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效培养五年制高职护理学生职业道德的建议

时间:2022-10-08 11:57:32

对有效培养五年制高职护理学生职业道德的建议

【摘要】职业道德对学生的就业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要注重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关键词】护理 五年制高职学生 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0-0033-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关于职业教育方面的要求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其中,把职业道德培养置于职业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强调了职业道德培养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开放,面对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要使护生不仅学到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今后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很多,在具体的实践中可以不拘一格,笔者结合所在学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实际,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 注重养成教育,培养文明礼仪

1.规范校园的文明用语

学校是社会文明的窗口,是孕育和传播精神文明的圣地。它对当地精神文明建设会产生强大的辐射和推动作用。可以说,学校文明是当地社会文明的一杆标尺。同时,文明用语在人际交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文明用语的及时使用,一方面可以表现出个人的性格的素养,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交流的效果,由此可见,职业学校不可忽视校园文明用语的规范工作。

学校在橱窗、教学楼走廊等地方张贴着“您好、请、对不起、谢谢”等文明用语,以此来打造良好的文明用语氛围。比如,学生之间用一句“您好”可以给对方一丝温暖,师生之间用一句“您好”可以改变老师高高在上的感觉,拉近相互之间的心灵距离;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一句“对不起”能够表达出说话者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表达了自己的歉疚之意,希望对方原谅自己的不当言行……当然,校园文明用语远远不止这些,学校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发动学生的力量收集更多的文明用语甚至护士文明用语并编辑成小手册发给老师和学生,师生共同努力打造良好的文明用语氛围。

2.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礼”重“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秀传统,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遗产。在中国更加向世界开放的今天,礼仪不仅体现出丰厚的历史优秀传统,更富有鲜明的时代内涵。随着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讲究礼仪,礼尚往来,对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礼仪是一张人际交往的名片。文明礼仪可以帮助我们“规范言谈举止,学会待人接物;塑造良好形象,赢得社会尊重;架设友谊桥梁,通向成功之路”。

五年制高职学生正出于人生转折的关键时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可以决定个体的人生作为以及社会所作贡献的大小。学校可以将学生的日常行为分类别、分阶段、有层次进行培养。如上课要认真听讲,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进餐时要排队,不可打闹,浪费粮食;不穿奇装异服;不烫发染发;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在日常生活中,学校各部门要做到抓好细节、抓好小事,加强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的宣传,树立榜样的作用。

二 加强赏识教育、培养人生信念

我们经常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五年制高职的学生多数为应试教育的失败者,他们在中小学阶段大多不被老师和同学重视,到了新环境以后,他们更加渴望被接受、被表扬,渴望展示自己的能力。在我校,通过赏识教育,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新环境、新教师的温暖,可以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全心全意投入到护理技能的掌握之中。

1.赏识教育就是对学生要欣赏、认可

赏识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我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四星”,即“厚德、博爱、精业、笃行之星”评选活动,这就不仅仅关注成绩优秀的学生,还包括思想品德、志愿者活动参与程度等各方面。通过学校管理者、老师、同学的细心发现,寻找学生的进步之处,并通过广播、橱窗、校园网、开表彰会等予以表扬和宣传,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和老师在关注自己的进步,从而会使得学生更加刻意地提高自己的成绩,改正缺点,也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在充满自信的心理作用下,正确面对自己的专业,并不断取得进步。

2.赏识不等于骄纵

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呵护和尊重,所以老师要维护孩子的尊严,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中,温和地走进每一个学生,与他们进行精神的交流、心灵的对话。有的教师对赏识教育的认识有一个误区,认为赏识就是不能批评,尤其对那些好学生,总是表扬,很少批评,生怕批评会降低他们的威信或者打消他们的积极性,致使这些学生骄傲自大,人际关系很差。所以,赏识不等于骄纵,也不是不批评,只是应该掌握赏识的艺术,否则,我们的赏识教育只会满足孩子们的虚荣心,膨胀他们的私欲,结果适得其反。

三 加强竞赛,树立职业竞争意识

竞赛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竞赛,这是近几年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号召。五年制高职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表现出对成功的强烈渴望,学校为学生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为学生以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1.技能竞赛是改变学生职业生涯的动力

近几年来,本校学生积极参与护理技能大赛的人数逐年增加,2010年获江苏省赛一等奖5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2名;2011年获江苏省赛一等奖7名、二等奖3名……市赛、校赛中更是有大量学生获得了荣誉,学生在各级比赛中得到奖励是一家光荣、全校光荣。通过大赛充分展示了广大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良好的职业风范及高超的专业技术水平。大赛有助于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2.技能竞赛是学生职业技能展示的平台

技能竞赛促进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推动效应。通过宣传、动员、组织,学生们大多都知道专业技能的重要性,教师们看着学生站在领奖台上,自己也脸上有光。许多学生都表示要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即使不能上台领奖也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强综合竞争力。通过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学校与医院之间的联系,提高了学校之间同类专业的竞争力。各学校更加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加强平时的培训,在学校内部形成了比技术、学技能的氛围。广大学生看到了自己学习的知识在职业岗位上的价值,增强了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技术,努力提高技能,争做社会最需要的技能人才的信心,奠定了今后个人发展的基础优势。学校通过竞赛与医院、社会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对促进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办学形式,起到良好的作用。

对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很多,采取不同的方法,其效果也不同。职业道德在学生就业和人生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职业学校要加强重视,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上一篇:初探新课程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下一篇:批评性语篇分析中的互文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