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金融法的风险维度控制

时间:2022-10-23 02:03:47

浅谈金融法的风险维度控制

【摘要】风险管理手段需要制度化,由此产生了金融和法律手段对风险管理进行监控和引导,法律、风险和金融之间存在着微妙的互动关系,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金融和法律的交叉就是金融法,因此金融法也会受到风险、法律、金融之间影响,形成一个共振关系,一者改变另外一者也会受到冲击。风险管理已经渐渐成为金融法的核心。本文探讨了金融法其风险问题,也就是探讨了金融、法律、风险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金融法 风险维度 风险管理

在现代生活中,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都对金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们也面临着到金融风险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现代社会特征的普遍化和彻底化,让我们对风险文化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换句话说,风险的存在使我们开始转变思维,改变活动模式,随着时展,经济发展,相应的与金融有关的法律制度也相继出台。社会需求和社会发展保持同步状态,共同成长。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次贷危机的大环境中,不管是寻求什么策略,我们都在不知不觉的从风险的角度重新审视金融法。但是,根据以往的经验,人们往往很容易忘记灾难给我们带来的教训。周而复始的进行着改革,目前我们还无法找到一种万无一失的对策或者一劳永逸的手段消除金融风险,一定程度上说,也不可能完全把金融风险消除,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宏观和微观,法律和经济手段相协调,尽量把金融危机带来的风险和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把金融危机带来的有利影响充分利用起来。

一、风险与法律的互动

(一)法律可规制风险

人们对社会的期望转化成法律所具备的功能,人们对法律的依赖,而不是对个人的依赖告诉我们人们在现代生活中需要法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这样一来,不管是在哪一个层面中,人们的经济生活都能得到保障。金融法也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产生的,随着金融的发展,人类社会需要法律对金融加以保护和制约,如果缺少法律,那么在一定程度上说,人们的利益是不受到保障的。另一方面,风险其本质和预期有着很大的联系,它是面向未来的,也可说是实际结果和预期结果之间的差距。传统社会中,与经济相关的法律并不完善,这样很容易导致不法分子钻空子,有机可趁,对国家和他人的利益造成损失。市场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市场本身也存在着风险,泡沫经济,次贷危机等都是市场风险的写照,而金融法的出现,也就是政府利用宏观调控手段对金融产业进行引导和约束,通过强硬的方式把金融市场的混乱降到最低,让想趁机谋得不法之财的人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法律规制风险本身可能衍生风险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制度和风险联系在一起,那么既然有风险制度化就会有制度化的风险,这样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不论是何种法律,在时间上说都会有一定程度上的滞后性,经济不断迅速发展,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快,可能会有法律追赶不上经济的现象发生。换句话说就是任何制度的改变都离不开风险和制度之间持续不断的互动,制定出一项新制度会有风险,每一项新制度的制定也会造成新的风险。法律通俗的说是一种制度化的管理风险的手段。法律发挥其作用的同时,我们也需要考虑法律能否制约其本身带来的风险。法律系统是社会系统的反映,这样一来,既然社会是存在风险的,那么法律也必然存在着风险。具体地说就是法律也要把自身作为风险来描述和观察,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

从一个方面来说,法律风险也受到社会风险的影响。社会中的风险具有永恒性,不论是社会如何发展,发展哪一个层次,这种风险都是不可规避的,只要有人的存在就会有社会风险的存在。但是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有风险就意味着有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正确的认识社会风险,不能一味对其进行否定和批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客观对社会风险进行观察和分析,找到隐藏在风险中的机遇。现代社会不但到处都有风险,而且风险导向也十分强劲。风险是一种未来导向,法律是一种过去导向,这就决定了法律和风险之间的时间差,也可以看出法律对风险管理的滞后性。更何况,现代社会中很多认为的因素也使法律在一定程度上被扭曲,有些执法者为了自身利益执法不严,导致在以上不利因素的作用下,法律手段更加薄弱,造成金融市场的混乱。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不但要严加惩治,更要完善律法,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尽最大努力将社会风险和法律风险降到最低。

二、风险管理贯穿或渗透到现代金融的三大领域

(一) 投资的风险管理功能

对金融界而言,其风险是指实际投资的收益和预期的投资收益不同的可能性。从本质上说,投资就是把现在的钱通过金融手段加以增加收益,把这笔钱用到将来消费。当一个在现在生活中其收入的资金高于现有消费需求的时候,他就可以通过购买债券、股票或者储蓄的手段进行金融资产的投资,在未来需要用到金钱时把过去投资的款项取出来进行消费。这样一来,就存在收入与消费之间不匹配的情况。在投资者看来,通过投资可以避免在未来发生突发状况时或者收入较低无法满足生活需求时资金不够的情况。对于资金不足的人来说,通过投资者投资的资金能够避免目前资金不足的风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识到在金融风暴当中想要维持和保障目前与未来的经济状况,就需要进行金融投资,可是也有很多投资者对目前自身的情况并没有做出分析和判断,只是盲目跟风,不但造成金融市场的秩序紊乱,也给自身的经济带来了损失,所以必须提醒一句“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由于泡沫经济和次贷危机的影响也导致投资者失去信心,不敢投资,所以政府出台的相关金融法面对这种情况也可以加以指引和制约,维护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金融中介的风险管理功能

金融市场是所有金融活动场所以及机制的统称,同时也是企业、金融机构以及个人进行金融风险管理的地点。在金融市场中,风险已经成为其商品的一部分,可以被销售和购买,证券就是其中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商品。市场具有其特有的配置功能,而金融市场也有其对风险的配置能力。金融市场中影响市场价格的四个基础因素分别是汇率、利率、商品价格以及股票价格。这四个因素相辅相成,相互影响,通过一定的传导与映射作用,对金融工具依据资产组合的市场造成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在金融市场中这个因素的变动能够直接影响到风险的大小,其变化的频率和幅度等,能够给金融市场造成直接影响。

金融中介作为一个金融机构,它也有着相应的社会责任,它根据观察金融市场得出的变化,给投资者以提示和警醒,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投资者的利益,也使投资者能够明确看到投资带来的利益或者损失。让投资者了解市场状况,避免盲目投资。从社会风险的角度来说,它也可以给投资者衡量的标准,使社会秩序避免受到消极影响。

(三)公司金融的风险管理功能

公司金融的核心在于公司融资、公司治理以及公司财务。这三者同时存在,相互影响,一旦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另外两个也会受到波及。经营管理公司,不但是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也是一个资源整合的过程。公司金融的核心把它对公司的风险管理体现出来,财务状况良好时,适当进行公司融资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可以带来更多的资金收益,对公司治理也有着积极意义,能够对公司的管理结构进行调整,提高公司创造价值的能力。

三、金融管理风险过程伴生风险

(一)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

由于金融体系的内部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在经济生活中金融体系也会有其不可避免的漏洞和弊端。就目前而言,金融危机和次贷危机就是其内在不稳定性造成影响的具体体现。一个长期繁荣发展的经济中,金融投资的多少和质量都会对金融体系造成影响。一旦在没有预期的影响下出现大幅的增长或减少,金融体系内部都会受到很大的波及。换句话说,一个具有稳定性的融资结构,其获利机会会成为融资结构内部的力量,在大环境出现危机的情况下,也能够保障金融系统内部的稳定发展。保障金融体系内部的稳定,就需要金融法给人员和经济都予以一定程度上的指引与制约,然而金融法其本身具有风险性,所以,金融体系内在的不稳定性不能够被避免,只能被降到最低。

(二)金融体系外在的风险诱发因素

虽然金融风险的本质原因是金融体系内部存在不稳定性,但是外部如政治、文化、宏观经济以及法律等都会对金融体系造成影响,大环境下的经济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等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就目前而言,如果国外发生金融海啸,出现金融危机,那么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金融体系也必然会受到影响。外部因素能够诱发金融体系的风险。

四、风险、金融和金融法的共振

(一)金融法具备风险管理功能

由于金融、风险和法律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一个的变动就会引起另外两个的转变,因此金融法有责任对资金余缺进行调制,对收支不平衡的问题加以解决。金融法作为控制现代社会金融的工具,就不单单是简单的资金融通了,它的实质更是风险定价,不但是风险制度化重要的形式之一,也是制度化风险的源头。由于金融法本身具有风险,那么它所管理金融业也会随之遇到风险,金融法的不完善和不稳定使得法律缺陷和监管机构执法的行为受到消极影响,对制裁、诉讼没有一个较好的引导作用,让金融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毛病和漏洞。金融法需要对风险进行管理,就必须根据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不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法律制度,将其滞后性降到最低。只有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社会,才能对社会风险和金融风险起到管理作用。

(二)金融法的风险管理功能日趋凸显

金融法需要与时俱进,从法的产生以及其调整的对象来看,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会产生很多新问题,那么相对滞后的法律对这些新问题并没有很好的回应,导致新问题出现后没有法律依据对其进行管理,这久容易造成无法可依的情况。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金融化的今天,金融风险必然会波及到其他金融国家,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必须时刻关注金融市场的动态,对金融法加以修改,使其适应社会需要,这样才能在其他国家金融风险发生的时候,我们通过经济和法律手段相结合避免受到影响。

五、结论

金融市场的成败都与风险密切相关。由于风险层出不穷,也就说明金融法不能墨守成规,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创新大道适应社会的效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蝴蝶效应也越来越明显,只有做好本国的金融风险管理,才能在其他国家发生金融危机时不受到重大的影响,这样不但能保护我国经济和金融业的稳定持续发展,还能保障投资者的权益。我国的金融法应该成为风险管理法,用构建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制度。在风险随时可能出现的今天,给金融业在经济和法律上给予双重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管斌:《我国金融法学研究范式亟须升级:从CBS到FIRE》,《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 (3).

[2] 常健、管斌、饶常林:《金融法学专论》,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美)史密森:《管理金融风险:衍生产品、金融工程和价值最大化管理》(第三版),宋逢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09).

[4] (英)安东尼・吉登斯,克里斯多弗・皮尔森:《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尹宏毅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08).

[5] 史蒂芬・布雷耶:《打破恶性循环:政府如何有效规制风险》,宋华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05).

作者简介:王蕾蕾(1982-),女,吉林人,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民商法。

上一篇:浅谈国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下一篇: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