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本节是食品微生物学发展简史巴斯德贡献的学习,巴斯德被誉为“微生物学之父”其曲颈瓶实验推翻了古老的“自然 发生说”,开启了微生物学的发展,通过巴斯德实验设计思路 学习,启发同学经后学习要有细致严谨的态度更要有批判性思维,建立独特的分析能力,不要“人云亦云”。知识目标:掌 握巴斯德的贡献,了解“曲颈瓶”实验思路。能力目标:实验设 计思路的萌生。素质目标:严谨认真科学态度及批判性思维建立。

学生已知:巴斯德对人类的贡献,知道食物的腐败是由微生物所引起。未知:如何推翻当时盛行的“自然发生说”。能 知:彻底否定自然发生说是通过曲颈瓶实验。想知:巴斯德曲颈瓶实验的思维过程。怎么知:通过介绍“自然发生说”理念以 简单的方法、结果、结论三段论方式展示“曲颈瓶”实验的设计 思路,提问同学每一个设计的合理性,启发同学思考,并引入实际生产企业酱油胀袋问题,同样以简单的方法、结果、结论三段论实验思路设计提示同学们深入思考,最后揭示在微生物学学习中要具备严谨认真科学态度更要有批判性思维。

3、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方法是启发式、案例教学法。

课程导入:“不畏浮云遮望眼”——引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登飞来峰》下一句是什么呢?(设问)“只缘身在最高层”,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曲颈瓶实验的思维过程。

巴斯德对人类的贡献: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说、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狂犬病疫苗的研发等。当时深入人心的“自然发生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所推崇,认为生物是自然发生的, 而巴斯德却认为这个说法是错误的,为此开展了曲颈瓶的研究。

三段论式(方法、结果、结论)展示“曲颈瓶”实验设计思路。 “实验设计一”方法:封闭玻璃容器加热肉汤;结果:肉汤澄清;结论:自然发生说不成立。“实验设计二”方法:曲颈瓶容器 加热肉汤;结果:肉汤澄清;结论:自然发生说不成立。“实验设 计三”方法:曲颈瓶肉汤倾斜;结果:肉汤腐败;结论:自然发生 说不成立。每次设问“同学们觉得实验设计的合理性?”

启发今日眼光来看巴斯德“曲颈瓶”实验设计完美吗? 拓展简单加热能杀死肉汤的所有微生物吗?引入真实某企业酱油胀袋案例,三段论式(方法、结果、结论)案例分析“酱油胀袋” 实验设计思路。

“酱油胀袋实验设计一”方法:同步分离胀袋酱油与正常酱油,可疑微生物接种产气培养基验证;结果:分离到Z1、Z4 菌株;结论:引起酱油胀袋微生物是Z1、Z4。“酱油胀袋实验设计二”方法:Z1、Z4接种正常酱油;结果:正常酱油产气;结论:引起酱油胀袋微生物是Z1、Z4。“酱油胀袋实验设计三”方法:接种酱油中分离菌落对比;结果:接种前后菌落形态一致;结论:引起酱油胀袋微生物是Z1、Z4。每次设问“同学们觉得实验设计的合理性?”

课程思政:实验设计需要充分考虑论证,需要严谨的科学设计更要有批判性思维。

人体内的另一个隐秘世界——肠道菌群,本章节来源第七章微生物的生态(6 学时)——第二节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4、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本节是微生物的生态——动物体表和体内微生物,重点学 习肠道菌群概念和对人健康的重要性,用新的健康观去关注和认识肠道菌群,如何维护肠道菌群的健康,思考肠道无菌化人体是否会保持健康?知识目标:掌握肠道菌群、正常菌群的概念。技能目标:掌握以全新的视角来看健康。素质目标:实践出真知,做知行合一的实干家。

学生已知:人体的体表、体内存在大量微生物。未知:肠道微生物与人体疾病有怎样的关联。能知:肠道菌群对人的健康非常重要。想知:如何保持肠道健康。怎么知:正常菌群概念介绍,通过图片揭示微生物主要分布的位置在十二指肠、空肠到回肠,引出肠道菌群的概念,菌群失调会引发哪些疾病,再引出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赵立平教授[6] 的例子,“减肥”话题引入来看体重变化与肠道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实例说明肠道菌群与肥胖的相关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才能出真知,知识要转化为能力,必须躬身实践,要 知行合一,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理。

(1)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方法是案例教学法结合讲授法。

课程导入:我们知道在人体的皮肤和体内都存在着大量微生物,首先来看人体体表微生物分布图,皮肤表面微生物数量平均10 万个细菌/平方厘米,口腔中微生物的种类超过500 种。

正常菌群:概念及意义,在肠道中微生物数量达到100 万亿,由此引入肠道菌群概念。

肠道菌群:通过《细菌-肠道菌群》动画视频来看肠道菌群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

图片展示:肠道菌群失衡与很多疾病相关。

赵立平教授的健康新三观:以赵立平教授的研究肥胖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课程思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1 时间的味道——微生物与食品酿造

本章节来源第八章微生物与食品酿造(4 学时)——第一节微生与食品酿造。

3.1.1 单元教学目标

本节是微生物与食品酿造中真菌与食品间的关系,重点学习茯砖茶和毛豆腐形成中主要的微生物,进一步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友好关系,了解茯砖茶和毛豆腐的生产工序,从形态、功能和种类掌握其中主要的微生物,通过学习告诉同学们中华民族对于食物和风味的理解。同时启发同学们要珍惜时光,一寸光阴一寸金,认真好学,逐步积累,成为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知识目标:掌握茯砖茶、毛豆腐形成中的主要微生物。技能目标:掌握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尤其霉菌中根霉、毛霉、曲霉的区别。素质目标:珍惜时间,沉淀人生的厚度。

学生已知:从第二章微生物主要类群及其形态与结构中掌握了微生物的结构,细菌、霉菌、酵母的形态及构造等。未知:对于某些食品——茯砖茶、毛豆腐中的主要微生物仍不清楚。 能知:也知道很多食品与微生物有着密切关系。想知:到底其中的微生物是什么,起什么作用。

通过视频《百姓茶点——茯砖茶制作工序》探究茯砖茶发花的秘密——“冠突散囊菌”来认识该菌的特性,形 态、功能。通过视频《舌尖上的中国——转化的灵感》选段“毛豆腐”来看加工,进而引出生产中参与其中的微生物及作用?层层导入,一步步引出知识点。结合视频、图片、音乐在欣赏中掌握内化知识,最后二次时间创造赋予食物更多的风味,这是中华民族在长久的实践中的滋味也是世道人心的感触,进而以《劝学》升华大家要认真学习,珍惜光阴,不断积累,用时间丰富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做对国家、社会、人民有用的人。3.1.2 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方法是情境教学,通过配图片和音乐构筑美感,启发同学思考。

课程导入:设问从图片中找到所有食物的共同点是什么?重点讲解茯砖茶、毛豆腐。

视频辅助讲解:茯砖茶加工关键——冠突散囊菌、毛豆腐 制作关键——霉菌、细菌、酵母菌等。

课程思政:这些美味的食物由时间二次创造,启迪人生的厚度也需要时间来沉淀。

4、教学实践反思

上一篇:陀螺教案范文 下一篇:大海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