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多一点阳光

时间:2022-10-22 10:22:03

给孩子多一点阳光

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差别始终是存在的,两极分化也开始从四年级明显起来。在课堂上可以看到一些学习较好的同学不仅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而且还常常主动提出问题,他们将英语学习视为一种乐趣。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思考与实践里,我常与这些特别的孩子们约定了共同奋斗,争取进步的目标,因为我相信每个孩子都存在一种隐性的潜能。经过教育教学实践,我慢慢收获到的不仅是孩子们一点点进步所带来的感动,更是对爱的教育的肯定和坚持。

一、用平等、真诚的师爱感染后进生

大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师之爱是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一种最佳的营养剂。”对于大部分优中等学生来说,接受教师,亲近教师并不难做到。但是对于后进生来说就比较困难,要与后进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不能一味居高临下,使其怒目相对,而是,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清楚分析导致落后的各种因素,理解他们,亲近他们,让他们从内心,真正的愿意接受教师并且信任教师,从而能顺利展开学科教育教育工作。

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新接班的时候就鼓励全体学生:“你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对我而言,是一张可以供你们自己信笔挥洒描绘美丽图画的白纸,也是全新的有待我去尽心发掘的宝藏。所以,也许你认为自己以往的英语成绩不够理想,也许你以为自己曾经不受老师喜爱,现在这些都成为历史了,现在在我眼里,你们每一个人都是全新的,一切从头开始。”这一番没有强调优等劣生,申明人人平等的鼓励的开篇语显然使同学们对我这个新老师很满意,第一节课也上得特别带劲。然而当对新老师的新鲜劲过后,学生仍然开始逐步出现了分化,学习基础较好的同学显示出他们的优势地位,而确实在英语学习上存在困难的一部分同学则开始对自己失去信心,认为再怎么努力也比不上那些好同学,产生较强烈的自卑感,表现为: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拖拉甚至不做。就因为如此,我采取了主动去亲近后进生的做法:有的同学较内向,自卑,性格孤僻,或者有的父母无暇管他们的学习,我则主动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一些情况,并在生活上给予足够的关心,给予他们真诚的师爱,让他们感到温暖的同时,又像朋友一样可以向我倾诉一些不开心的事。

或许这些看似都是一些很平凡的小事,但是我想如果没有真正投入到这个角色来,是不会感到一点感动的。在我所接触的后进生中,或许有的孩子如愿进步了,也或许有的孩子只是像一只蜗牛,爬了一段几乎让人察觉不到的距离,但我依然很高兴。因为在这段艰辛的路途中,我一直陪伴着他们,虽然相处的只是短短的半年,但他们已经开始接受我,亲近我,并且信任我,愿意与我分享他们的心情。

二、用认真、耐心的态度指导后进生

心理学家研究:孩子特别是处在儿童时代的时候,很容易模仿他人的行为。所以无论在学习生活上,给孩子树立一个积极的榜样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我的英语教学中,特别是在教单词的时候,首先让学生模仿磁带,或者模仿老师的发音,或让学生准确地掌握发音要领,从而准确地发音。但在后进生的学习过程中,往往就是因为在说或模仿的能力上稍差些导致得不到实践的机会,不能积极融入到学习英语的氛围中,于是在心理上就产生了不如他人的想法,以致将其他听、读、写能力也跟着拉下来了。

针对这个情况,我从实际出发,找出后进生落后的原因,及时对他们辅导,教育学生要以认真,耐心的态度做好每件事。一些后进的同学在我一次次的“关注”下也开始对英语认真起来了,作业不交的同学明显少了。针对后进生,我们还要因材施教。曾经教过一个孩子,他的作业经常不做,即使有时做也是偷工减料或者是文不对题。有时我在班级追问时,他要么沉默,要么就是特别神气地说不会,似乎这是他作业不做的理由。盯过他几次作业,总是无用功。我可是无能为力了。可在某次的练习中,他却出奇地给了我一份惊喜,记得那次评讲题目的时候,我不经意地走过他身边,轻声对他说“看来你再加把油,是可以进步。”他不说话,头低着,一如往常。第二天的作业,我“意外”地发现了他的本子,我打开后看见的是一行行整齐的抄写的单词,虽然有些小错误,但他能交上作业,这种作业态度至少我真的满意了。于是我刻上笑脸印章后,在他的本子最下面写下“今天老师较满意你的作业,继续努力!相信你自己!”当天把本子发下去,再到第二天的作业,发现本子的最下面,他写着“何老师,谢谢你相信我,我会继续努力的,不让你失望!”当时我很感动,没想到曾被我认为顽劣的孩子却也有要强的一面。

事实也证明,后进生有消极性,也有积极性;有逆反心理,也有求知欲;有违反纪律的行为,也有守纪律的愿望。教师只有在反复抓后进生的过程中,对孩子始终保持认真、耐心的态度,让孩子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从而养成比较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师如何用怎样的态度去看待后进生,走进后进生的心里,帮助他们摆脱自卑感,树立自信心,这是关键。我想只有我们老师在这条艰辛的道路上一直坚持下去,我们的学生才有可能走下去,每条路的开辟都是个充满荆棘的磨炼的过程,由此我想到了鲁迅先生的话“路不是原来就有的,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那运用到我们对后进生的教育中也很适用,不是每个后进生都能有所进步的,只有尝试的次数多了,他们就有可能进步了。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雨后终能见彩虹。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福前实验小学)

上一篇:如何在小学英语学习中巧搭支架 下一篇:自古文人重“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