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细节的关注让你的语文课堂更精彩

时间:2022-10-22 07:59:45

三个细节的关注让你的语文课堂更精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始,新的教学理念铺天盖地而来,语文教师们仿佛一下子从“山穷水尽”到了“柳暗花明”,带着满腔热情加入到课改的队伍。语文课堂多了几分生动和“喧嚣”,许多人为之欢呼雀跃。然而,如今反思新课程,我们依旧会感受到那股让人担忧的暗流在涌动:课堂中为追求“新”而遗弃文本,引进的大量课外材料虽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却少了琅琅的读书声和对文本的深入探究;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课堂装点得五彩缤纷,却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鼓励学生敢于张扬个性,说出与众不同的想法,却是只要学生开口讲话,就全予以肯定……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激情的背后是浮躁,浮躁的背后是对新的教学理念的肤浅解读。笔者认为,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教学需要适当的拓展,实用的多媒体课件,也需要尊重学生,支持学生在现成的答案外探寻“新解”的尝试,但是同样也需要教师时刻关注课堂,关注课堂中的一些美丽细节,使自己的课堂真正呈现“活”而不“乱”,“活”而不失“品位”的局面。

细节一:“倾听”

“倾听”一词《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①“细心地聆听”,即“用心地听”。用在学习上,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丹尼斯 ・沃克拉迪在《美国教学创意手册》中说过:②传统教育的最大失误之一,就是学生还没有学会如何倾听时,讲课就开始了。创意教学认为只有有效地听课,学习才会进步。应该说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和品质是我们教育的精粹。可是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中,我们看见的是教师在尽量回避“用心听讲”的字眼,于是乎热闹的课堂结束后,留给学生的东西却实在少之又少。

需要指出的是,我在这里强调的“倾听”指的是教师与学生间的相互倾听,即学生要注意倾听教师的提问讲解,教师也要倾听学生的发言。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场景:课堂上,教师提问之声还未结束,就有学生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可是回答却牛头不对马嘴;某个学生已经在回答问题了,边上却还有同学把手举得高高的,跃跃欲试。教师如果一味地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只关注举手的同学,课堂就会只呈现热闹的表象而缺乏深度,学生倾听的能力也会因此而下降。其实,“倾听”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品质。听的能力强,就能抓住说话人的要点,有效地吸收营养,很快地优化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所以,课堂上教师应关注学生是否在认真倾听你的提问,是否在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如果没有不妨停下讲课,作适当的提醒,让学生再听一次问题,再听一遍同学的见解,也许这几分钟的倾听,会带给你精彩发言,也许就这几分钟的倾听,就是你这堂课的亮点所在。

我们也不难在课堂上看到这样的场景:教师只顾着完成自己的教学过程,而没有细心聆听学生的发言,一堂课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似乎只停留在教师与学生的提问与回答,管他对与错,只要我的课堂能顺利进行下去就行。这样的课堂缺乏的是教师与学生思维的碰撞,课堂是架空在肤浅的“对话”之上。我也有过这样的深刻体验:在一次优质课评比活动上,因为紧张而全然不顾倾听学生的发言质量,一味地肯定,以致于学生发言中把柳宗元与陶渊明混为一谈,也没有发现。结果可想而知。相反,前不久在市“教改之星”评比中,王孝华老师的《一双手》一课,令人记忆犹新。在那节课上,王老师非常注重倾听学生的发言,可以说不急不躁。当学生说了一次见解后,他听出这位学生还有能力说得更好,就鼓励他再说一次,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学生自信心大增,他的课堂也因此美丽无比。

美丽的课堂需要教师关注“倾听”这一美丽的细节。师生互相倾听的和谐画面,无疑会提升语文课堂的“品位”!

细节二:“评点”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表现在问题的探讨上,教师要时时刻刻鼓励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张扬个性。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课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灵动。时常在听课过程中,我们被学生的见解所震撼,让我们感受到正确有效的引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可是我们往往为教师的评点而汗颜:“你真聪明!”“真棒!”“太好了!”课堂上充斥的常常是这些流于表象的过分热情的表扬式评点,而缺少让学生知道自己所以被称赞的实质性评点。

试想,如果课堂中教师一直忽视自己“评点”这个细节,会给学生造成多么不利的影响!他们无法分辨自己的想法的合理性,却还为自己偏离文本的见解而沾沾自喜。他们在教师信马由缰,放任自流的热情式评点下,会失去面对“你错了”的勇气,而现实生活怎么可能得到的都是褒扬呢?学生将来走出校园如何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呢?

当然,笔者并不全盘否定上述教师的评点,因为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他们需要适当的鼓励来增强自信心,只是这种一味迁就式的评点用得多了,就失去了他本身的价值和意义。教师的评点很难预设,都是在动态的课堂中生成的。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倘若没有认真倾听,就无法在瞬间抓住学生说话的关键点,评点就自然会用通用的表扬式,其实教师的点评对个性化的精彩发言是否被其他同学所接受至关重要。仍以王老师的课堂为例,一位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一双手》后,如果王老师的点评仅仅是“你读得很好!”那么朗读的学生会认为他的朗读并不怎样,其余学生也会对该生的朗读不以为然。他读得好,到底好在那儿呢?王老师此时面带欣赏之意,说:“你读得真好!你在‘第一号大手’后的停顿处理很好地表现了作者惊叹之情。我为你精彩的朗读而喝彩!”教室里响起了学生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发自内心的赞赏,可以肯定那位朗读的学生以后会读得更好。

朗读评点如此。其他方面的评点也一样,教师抓住学生说话的根本点后,精确地说出合理的内核,剥离出不够到位或有错误的地方,那才是评点的魅力所在。教师在课堂中应关注自己的评点,这样会使自己的课堂更美丽!

细节三:异声

课堂教学是动态的生成,非预设性很强,所以教师在课堂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按照自己事先的教学设计一路顺畅地与学生合作下来,中途就某个问题进行探讨,一部分学生的意见都会令教师相当满意,突然一位学生的见解打破了老师原先的教学思路,并且该生的意见引起其他学生的哗然一片。此时,教师是予以关注,正确引导还是断然否定亦或是轻描淡写地带过呢?

我暂且把课堂中这类学生的见解称之为课堂中的“异声”,即与众不同的声音。其实不难发现,这类学生往往思维特别活跃,他们想人之所没想,喜欢另辟蹊径,但是有时会有失偏颇。虽然这“异声”有时会置教师于被动的地位,使之措手不及甚至难堪,但教师应关注这美丽的细节。因为新课程改革后的课堂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言路”。学生精彩的个性化见解因此而迸发,往往就是这些“异声”。只是教师应用开放的心态去面对。

我在教授《小石谭记》一课时就遇到了“异声”。课堂中在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柳宗元的孤独与悲凉之情后,我用“千古文人伤心梦――诗意的语言,失意的人生”收束全文,自觉水到渠成时,却不料一位学生提出:“老师,我认为文章的最后一段完全可以删去,这样更能突出作者孤独失意的感情,并且给人一种留有余味之感。”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了其他学生的共鸣。此时倘若避重就轻,忽视这“异声”,势必挫伤该生的积极性,也不能使其余学生信服。于是我接纳了该生的感受和声音,请其余学生共同讨论。有位学生的回答非常有思想,他说:“前文写道‘寂寥无人’,应该说空无一人,可是真的无人吗?明明有同游者这许多人呀,我认为是柳宗元的内心孤独寂寞让他眼中只有小石谭的凄美景色。所以我认为最后一段有必要写。”我们无法考证柳宗元写最后一段的意图,或许这是古人写记时的一种惯用手法,但是学生能深入文本去探究,说出这样有见地的见解,确实令人惊喜。

对于课堂中出现的“异声”,可以立即接纳并引导之,但有时遇到一些有失偏颇的“声音”,教师可以先接纳,然后作缓处理。曾经看过一节《威尼斯商人》的课堂实录。当教师请学生说说夏洛克的性格特征时,有学生说“贪婪”“吝啬”“冷酷无情”,可有一位学生却说“可怜”。她的理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学生一片哗然。教师在措手不及之下接纳了这“异声”,但没有马上让学生展开讨论,而是作了缓处理。请学生再读课文感受夏洛克这一人物形象。而教师本人却在脑海中搜集可以恰当引导学生的材料。过后教师用“98抗洪抢险的事例”、“05年防治‘非典’的事迹”为学生进行了正确的引导,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种思想的错误。我真的为这位教师的勇敢、机敏而拍案叫绝!

我认为课堂中这种“异声”尤为美丽,教师更应关注这一细节。尤其是情感思想方面的问题,更要耐心、细心地予以指正,为学生指路导航。也许正因为这,你会为学生所信服。

“细节决定成败。”教师要让自己的课堂更灵动美丽,在创新过程中必须关注课堂中的一些细节,使自己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上一篇: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三维目标 下一篇: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呈现方式的关联性和迁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