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培训考核激励机制建设 促进员工素质提升

时间:2022-10-22 01:59:58

加强培训考核激励机制建设 促进员工素质提升

随着电网的迅猛发展,供电企业生产一线人员严重紧缺,员工素质和技术水平亟需提高,人员过剩、可用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稳定一线员工队伍,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员工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升,如何优化人才结构,盘活人力资源,满足电网发展和安全生产需求,成为我们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严峻挑战和问题。

面对现状,我们深入分析研究,找准问题,制定措施,克坚攻难,自加压力,以创建学习型企业和责任铸金牌活动为载体,以同业对标为抓手,大力开展教育培训,积极探索研究新形势下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的新的问题和挑战,建立健全教育培训规章制度,不断创新培训思路,更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逐步建立了一套培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激励效果明显、“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相结合的教育培训新体系,在公司上下形成了比、学、赶、超的学习文化氛围,生产人员紧缺的矛盾得到了明显缓解,公司安全生产局面稳定,效率和效益稳步提升。

一、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1.员工教育培训工作主要程序

2.主要流程说明

(1)认真开展培训调查。公司每年年初,都要深入到班组一线,通过调查问卷或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倾听员工对上一年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掌握员工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摸清员工需要补充哪些知识,哪些方面的技能需要提升,哪些人员需要提高,为全年培训计划的制定和工作的开展提供决策依据。

(2)组织人员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是制定培训内容的重要环节。根据培训调查情况和公司全年工作目标任务,公司年初召集各部门培训负责人员,从组织、工作和个人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确定公司当前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完成某项工作需要什么条件的人才,以及部分员工绩效不佳的原因(主要从态度、知识、技能三个方面分析),从而确保了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的针对性,提高了培训的实效性。

(3)确定培训内容。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人才的特点,结合公司实际和调查分析结果,设计合理的培训项目和培训内容,注重培训内容向业务知识的扩充与更新、专业技能的训练与强化、企业理念的培育与升华、现代思维的开发与训练等方面发展,并将确定的培训内容和要求以文件形式下发至各部门,明确目标,落实责任。

(4)选择合适的培训形式。针对培训内容和培训人员的不同,本着集中培训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理论培训和现场培训相结合、内部培训和外出培训相结合等原则,分层次、分类别地开展培训。目前公司主要采取的培训形式有集中培训、现场培训、跟班培训、录制课件、外聘专家授课、外出培训、在职学历教育等。

(5)严格培训跟踪考核,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为确保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培训结束后,除进行必要的考试和考核外,还必须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向人力资源部递交培训总结,对予应付了事或不交总结的,培训费用不予报销或不予结业。一些涉及专业广、应用性强的培训,公司要求参加培训人员必须以集中培训、现场培训或录制课件等形式,将所学知识或技术传授给相关人员,即节省了成本,又达到了知识、技术的推广应用。

每半年,人力资源部组织相关人员到各部门就教育培训计划落实情况、技术推广应用情况等进行跟踪检查,年底进行总结考核,评选出教育培训标杆部门和落后部门,奖优罚劣,促进了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过程控制与考核

1.建立员工培训档案

建立完善的员工培训档案,内容主要包括员工年龄、参加工作时间、毕业院校和所学专业、岗位、职称、技能等级、员工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结果等,便于对员工培训进行跟踪考核,同时作为员工职业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

2.加强考核,严格奖惩

公司将教育培训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与公司其它重点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每半年人力资源部组织人员进行检查考核,年底评出教育培训标杆部门。对于教育培训工作重视不够、组织不力、未完成教育培训任务的部门,除在全公司通报批评外,还按照综合奖考核办法扣部门当月综合奖的8%。对于完成较好的部门,按规定给予资金奖励。对于员工不愿参加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补训,影响上岗条件的,实行降岗或待岗。

3.加强内部兼职培训师的管理和考核

每次培训班结束,公司向学员发放《内部培训师评估表》,对老师授课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估,年底进行总结。对于工作业绩突出、教学能力强的培训师,公司给予奖励,并作为以后续聘的重要条件。对于工作态度差、教学水平低的员工,公司按照技术、技能带头人考核办法和兼职内部培训师聘任有关规定,进行惩罚或解聘,有效提高了内部培训师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

上一篇:如何平衡教师工作—家庭角色冲突 下一篇:连锁企业校企合作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