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性语篇分析中的互文性研究

时间:2022-10-22 08:46:13

批评性语篇分析中的互文性研究

摘要:互文性是批评性语篇分析的一个重要概念,互文性研究亦在批评性语篇分析中占有这举足轻重的作用。两者都旨在通过分析语言的表面形式,揭示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意义以及话语对整个社会发展的作用。本文叙述了互文性的定义及其理论基础,最后讲了互文性与批评性语篇分析的相互关系,为语篇分析的学习者提供一个参考资料。

关键词:话语;互文性;批评性语篇分析

引言:

互文性最初是由法国符号学家Kristeva在1969年创立的,她认为任何文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决定文本意义的不仅是语言和文字,更多的是与之相联系的外部世界这个大的文本,语言和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也是批评性语篇分析产生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依据之一。本文旨在综合概述一下互文性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在语篇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一、互文性的定义与回顾:

对互文性定义的理解所谓是多种多样,下面就先列举一些前人所得到的结论:Fairclough在自己的书《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1992)中专门用一章的内容来讲互文性,可见他对互文性的研究之深。Fairclough对互文性的定义是:“互文性,即:一些文本充满着其他一些文本的片段,它们可以被明确地区分或融合,而文本也可以对它们加以吸收,与之发生矛盾,讥讽性地回应它们,等等。”(1992: 84) 在赖彦(2009)的《新闻标题的话语互文性解读》中他也引用了另一个互文性的概念:“一个词(或一篇文本)是另一些词(或文本) 的再现, 我们从中至少可以读到另一个词(或一篇文本)”(萨莫瓦约, 2003:4) Bakhtin引自Kristeva(1986: 37)对互文性特性的解释:“任何语篇都是由引语拼凑而成的,任何语篇都是对另一语篇的吸收和转化。”综上所述,对互文性的理解可以归纳为:任何文本都是互文性的,在一个文本之中,不同程度的都以各种能辨认的形式存在着其他文本,也就是说“任何文本都处在若干文本的交汇处, 都是对这些文本的重读、更新、浓缩、移位和深化”(王瑾, 2005: 33) 但是我们切不能单纯的认为互文性就是简单的拼凑,摘抄或引用,而应该是指语篇的一个重新加工,文本的产生是在与其他文本的关系之中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文本既可以指具体的文本,也可以指一切社会历史实践。这也是批评性语篇分析产生的理论渊源之一。

互文性是语篇的一个基本特征,同时也构成语篇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对于语篇互文性的具体分析,重要的不是指出语篇内有多少互文性的表现特征,而是在于揭示语篇中那些互文性结构背后所隐藏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权力关系。“互文材料很少只是被简单地嵌入某一语篇,而是根据该语篇内部的逻辑关系和语义结构被重新加以利用。”(辛斌、赖彦,2010:34)从而提出了一个互文性的分析原则:“语篇互文性分析的重点应该是考察互文性在特定语篇中的语义功能和结合的方式与和谐程度。”(同上)

二、互文性产生的理论基础:

互文性理论赖以发展的两个基础是Saussure 的符号学语言观和 Bakhtin 的对话理论(辛斌,2006:114)。首先是Saussure, 20世纪初期最伟大的语言学家,现代语言学和符号学之父。在其死后出版了他最为重要的一本书《普通语言学教程》,在这本著作中,Saussure(2001:15)指出“语言是一个表达思想的符号系统。”随着语言符号的提出,Saussure也宣告了一门新学科的诞生。语言符号并不是指具体的物体,而是指一种概念和声音模式的结合。例如:在英语中,我们通常将“树木”叫做”tree”,并不是因为“tree”这个词能在字面上指向一种像“树”的物体,而是因为这个所指 “tree” 与一个特定的概念相联系在了一起,这种树在人脑中的概念(所指)和 树的发音“tree”(能指)之间的结构关系就组成了一个语言符号系统。在Saussure看来,语言符号不仅是非指称性的,而且也是差异性的。它强调意义产生于符号之间的差异,“语言中只有差异。”(2001:118)。”辛斌(2006:114)也这样指出“没有什么符号本身产生意义,符号是通过与其他符号的相似和差异而产生意义,这说明符号只有在与其他符号的关系中才产生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Saussure的语言符号非指称性和差异性观点为后结构主义的互文性理论奠定了基础。”

其次就是最关键的Bakhtin (巴赫金), Fairclough(1992:101—102)曾指出,“Kristeva 对巴赫金著作中的西方受众做了富有影响的评论,并在此评论的背景下提出了这一概念,尽管这个术语不是巴赫金提出的, 但是采用互文性视角(或者用巴赫金自己的术语‘超语言学’视角)来对话语进行分析是贯穿他整个学术生涯的中心主题?对于巴赫金而言, 所有的话语—口头的也好、书面的也罢,小到日常对话中的一个最简短的话轮,大到一篇科学论文或者一部长篇小说—它们之间的界限都无不由说话者的更替所标示,都向后指向先前说话者(或作者)的话语(不管这些话语是对话中的话轮、科学论文还是长篇小说) , 并且都向前指向期待中的下一个说者的话语。”

直到今日,对互文性的研究已经趋向成熟。不同领域都有各自对互文性的发展和研究。其中Lemke(1985) 是从一个更系统的观点来解决互文本类型学中的问题;Devitt(1991) 从社会构建的角度;Selzer(1993) 是从修辞学和写作的角度;我国学者辛斌(2000)是从批评语言学的角度。所有这些关于互文性研究的学者中,影响和贡献最大的莫过于Fairclough对互文性的的批评性分析方法。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不难发现,互文性在语言学方面的发展还是很广泛的,但是,互文性在语篇分析中的应用还未受到充分的重视。因此,接下来要讨论互文性在语篇中的表现和作用,揭示互文性在语篇中的语言、社会、评价以及人之唯独,表明互文性不只是在不同语篇之间形成的意义关系,而是一个社会,语言与认知的互动过程。

三、批评性语篇分析与互文性:

批评性语篇分析是为了对自然和社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并且能通过分析语篇使人们付出实际的行动来解决社会问题。它是一种社会空间, 对话语的分析离不开对话语实践过程本身及其发生的社会语境的分析。而互文性分析“既有微观的语言层面的描述, 又有宏观的社会层面的解读和阐释,可见, 互文性分析是联结语篇与语境的桥梁”,(Fairclough, 1995: 189)是一种考察语篇与意识形态互动的分析模式。

Fairclough(1992:102)认为,“文本传统和话语秩序的迅速改变与重新建构是一个当代令人瞩目的现象,这表明互文性当属话语分析的一个重点。”批评话语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语篇中所使用的互文资源(先前语篇和作为体裁与话语的习俗)以及生产与消费语篇的互文实践。(同上:89)由此可见,互文性分析在批评性语篇分析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所有批评性语篇分析者所应了解与研究的。

四、结语:

作为批评性语篇分析的一重要研究领域—互文性分析,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学者们所关注。互文性是一切文本的基本特征,对语篇互文性的分析,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去描述影响语言的各种因素,揭示语篇和语篇生产者背后的权力与意识形态关系。

[参考文献]

[1]赖彦,2009,新闻标题的话语互文性解读—批评话语分析视角,《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第1期,78页。

[2]辛斌,2006,互文性:非稳定意义和稳定意义,《南京师大学报》,第3期,114-119页。

[3]辛斌、赖彦,2010,语篇互文性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当代修辞学》,第3期,32-39页。

[4]田海龙,2009,语篇研究:范畴,视角,方法。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萨莫瓦约,邵炜, 译,2003,互文性研究,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6]王瑾,2005,互文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7]郭松,2010,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互文性研究,《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79-83页。

[8]Fairclough, N. 1995.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 London: Longman.

[9]Fairclough, N. 1992.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0]Kristeva, J. 1986. The Kristiva Reader. In T. Moi(ed.). Oxford: Blackwell.

[11]Dveitt, Amy J. 1991. “Intertextuality in Tax accounting: Generic,Referential,and Functional.”textual Dynamics of the Professions. Ed. Charles Bazerman and Jmaes Paradis. Madiosn: U of Wisconsin P. 336-57.

[12]Lemke,J. L. 1985. Ideology, intertextuality,and the notion of register. In J. D. Benson and W. S. Greave(eds.). Systemic Perspectives on Discourse [C]. Vol.1. Norwood: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3]Sezer, Jack. 1993. “Intertextuality and the Writing Process.” Writing in the Workplace: New Research Perspectives. Ed. Rachel Spilka. Carbondale: Southern Illinois UP, 171- 80.

[14]Saussure, F. 2001.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天津 300134)

上一篇:对有效培养五年制高职护理学生职业道德的建议 下一篇:探讨儿科医疗纠纷原因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