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建议

时间:2022-10-22 06:08:18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建议

摘要: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和教学现场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从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培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与兄弟院校合作等几方面对高职旅游管理教师提出了新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旅游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经济产业中的一个举足轻重的行业。与此同时,旅游业的飞跃也大大促进了旅游教育的发展。现在旅游教育已具有相当规模了,其中高职教育占有一定比例。但是旅游教育在飞速的发展中存在这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有些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脱离实际,难以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毕业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不高,难以满足岗位的需求;毕业生的求职观念和方法不正确,难于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形势变化对要求…

当然很多高职院校在旅游教育中都采取了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比如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设施以及通过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合作来进行旅游教育改革,都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效。为了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笔者针对旅游管理的教师教学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1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特点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特点是以能力为中心、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体系,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培养既具有一定的旅游管理理论基础,又能熟练掌握现代旅游行业的服务与管理技能,具有一定的外语交流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具备良好旅游职业道德修养、较强的服务意识和综合职业能力,能适应旅游企业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是: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兴趣不强,对动手实践的课程非常感兴趣。总体而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有以下几个特点:

1.1实践性强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主要涵盖以下几个就业方向:旅行社、酒店、景区、会展、旅游管理部门及其它。专业的实践性和操作性都非常强,因此,旅游管理专业要求学生首先由很强的服务意识,其次有一定的动手实操能力。

1.2理论完善

旅游管理专业在各个高校开设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该专业有一套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教学内容。这是优点也是缺点,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完整的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的理论内容,另一方面给实操性强的旅游管理专业带来了一定的瓶颈,很多院校局限于理论体系中而忽略了实操教学或者是偏向于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

1.3 对学生要求高

旅游管理专业属于服务行业,不管是景区、酒店还是旅行社都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实操能力,并且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发展。

2 高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各个高职院校都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实践环节作出了一定的努力,但是因为各个学校师资条件的不同,实训设施也有差别,因此,各个高职院校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环节也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师资雄厚的学校有自己的实训基地,创建了自己的旅行社和酒店,为学生实践建立了完整的实践体系,为旅游管理实践做出了很多尝试。但是大多数院校都存在实训基地不完善,实训环节不完整的问题。

从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的情况来看,该专业的教学实践环节一般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校内教学实训环节,一般会安排在本专业的实训室中进行,学生单科实训的单项技能过于单一,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学生的实际专业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另一部分为校外企业实习环节,企业为保障自身利益,会长期把实习学生固定在某个岗位,这样的实习不仅不能使学生得到实践的锻炼,反而会使学生对旅游行业产生不良印象,从而影响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选择。

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大多属于“半路出家”者,缺乏对旅游学科的系统把握和必要的实践经验,不能很好地把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教学效果很难保证。即使不是半路出家,还存在一种问题,就是年轻老师毕业就就业,学校面对学校,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很多院校不注意对教师的培训,教师在讲课的过程无法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只能将空洞的理论,教学缺乏吸引力和实际作用。现在很多学校注意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就是着力与解决现有的问题。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要注意不能陷入证书的迷障,而不注重考查教师真正的实操能力。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

3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3.1 课程体系全面化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开设要全面化,因为旅游行业对学生要求很高,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全方位人才。同样在全面化的基础上要有主有次,争取做到兼顾全局、主次分明;在使学生能把我重点、分清主次,夯实行业专业知识,明确未来职业发展路径。

课程设置要注重以就业为导向,理论课程教学与实践课程教学相互融合,注重突出实践课程的比例。理论教学要精练,注重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

3.2 实训环节系统化

许多院校在实训这一环节上一直采用固定的在校学习两年,出去实习一年的做法,这样做的确是减少了许多麻烦,学生实习直接接轨就业。但也有自身的缺点,它使得许多学生完全的丢弃了前两年所学的理论知识。应该打破这一局限,让实训环节灵活化、实用化,将实训分为课程见习、阶段岗位实习、旅游旺季实训、毕业顶岗综合实习。根据不同课程和进度需要,分阶段逐一消化整合。课程见习:根据教学课程进行相应见习实训,包括基本服务技能,基本操作示范,企业运营,工作制度和相关的工作纪律,以完成上述单个课题为目的的实操练习或观摩环节。阶段岗位实习:各学期机动安排,由企业提供若干工作岗位,实训人员直接上岗操作和服务。旅游旺季实训:当旅游旺季来临,合作企业将优先聘请能够熟练操作业务的学生或老师。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第五-六学期,就本专业知识综合实操运用。

3.3理论知识全面化

旅游行业工作人员是一“大杂家”,天文地理、古今中外知识都需要了解和掌握,为培养出这种旅游人才,同时也要求我们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全面化,不仅需要精通旅游管理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对社会学、市场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知识有一定掌握。如:《旅游学概论》《导游基础》等均为涉及面颇广的课程,只有专业知识很广的教师才能完成这一教学;《旅游经济学》《旅游会计学》《旅游统计学》等对经济学的要求较高;《旅游管理学》等对管理学的知识要求熟悉;《旅游市场营销》和《旅游市场学》等则侧重于社会学、市场学等的知识。因此,作为一名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教师,对自身知识结构的要求是很高的。

3.4教学方法多样化

目前,大多数旅游院校采用的教学方法仍是填鸭式、灌注式,启发式教学使用较少,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在高职教学环节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结合”的指导思想,教学模式力求创新实效、教学方法要求多样化,这样更易于学生接受和掌握知识,同时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针对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比如我们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新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们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3.5教学设备先进化

当然,教学方法的更新与逐步完善的教学设施是分不开的,只有具备一定的教学基础设施才能使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室应设有投影仪、录像机,此外还应有专门的模拟导游室、中西餐实训室、客房实训室等旅游实训操作场所。

此外,教师可采用软件进行教学,如《景区服务与管理》《餐厅服务与管理》《前厅与客房服务管理》课程中的一些门票预订、客房预订、点餐操作可先在机房的相关软件上模拟完成,《旅游电子商务》等课程也可在机房完成教学工作。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吸收与掌握。

3.5岗位培训企业化

旅游高职院校和旅游企业合作是我国旅游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旅游专业教学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这就要求教师首先有很好的操作能力,然而我们大多数教师都是刚从高校毕业的学生,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环节不够,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有机会去企业培训。在寒、暑假或其他时间,我们教师可到旅行社去熟悉旅行社内部的操作工作以及导游带团工作,同时去旅游景区甚至是旅游行政部门从事基本的管理工作,这样在教学工作中就能从感性的角度去阐述问题,便于说服学生。

总之,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旅游教育的发展,旅游高职教学更应该根据整个旅游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进行高职教学改革,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更适合社会的需要,从而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使旅游高职教育事业蓬勃生机。

参考文献:

提高高职旅游管理教学的建议,广东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曾兰君。

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谷胜男。

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百度文库。

上一篇: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桩基设计与抗震设计问题 下一篇: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素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