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平台的终极归宿

时间:2022-10-22 10:35:54

在一个复杂、高阶的商业模式里,盈利能力并不是唯一的考量指标。

P2P是不是个好生意?

从面上看,当然不是。因为它盈利难。

笔者这两年接触过许多家P2P平台,有一线的,也有小众的,都是盈利艰难。

对于一个P2P平台来说,主要收入来源是项目服务费,而主要支出在于运营成本和营销费用。要支撑起一个“看得过去”的平台需要相当的代价:要养技术团队(互联网的人力成本是出了名的高昂);要租用宽敞光鲜的场子;要养商务、风控;营销费用步步高升,获客成本居高不下,月砸百万并不稀奇(收入都贡献给“百度们”了)......

这一切还只是在不考虑坏账的理想状况下。

相比高昂的运营和营销成本,平台收入显得寒酸而可怜:项目服务费按年化4%计算,月销售1亿元的3月期项目也只有100万元的收入。如果平台经营粗放,肯定入不敷出;如果平台经营精细、营销精准,“刚刚打平”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

从这个角度讲,P2P并不是一门好生意,因为它的盈利能力不强。行业火了这么久,拿到A轮融资的平台很多,拿到C轮的却很少,至于上市,更是遥遥无期(宜人贷似乎是难以复制的特例)。参考电商行业的聚美优品,上市已经多年,盈利情况可观。最为看重利润创造能力的资本市场的态度,从侧面也印证了“P2P不挣钱”这个事实。

商业不是慈善,商业的目标就是盈利,不盈利的商业都是“耍流氓”。既然P2P不盈利,那经营的目的何在?为什么起早贪黑、夜以继日地干?为什么担心项目兑付睡不着觉?这么坚持图什么?

仅仅只是为了赚个吆喝、在履历上写下重重一笔?还是为了每个月都“刚刚打平”,一年下来自己什么好处也没落着,广受员工和广告商爱戴?抑或是骗来投资人的钱,把融资爽快地烧光后,“我自横刀问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有必要分析一下国美的商业模式。

辉煌时期,国美的业务盘子分为3部分:一是薄利但现金流巨大的家电销售;二是基于卖场空间的迷你地产;三是后台挣大钱的商业地产。

国美(也包括苏宁、大中等),作为举足轻重的流量入口和销售出口,“挟渠道以令诸侯”,对供应商非常强势,对后者半年甚至更长的账期可谓稀松平常,仅此便创造了巨大的流动性。

前台的业务利润薄但流量大,后台的业务利润率高,天作之合。光靠卖冰箱、空调能挣几个钱?但左右互搏,那就有如神助、所向披靡了。

其实“现金奶牛+暴利行业”模式很早就是无敌组合。

李嘉诚的财技冠绝天下,但如果没有屈臣氏们这些“流动性机器”,也是无源之水。

人们都知道和是富可敌国的巨贪,但却不知道他也是商业大亨、老祖宗“左右互搏”的玩法:“要发财,做地产”,和拥有8000公顷的土地,换算过来比当前国内所有上市公司的土地储备都多;但同时,和开了75家当铺和42座银号,拥有天量的流动性……

这或许正是商业的魅力所在。初阶的商业就是低买高卖(一个杯子5元钱买进来,10元钱卖出去);高阶的商业则是水融、相辅相成、化学反应、“1加1大于2”了。

回来说P2P。

眼前,不少上市公司对收购P2P平台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细细一想,耐人寻味。对上市公司而言,当然好处多多:

其一,炒作了“互联网”概念,拉抬股价,可能几个涨停收购款就回来。

其二,提升了公司形象,从“不务正业”,到布局互联网金融。

其三,提升了利润率,可以把原本做民间拆借的资金通过P2P平台的杠杆,放大交易量。

其四,输血供应链,盘活上下游,获得更好的产业链把控力和话语权。

其五,平台本身就是一台“融资机器”,作为其股东甚至控股,本身就能有更多的流动性来源和操作空间。

……

从以上种种益处,其实已经可以看到一些端倪,就像联想控股翼龙贷,对联想系的企业当然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但笔者相信这都只是最初级的阶段。

一个复杂、高阶的商业模式里,盈利能力并不是唯一的考量指标。在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缺少高利润的生意,但这些生意要么以较复杂的商业形态存在,要么伴随着很高的资金或资源门槛。在这种情况下,“募资能力”或者“流动性生产力”作为举足轻重的一环,将会是非常有价值的能力。

所以,笔者一直认为,P2P的终极目标抑或最佳归宿,并不是上市。将P2P看作一个孤立的闭环,并去考量其盈利能力并没有多大前途,但如果将P2P作为一个重要环节,融入某个商业模式中去,使之相互产生化学反应,那一切就会开始变得有意思。

上一篇:特朗普面具下的中国制造业 下一篇:家校携手遇见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