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盗窃案件分类特点及现场勘查对策

时间:2022-10-22 04:21:32

农村盗窃案件分类特点及现场勘查对策

【摘 要】 文章概述了农村盗窃案件的分类及特点,分析了现场勘点,探讨现场勘查的对策:及时发现,认真保护 ;提高现场勘查率;综合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设备;综合分析,全面利用现场的各种痕迹、遗留物及心理痕迹,加强串并案 。

【关键词】 农村盗窃案件;分类特点;勘点部位

农村盗窃案件不仅损害了农民的财产利益,也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因此对农村盗窃案件分类特点及现场勘点及对策重点的研究,对遏制农村盗窃案件的案发率,打击犯罪起着重关至要的作用。现在本人结合多年来的工作实际,谈个人的一点体会。

一、农村盗窃案件的分类及特点

1、案件的分类

盗窃案件现场在全部刑事案件现场中所占比例最大,是一种最常见和多发的犯罪现场,构成这种现场的要素复杂多变,根据其发现场的环境和作案地点的封闭情况可以将其分为入室盗窃和室外盗窃两类。

入室盗窃案件指犯罪分子采用暴力破坏或隐蔽手段侵入建筑物内窃取财物案件。主要针对现金、粮食、金银首饰等为作案目标。

室外盗窃案件指犯罪行为人不需要采用任何暴力破坏或其他手段可以到达现场中心作案的案件。主要针对农用机具、牲畜、田野种植的贵重药材等为盗窃对象。

2、案件特点

(1)室内盗窃案件特点。①现场变动明显物证多。民宅等住所一般有安全可靠的门禁系统和安全防护体系,能起到阻止他人随意侵入的作用,犯罪行为人为达到入室作案目的,要对门禁系统和安全防护体系 进行破坏,因此现场会留下明显的变动痕迹和物证。②现场出入口明显。暴力破坏方式侵入现场的进出口上,痕迹物证十分明显,分析判断容易;而采用隐蔽方式潜入现场的进出口,痕迹特征不明显分析判断困难,也容易产生失误。③现场中心明确,反映财物损失情况。入室盗窃犯罪行为人的目标多为现金和贵重物品,因此存放现金和贵重物品的地方成为犯罪行为破坏的重点地方,此处会留下较多的痕迹。犯罪行为常常窃取现金、金银首饰等财物,经现场勘查可确定被偷盗物品数量、价值、财物被窃种类可反映案犯心理需求。

(2)室外盗窃案件特点。①现场痕迹不明显,易破坏。室外现场处于开放状态,案犯不需破坏障碍物和目的物,就能达到作案目的,因此痕迹少且不明显。又因其他人员出入现场,使本来不明显的痕迹易遭到破坏。②没有出入口,被盗物品为生产生活物资。室外现场处于一个开放状态,不需要从特定路线进入或逃离现场,案犯进出现场通道随机性大,因此室外现场没有出入口。生产生活物资一般相对价值低,数量大,放置在室外,因此成为案犯盗窃的对象。③车辆痕迹出现率较高。室外存放的物品价值相对较低,数量大,犯罪行为人需要窃取大量的物品才能满足欲望,而窃取物品后需要车辆才能将其拉离现场,因此车辆痕迹在室外现场出现率大于其他痕迹。

二、现场勘查的重点

1、现场出入口的勘验

首先要分析所有能够进出的通道,分析哪个通道最有可能成为出入口。对出入口要详细勘验,发现提取门把手、门锁、窗框等部位的手印及门窗框。门锁、门板等部位的破坏痕迹,同时要发现提取进出的地面足迹和生物检材。

2、中心现场的勘验

(1)寻找发现可疑足迹。在现场勘查时要根据地面和承受客体的不同,利用各种仪器设备在犯罪行为行走和踩踏的部位注意寻找发现提取足迹,如果是赤足足迹要注意发现提取DNA检材。(2)寻找发现提取现场可疑指纹。在犯罪分子翻动过部位和存放现金等部位全面发现提取指纹、掌纹,即使有的犯罪嫌疑人带手套作案,不留下指纹,也会留下痕迹和纤维,因此当现场发现有手套印痕时不要放弃对指纹发现和提取。对模糊的手印等注意提取DNA 检材。(3)工具痕迹勘验。要细致勘验现场上的工具痕迹,着重勘验痕迹遗留部位、方向、形态等,判断为何种工具所留。(4)发现现场遗留物。在作案过程中,犯罪嫌疑人会将泥土、作案工具、等遗留在现场,注意发现和提取这些物品,并且分析是嫌疑在何种情况下所留,有助于分析案情,判明嫌疑人作案动机,同时在现场遗留物上要发现提取生物检材。

3、现场勘验和搜索

对现场勘验时应着重勘验犯罪嫌疑来去现场路线,案前潜伏、踩点地点及作案望风地点,以及赃物埋藏地点。在勘验时要发现提取现场足迹、车辆痕迹等痕迹物证。同时要发现提取烟头、食物残渣等生物检材。对现场搜索要根据现场环境和自然条件来确定搜索方法,对现场附近田地等要特别注意观察和搜索,从中发现疑点。

三、现场勘查对策

1、及时发现,认真保护

这是搞好现场勘查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最大限度地保持作案时现场的原始状态,对于提高痕迹、遗留物的发现率、提取率和可靠程度无疑是有重要作用的;同时也能避免干扰,比较正确地分析案件的一些基本情况。因此,应对基层民警、保卫干部和人民群众经常宣传现场保护的重要性,并使他们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如对于打开的门窗,破碎的玻璃与器皿,撬坏的门、锁,翻动的物品等都要使其保持原状。

2、提高现场勘查率

现场是存在犯罪痕迹、遗留物的重要场所,现场勘查是获取犯罪痕迹、遗留物的重要技术措施。几乎全部与犯罪活动有关的痕迹都存在于现场,因此,凡是有盗窃行为发生的地点、场所,都应予以勘验,最大限度地获取各种信息。不可因损失小而不予重视或不予勘查。因为现场痕迹、遗留物的多少和可靠程度与案件的大小并不是正比关系。以小案现场的痕迹、遗留物为线索或突破口而破获大案、系列案、团伙案的例子比比皆是。

3、综合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设备

盗窃案件现场的多样性、复杂性已经改变了现场传统的表现形式,而科技的发展也使许多新的技术手段和技术设备应用到现场勘查中。如多波段光源及其他特种光源使手印等的发现率、提取率提高;静电吸附技术及设备的不断改进,使粉尘鞋印的提取率及提取量提高;各种理化检测仪器使纤维、毛发、油漆、细微颗粒及肉眼看不到的各种附着物去性、定量检验更为准确、精确。因此,应更多地使用新技术、新设备于现场勘查,使现场获取的犯罪痕迹、遗留物种类更多,范围更大。

4、综合分析,全面利用现场的各种痕迹、遗留物及心理痕迹,加强串并案

现场痕迹、遗留物的物质属性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人的行为习惯性和心理痕迹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将各个现场上看似单个、偶然、孤立的痕迹、遗留物及反映出的心理痕迹联系起来,综合分析,会看出它们的连续性和必然性。这是对盗窃案件现场所具有的系列性、团伙性、流窜性的有效对策,才会收到较好效果。

上一篇:新疆高校冰雪运动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下一篇:浅析二语磨蚀现象中的语言临界阈值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