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程学在家居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时间:2022-10-22 01:51:42

人体工程学在家居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通过研究人体工程学与家居空间设计之间的关系协调“人——空间——环境”的相互关系,使其和谐统一,形成完美、舒适的生活环境。

人体工程学虽然是一门边缘学科,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今的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追求高享受、淳朴、自然的空间环境是大众的主旨。为创造以人为本的生活环境,我们必须对人体工程学有一定的研究之后才能做出更加符合人体的设计。

人体工程学的命名与发展

人体工程学在设计专业的运用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初是用于武器的设计,据观察发现,当时的武器枪支没有考虑到使用者的身体构造是否与枪支造型相吻合,从而造成了士兵们自伤的严重后果。自此,人体工程学被极度重视,人们开始对其进行有目的性地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人体工程学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人体工程学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个行业之中,尤其是在家居空间设计中,无论是使用还是美观,都已将使用者的生理特性和心理特性结合在一起,设计出适合人的身心活动要求,取得最佳的使用效能的空间。

人体工程学与家居空间设计

1.玄关

使用者在进入家居空间时,给人第一印象的空间就是玄关。玄关作为过渡空间而言,一般空间面积较小,主要以换鞋或整理功能为主,不做过多的装饰效果,为了达到视觉的通透感,可采用绿色植物或隔断家具作为空间划分的手法,避免对室内空间的一览无余。

2. 客厅(起居室)

客厅是全家人集聚在一起休息、娱乐、交流以及接待客人的“公共活动”空间,是家居空间设计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核心空间,常与餐厅相连。为了突显其“场”的特性,故一般在布置家具时尽量以围和空间为主。同时,此公共空间主沙发尽量靠墙摆放,以便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供人使用。客厅是主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色调应以主人的身份相匹配,多以明快、大方的颜色为主,尽量满足使用者的心理需求。

3. 卧室和书房

卧室是最私密、最需要心理安全感的空间,人们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可见,卧室对于使用者的重要性之大。卧室的基本功能有睡眠、休闲、梳妆、贮藏和视听等,其基本设施配备有双人床、床头柜、衣橱或专用衣帽贮藏间、专用盛洗间、休息椅、电视柜、梳妆台等。在设置家具时,要注意床常常与衣柜摆放在一起,还要考虑到人在来回走动和开启衣柜时的最大空间尺度。如果要在卧室安装视听设备,壁挂式的液晶电视是首选,但要注意使用者的视线距离到电视之间的高度相适应。

书房是供学习与工作的场所,是较为静谧的空间,可设在卧室或起居室的一角,也可紧连卧室独立设置。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书房具有一定的私密性,人的活动范围主要以书桌和书柜为主,书房的家具尺度要以方便使用者阅读、写作或取物的便利为主要目的。

4.子女房和老人房

在设计子女房时,首先要考虑到使用者的年龄、性别、其行为特点和爱好等因素,再根据这些因素进行相应的规划和设计。不同的年龄段所需要的空间特性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没有对这些因素进行参考,设计出来的子女房就不适应于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其次,还要注意室内所使用的家具应该充分考虑其安全性能,边角不宜坚硬,以免损害身体。在空间界面上色彩多以鲜艳、饱和的色调为主,男孩多用冷色调搭配,女孩多以粉色为主。

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生理结构与青年人相比,在需求上是有所不同。老年人行动比较缓慢,视听能力相对减弱,所以老人房的设计应充分站在老年人的角度,以安全和便捷性为主。老人房的房间首先要光线充足、空间流通、不要摆放过多的家具,除了必备的设施外,最好能与卫生间相连。在色彩设计上,应以明黄色等欢快的单色调为主。

5. 卫生间

卫生间最常见的基本设施有洗脸盆、浴缸或淋浴房、抽水马桶和净身器等。在通风方面,可利用窗户自然通风,或使用抽风机也可取得排气的效果。采光方面应设置普遍照明和局部照明形式。此外,冬季寒冷的季节里浴室还应设置电热器或“浴霸”等取暖设备。有的户型如有两间卫生间时,应将其中一间供作主人卧室专用,另外一间供客人使用。如果卫生间使用面积较大,也可利用隔断划分为干湿分离两个区域,还须配置梳妆台、贮藏柜和衣物贮藏柜等设施。

人体工程学在家居空间设计中的重要性

人体工程学联系到家居空间设计,主要是探讨主体人与环境、空间、家具之间的交互作用。人体工程学的主要作用是为给人的活动范围和家具设施的数量和尺寸提供合理的数据化依据。同时,还要通过对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肤觉等生理机能进行研究,具体分析人的行为心理,结合家居空间的尺度、色彩、功能特点,重点探究人体工程学在家居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要想成为合格的家装设计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优化家居空间的配置,人体工程学这门课程为实现人、机、环境总体的性能提供了独特的设计方法和理论依据。

(作者单位: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上一篇:垂直绿化设施景观营造的研究与设计实践 下一篇:居住小区生态水景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