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作文立意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22 07:10:36

浅谈中学生作文立意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作文的立意能力,也就是学生在作文前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审题,然后确定自己作文的思想核心以及思想高度的能力。立意的高低,是衡量一篇作文质量之高低、价值之大小的关键。而立意的深浅,又取决于学生思想的高低;学生思想的高度决定于学生的视野;视野的宽阔,又会使学生更深入全面地思考问题。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作品之所以历久不衰,受人欢迎,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作品表现出来了高人一筹的立意。所以,写文章要先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就是意。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立意能力呢?

作文中的“意”,来源于生活,就是我们在作文过程中,对生活中的事情进行具体的感知、体验和理解,然后上升到理性的认识,逐步形成明确的思想。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平时上语文课时,注意训练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多观察、多思考,当一种社会现象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当热点时事新闻发生时,要多去思考一些为什么。尤其中学生年龄的特点和心理的需求,使他们都渴望成长,渴望思想的成熟,渴望使他们的生命变得厚重,所以,他们很想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很想拥有自己的新颖独到的见解,对社会上发生的事,总想去议论。如果教师能恰到好处地引导,一方面让学生积累了作文的素材,另一方面也启发了学生的思想,提高了学生大脑的反应能力,使学生的思想真正动起来,更重要的是长此下去,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会变化,思考问题的深度会加深,作文时就能很快地在审题选材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独到新颖的“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就需要教师做艰苦细致的长期训练,使学生养成爱思考的习惯。

例如,今年西南发生旱灾后,总理到74岁村民王顺生家里去,正碰上王顺生在水窖打水,总理走过去拎起绳子也打上来一桶,看到水很清,总理满意地点点头。王顺生老伴走进屋倒茶水,总理微笑着婉拒:“我们不能喝你的水,运来一点水不容易。”看到这个新闻,就在课堂上讲给大家听,顺势问学生:“总理为什么要婉拒村民的一碗水呢?是嫌碗不干净吗?不是,因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的总理首先想到的是百姓的疾苦,想到的是人民的利益。他深知一碗水在大旱之年对于灾民的价值。所以总理的婉拒是对灾民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的珍惜。”这样的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一定会提高,视野一定会拓展。

再如,飞行员冯思广,驾驶的飞机发动机在空中停车,指挥员命令跳伞,但在这时,冯思广和他的战友心里想的是:飞机前下方不远处,就是一大片居民区和夜市。如果不改变飞行轨迹,后果不堪设想。生死关头,冯思广和他的战友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他没有立即弃机跳伞,而是改变了飞行轨迹,等避开居民区才实施跳伞,因错过跳伞的最佳时机,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讲了这个感人的故事,笔者就问学生:“冯思广不珍惜生命吗?不是,他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是珍惜他人的生命,是对生命的尊重。他的这种精神境界鼓舞着许许多多的人,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伟大的人、纯粹的人!”这样,学生不会仅停留在就事说事这个层面上,遇到什么问题都会多一些思考,多一些理性的分析。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一种习惯,知识不断积淀,能力也会不断提高,作文立意自然也会深刻了。

要求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也要给学生创造生活。平时可利用语文课优势,为学生创造一些情境,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著名艺术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为此,笔者在班上就戏剧单元的内容,让学生利用小小的讲台,表演戏剧《威尼斯商人》。学生在下面作了精心的准备,经过反复的练习,几个角色上讲台表演了。当时笔者就想,讲台很小,角色很多,表演时肯定挤成一团。没想到表演时的效果出乎意料。角色的安排、人物位置的站定、角色语气的模仿,使得小小的讲台一点都不显得拥挤,相反给了人很好的视觉享受。不管是参与表演的学生,还是当观众的学生,当时的情绪都很高昂。如果不去引导,大家的鉴赏可能只停留在表演得好上。笔者让学生随意站在讲台上,这时有的同学挤到一起,一下子讲台上就显得重心转移,朝一边倾斜,笔者让学生进行比较,效果天壤之别。此时问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呢?大家异口同声说:“因为参加表演的同学在下边经过了精心的策划,刻苦的训练。”由此,笔者就启发学生,任何事只要我们用心去想、用心去做,总会在有限的条件里寻求出最理想的结果。

学习了《背影》一文,学生从文中读懂了爱。为了使学生学完这篇文章后把收获的感动能化为实际行动,能够学会感恩,笔者留了一个课后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给父母洗一次脚,让爸爸妈妈谈谈自己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写出来。作业收了上来,家长很感动,也写得很认真,觉得自己的孩子长大了,变得懂事了。认为教师的做法很好,既教会了学生怎样去感恩,也让家长认识到平时对孩子管教上的不足,做家长的只是习惯于给孩子做什么,而忽略了对孩子的能力的培养。这样一次让学生亲自动手做的作业,胜过教师多次口头的教育,事半功倍。

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作文立意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具备了这个能力,作文的布局、语言的表达都会迎刃而解。毕竟,作文是一种能力,需要长期的训练,需要知识的积淀,只有多读书、多观察、多思考、多动笔,才能做到厚积薄发,写出有深意的作文。

上一篇:教育无小事,细心做教育 下一篇:谈阅读教学中“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课堂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