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需常教常新

时间:2022-10-22 05:07:25

语文教学需常教常新

[摘 要]在以“轻负高效”为目标的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教学,让学生的学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语文教师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教无止境,教师应根据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学生的情况适时改变。教学观念的更新应放在首位,它指引着具体的教学行为。教师需树立大语文观,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取之不竭的能源。在教学中不断地提炼核心目标,围绕核心目标深入教学,让学生学得扎实透彻,在日积月累中不断提高语文素养。其次,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也尤为重要,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一个学的“工具”,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轻负高质、转变观念、核心目标、学习工具

语文教学“高投入低产出”的问题困扰我们已经很久了,如何构建理想课堂,实施有效教学成为语文教师关注的一大焦点。笔者所在的是一所农村初中,在长期的教学中发现语文教学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未完全渗透到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滞后,较多的教师面对新的学生、新的教材依旧着昨天的故事,学生的语文学习走入狭隘的境地,无伸展的空间;二是一堂课不分精讲、略讲,面面俱到,平均用力的现象较多,教师未选取有核心价值的内容作为自己的教学点,让学生做到一课一得;三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能做到紧密结合。有些课生动风趣,犹如一道道盛宴,但学生只看得到却无法尝试,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够。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这几年从教学观念的转变、核心目标的提炼、帮助学生寻找学习“工具”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具体做法如下:

一、转变观念,树立大语文观,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取之不竭的能源

作为语文教师,教学中最担忧的是学生学习缺乏兴趣,思想僵化。去哪寻找一泓清泉,源源不断地滋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持久地喜欢语文呢?笔者对以往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得出以下结论:过去的教学较多地依赖课本、教参,思考着哪些词语应掌握,哪些句子学生应学会分析,文章的主旨、中心是什么,这样片面、狭隘地考虑,遮蔽了语文教学本身的意义以及人的意义和价值,遗忘了“生活世界”的原初性和根本性,如此漂泊无根状态下的语文教学如何能给学生以恒久的动力?教师应紧跟课标的要求,结合学情的分析转变教学理念:语文教学应在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的基础上,充分扩大听、说、读、写的学习范围;充分拓展语文的使用范围;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执教七上的内容时,依据各单元教学的内容,逐步引导着学生去树立远大的理想,感触生命的意义,感受自然四季的美景,探索自然的奥秘,感悟人间真情。每一篇课文不仅是落实知识点、培养能力的生发点,也是一扇打开世界、打开生活之门的小窗子。这样,语文教学的外延便真正意义地拓展了开来。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大自然,它提供了我们生存所需的一切物质,给了我们如画的四季,还给了我们无穷的灵感与睿智。教学完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后,也让学生漫步校园,感受秋的风韵。学生在文章中写到:“赤骨的寒风早已吹进了心窝,现在真的是入冬了,清晨,坐在爷爷的车上,任风吹打着我的脸庞,风肆无忌惮地张扬着,我只顾卷缩在爷爷那在岁月的磨砺下早已弯曲的背后,只觉得那是一个小小的港湾,能使我忘却寒冷,尽情地在其中徜徉……”

生活、文本、学生之间的桥梁已经搭建,这样的语文学习是饱满的,因为它连接着生活那湾源源不断的活水。常常在想,作为学生,保守安分、因循守旧、懦弱胆小不是他们所应有的,对外界信息,他们应敏感;对未来,他们应充满想象力;对生命,他们应充满激情:作为教师,我们需以宗教徒般怀着虔诚、敬畏的心态去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塑造健康、美好的灵魂。

二、转变策略,提炼核心,集中语文教学内容

要想让贫瘠的土地上长出绚丽的鲜花,结出累累的硕果。我们得立足于讲台,用灵动的智慧的音符去弹奏学生的“心灵之乐”。45分钟的课堂教学,是我们塑造灵魂、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前沿阵地,也是我们发挥才智的舞台。作为语文教师却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有时满腔热忱地走进课堂,学生听课却是提不起精神;有时花大力气备课、教课,可效果并不理想;教师把自以为好的东西塞给学生,毫无保留,学生的能力却依然平平……这其中固然可以找到多种原因,但最重要的一点,恐怕是所教的内容,所采用的方法,还没能和学生心中的弦对准音调。前人说得好: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以往的教学总是担心讲解有什么遗漏,面面俱到,其实一道未到。何不在众多的教学目标中提炼出一个核心的目标,一堂课落实一个核心目标,并举一反三,让学生学得扎实透彻。笔者尝试着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来取舍、剪辑教学内容,提炼核心目标进行教学。

七下《最后一刻》为精读课文,就文体教学而言,涉及小说人物、情节、环境的教学;就单元教学目标而言,涉及揣摩、品析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通过对文本的反复阅读,确定了本课的核心教学目标为“抓变化,品人物,析情感”。按以下步骤进行教学:(一)生预习,感受最后一课与往日的不同之处,生思考,交流,形成以下结论:1、往日喧闹的课堂变得肃静;2、有了一群特殊的学生;3、韩麦尔先生的穿着、态度与往日不同;4、怕老师、不爱法语的我舍不得老师、法语。师引导: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生:这是最后一课。(二)揣摩描写“我”及韩麦尔先生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分析两人的情感及其变化。学生进行细致的分析,并在对比中感受到他们强烈的爱国意识觉醒。

《绿色蝈蝈》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教学时有教师将这一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六个字“学会筛选信息”。设置了两个教学环节,一是依据课文内容说说假如蝈蝈来到人类社会,它将应聘什么工作?学生阅读过后纷纷举手。第二个环节是幻灯展示《辞海》中55字的蝈蝈介绍,请学生与课文介绍进行对比,学生认真思考过后,再次踊跃举手,蝈蝈的食物、外形、习性特点一一被列举出来,学生们也初步体会到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因为教学目标的集中,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转变方法,寻求“工具”,稳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语文教学中 “教什么”“怎么教”固然重要,但学生怎么学更有效更值得我们思索。一是要给学生找一个学习的“工具”。如在指导学生写作时,田玉教授给了学生感知的工具――运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感官进行全方位的感知,这样学生的写作具体而生动。他还认为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并相应的给出修改流程、感知和思维、修辞、说明和拟人、写作速度、常用评语等“工具”,这样师生在修改作文的过程中少了盲目性,也使学生了解到怎样的文章是好文章,如何去写作。

《义务教育课程语文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语文课程的基础任务在于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还就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文体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如关于语文教学中的语法修辞,指出“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如何落实课标的要求?借鉴他人的作法可取,但更重要的是教师本人需“下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寻找“工具”的方法更多的要去研读《课标》、教材、《中考说明》,做练习,不断地归纳、整理、提炼。如语言赏析时,可以告诉学生可以从修辞、表达方式、写作手法等角度入手,联系作者情感进行分析;学生作文空洞无物,可以指导学生从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传神刻画人物,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官丰富环境描写。通过这些“工具”,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了效率。

教学实践表明:这样的教学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体验,课堂呈现开放而有活力的特点,学生的阅读、写作、欣赏等能力稳步提升。教无止境,面对新的形势,语文老师需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不断探索,构筑理想课堂。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2]《好作文是“改”出来的》 田玉:教育温暖人心

上一篇:如何做好公路桥梁经常性检查工作 下一篇:孩子专注力如何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