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化需求下的小学音乐教育

时间:2022-10-22 08:53:31

基于多元化需求下的小学音乐教育

【摘要】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成熟,多元化成为了时展的迫切需求。在大环境下,小学音乐教育也需要适应时代的需求,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深入改革内部,发挥多元化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首先文章立足于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进而深化到教师的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最后扩展到学习资源的多元化,从多个层次和方面为学生学习音乐提供了方便。

【关键词】多元化 需求 小学音乐 教育 策略

小学音乐的教育模式对学生学习音乐、感悟音乐和未来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我国传统的小学音乐教育的方式,还停留在以说教为主的形式上。音乐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以儿歌、童谣和简单的歌曲为主,比如:《让我们荡起双桨》、《数鸭子》等,主要通过教师领唱、学生跟唱的形式进行学习,教师无法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达不到因人施教的效果。同样,学习资源比较稀少,和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联系不够紧密,为音乐的教学过程制造了一定的障碍。打破传统小学音乐教育的模式,推广现代化的多元化音乐教育模式,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和技能,提高音乐水平。

一、丰富教学内容,趋向个性发展

现在的小学音乐教学主要是以课本为主,教材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依据,因此,首先要针对教材内容进行多元化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始终以民族和地区为特性,多是一些传统的民族歌曲或地区著名的老歌曲。

例如:《红星闪闪》、《让我们荡起双桨》、《童年》等等,很多学生受前一代人的影响,早已经耳熟能详了。应该加入一些流行歌曲和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受欢迎的歌曲,比如:周杰伦的《青花瓷》、《听妈妈的话》、《爸,我回来了》,张杰的《星星的眼泪》、《穿越三部曲》、《这就是爱》等。将经典与流行进行结合,接受音乐发展的演变历程和音乐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除此之外,音乐是没有界限的,适当的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国外名曲,让其体会民族音乐与外国音乐的不同,对学生理解音乐有莫大的帮助。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理解能力不尽相同,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因材施教对音乐课尤为重要。学生如理解能力强、具备一定天赋,可适度增加音乐学习内容,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如若学生理解能力一般,则适度放缓教学节奏,多引导学生从体会中去理解音乐的内涵,简化教学内容,使学生保持对音乐的兴趣。音乐课改中,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发展是必行之路。

二、改善教学方法,创新多种模式

《新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这句话重点表达了兴趣对学习音乐的重要性。一位优秀的音乐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使用多元化的方式,是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兴趣是良好开始的前提。传统的音乐教育方式是规定每周几节课,学生在教室里跟着老师唱歌,或者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学生只是在复读,这种方式较为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改变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引进更多有趣的教学方式。

例如:首先,可以尝试让学生走出教室,去聆听大自然的音乐,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在大自然中学习,将教与玩结合起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其次,设计音乐游戏,可以通过一边演绎歌曲内容,一边演唱。低年级学生学习《数鸭子》时,就可以找人扮演鸭子,学习鸭子走路和发声,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学习《世上只有妈妈好》时,可以让学生讲自己与妈妈之间的故事。这样,音乐课堂不只是教与学的过程,而是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进来,成为了课堂的主体。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主要还在于创新,针对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就要创新出适应的教学方式,比如学习《春江花月夜》时,可以使用课件,找一些海浪声、涨潮声等作为配音。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教师不断开拓。

三、开拓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不断丰富音乐教学手段,提供了诸多便利。科学利用教学资源是提高音乐教学水平的基石。教学资源从软件来看,教师则是最宝贵的教学资源;但从硬件设备来看,分为电脑、媒体播放器、教学课件、信息网络,以及多媒体设备等,这些多硬件设备大幅度减轻了教师工作量,为课堂教学提供最优化服务。

例如:在学习《美丽的秋叶》时,可以通过PPT展示各种姿态的秋叶,让学生尽情感受到秋叶的美丽。再如《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在播放多媒体视频时,在歌曲播放中配以相应的画面,可起到增加学生的带入感,提高对歌曲内涵的理解,激发音乐兴趣,提升学习效果。另外,在课堂中播放歌曲时,保留原声,可使学生感受到原唱水平与歌曲魅力。通过欣赏经典名曲,可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因此,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引入科技手段,可丰富教学资源,是教学发展的趋势。

多元化的音乐教育模式已成为了众多教育者的共识,树立多元化的教学观念,抓住音乐教学的核心重点,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打造适时的发展道路,开创音乐教学的全新模式,已成为时展中势不可挡的趋势。同时,我们也应该正视一路上所面对的困难,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基础,全面促进学生音乐知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黄丽君.《运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小学音乐节奏训练策略研究》[J].儿童音乐,2011,08:64-66.

[2]张婵.《多元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教师,2013,10:107.

[3]董梅.《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上),2011,12:45.

上一篇:小学数学学习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 下一篇:浅析小学数学的开放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