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奶牛热应激的措施

时间:2022-10-22 09:27:41

缓解奶牛热应激的措施

中图分类号:S823.9+1;S81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08)08-0017-02

从遗传角度来讲,当前我国主要的奶用品种牛源自北欧的不耐热品种荷斯坦牛,而从奶牛生理角度来讲,其在瘤胃发酵和产奶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加之奶牛汗腺不发达、单位体重散热面积小等生理原因,导致了奶牛具有“耐寒不耐热”的生理特性。随着其生产性能的不断提高,其热应激的表现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南方农区热应激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明显。

为了减少热应激对产奶量的影响,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加强对奶牛的饲养管理,从日粮营养水平、饲喂方式、牛舍设计等多个方面入手,缓解热应激对奶牛造成的不利影响。

1 调整日粮组成和饲喂方式

1.1 及时调整精料配方。提高能量浓度

奶牛在高温环境下采食量减少,饲料利用率降低,因此,应该根据奶牛采食量调整精料配方,增加营养浓度,以弥补由于热应激引起的养分摄入不足。提高精粗比可以部分克服由饲料采食不足而导致的生产性能降低。提高精料用量以提高瘤胃通过率和降低瘤胃的充满度,刺激采食。从而增加能量摄入量。奶牛平衡日粮中的精料比例限制在总干物质量的50%-60%是比较合适的。增加奶牛喂料的次数能增加产奶量和避免出现健康问题。日粮中补饲的脂肪,含能量高且热增耗少。补饲保护脂肪(过瘤胃脂肪)有利于热应激奶牛保持生产性能。同时,添加过瘤胃脂肪,显著地改善泌乳牛的体况。对产量高而体质差的奶牛具有重要意义。

1.2 合理搭配粗精料

炎热季节,奶牛的食欲下降,摄取的营养物质往往不能满足泌乳的需要。反刍动物采料的热增耗约占代谢25%~40%。而粗饲料约占40%~80%。因此应适当的增加精料的比例,增加高蛋白质、高脂肪的精料,但也不能过高,一般情况下,精饲料比例可比常规增加5%左右。同时应适当的减少纤维素高的饲料;尽量少喂青贮饲料;粗饲料可切短、磨碎后再喂。为提高奶牛食欲,可以给予鲜嫩适口性好的饲料,如青草、果皮、瓜类等。饲喂酒糟、米曲酶培养物,对于提高乳脂率,缓解热应激也非常有利。

1.3 提高日粮中蛋白质含量

提高热应激期奶牛日粮粗蛋白质含量是保持干物质采食量(DMI)降低时蛋白质摄入量的有效措施。李如汉等研究发现,高蛋白组产乳量较对照组提高8.55%,饲料利用率提高2.9%,表明高蛋白能显著提高夏季奶牛乳量。一般优质饼粕饲料蛋白质的降解率均高于50%,因而要提高小肠非降解蛋白质水平,就有必要对一些降解率较高的优质粕类蛋白饲料(豆粕、花生饼)加以保护。

1.4 适量添加矿物质

炎热季节。奶牛采食量减少,钾、钠和镁等矿物质摄入量相应减少,同时唾液大量分泌,皮肤蒸发量增加。饮水增加后引起排尿增多,同时造成钠、钾、镁等矿物质流失增加,且钾的损失大于钠。易造成Na+、K+平衡失调。夏季在奶牛日粮中添加小苏打、KCI、MgO等。可维持电解质平衡。既有利于健康,又可提高产奶量。小苏打呈弱碱性。能中和部分瘤胃VFA,使瘤胃内的pH值保持在6.2-6.4,有利于瘤胃内微生物的生长,促进粗纤维分解、挥发性脂肪酸(VFA)的产生和吸收,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碳酸氢钠的添加量为精料量的1.0%~1.5%,补饲时使用碳酸氢钠和氧化镁的合用效果更好。一般情况下日粮干物质中钠、镁、钾的含量分别以0.5%-0.6%、0.2%-0.35%、1.5%为宜。

1.5 采用奶牛全混合日粮

可以较好地克服因热应激引起的奶牛喜精厌粗等挑食现象,避免因某种饲料进食过多而导致营养失衡,从而可以提高夏季奶牛的泌乳性能,减少繁殖障碍和其他代谢疾病的发生。

1.6 延长饲喂时间,增加饲喂次数

夏季应在舍内饲喂,每日饲喂次数由3次改为4次。夜间增加1次,以补充奶牛在白天因气温太高食欲差所减少的进食量。

2 添加抗应激的物质

2.1 维生素

某些维生素具有抗热应激的作用。维生素C可以抑制体温上升,促进采食,增强机体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而且还可以刺激红细胞生成,增加碱贮,使瘤胃中纤毛虫增加:烟酸可提高夏季热应激奶牛的产奶量,而奶成分不受影响:维生素A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热应激。

2.2 中草药

选择一些具有清热解暑、凉血解毒等作用的中草药。兼有药物和营养的双重作用,可有效缓解热应激。将石膏、板蓝根、黄芩、苍术、白芍、黄芪、党参、淡竹叶、甘草等中草药按一定比例配制粉碎后添喂奶牛,可增加夏季奶牛的产奶量,改善精料/奶比率。在精料中各添加0.5%的甘草和板蓝根能够有效地提高奶牛的受胎率和产奶量。

2.3 其他抗应激的物质

补喂保护性脂肪(长链脂肪酸):异位酸包括异丁酸、异戊酸、甲基丙酸、戊酸4种化学物质混合的钙盐。其原理是用异位酸来喂瘤胃内的纤维分解菌,使其数量增加。提高菌体合成蛋白的效果,使氮沉积增加,并能提高中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在乳腺组织中抑制中、短链脂肪酸的合成。可使产奶量增加10%,饲料转化率提高17%。补喂糖蜜:一方面补充血糖和能量,另一方面又有润肺止咳、清凉败火之功效。因此夏季给奶牛补喂糖蜜能有效地减轻热应激。

3 加强饲养管理

3.1 加强牛舍的通风降温

牛舍的温度直接影响牛体的温度变化,可以采取各种措施降低牛舍温度。在牛舍顶及外壁喷涂石灰浆。增加其对阳光的反射能力,或者用干草铺盖舍顶,减弱舍顶的吸热能力。在不影响通风的条件下,可在运动场及牛舍周围种植树木,减少太阳辐射。加强通风,打开牛舍所有的门窗和通风口。在牛舍安装风扇,增加空气流通。在舍内温度过高时,可对牛舍交替进行喷雾和送风。中午时,用冷水刷拭牛体,以利于血液循环和牛体散热,有条件的可降低牛群的饲养密度。

3.2 保证充足的饮水

水是奶牛代谢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有助于调节体温。炎热的季节,奶牛的水分消耗较大,若饮水不足,奶牛就会出现食欲降低、消化减缓的现象,严重影响产奶量,并可使奶牛体内的黏膜干燥,降低奶牛抵抗疾病的能力。每日应保证供应充足、卫生的凉水,加快水分蒸发,加快散热。

3.3 增加饲喂次数

白天气温较高,奶牛食欲不佳,宜在夜间气温较低时加喂1次。在清晨和夜间饲喂时,奶牛的进食量会多一些,饲喂时间应相应的延长。

3.4 搞好疾病防治

炎热季节,奶牛的抵抗力下降,病原菌大量繁殖,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应及时彻底地清扫牛舍,及时清除舍内粪便,定期消毒;经常刷拭牛体,保持牛体干净;注意消灭蚊蝇,防止疫病的传播;定期修蹄,减少蹄病的发生。挤奶前用热毛巾擦洗,挤奶后及时药浴,减少疾病感染。分娩奶牛及时灌服红糖、麦麸和益母草,促进胎衣及时排出,对胎衣不下的奶牛及时灌服清宫液,并多次冲洗子宫,防止子宫炎症的发生。按时注射牛流行热疫苗,投放驱虫药物。

3.5 调整产犊时间

产犊季节宜安排在9-10月份,这样泌乳期可以在次年环境温度较好的春季度过,而炎热的7、8月份正好是干乳期,对产奶量的影响比较少。而且回避夏季产犊,能够有效的预防产后疾病。

4 加强耐热奶牛的选育

国内外研究表明,奶牛中也有耐热性较强的品种,采用欧洲良种公牛与本地母牛或瘤牛杂交,是提高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牛遗传进展的重要方法。海南省红岛种畜场利用荷兰黑白花牛和辛地红瘤牛与海南黄牛杂交,经过多年实践观察,杂种奶牛具有耐热、耐粗饲、抗病力强、泌乳量高且稳定等优良特性。大量资料表明,直肠温度、呼吸频率、血红蛋白、红细胞钾均可作为牛耐热性的生理生化指标。甲状腺素和皮质醇因与机体的代谢有关,可作为评定的参考指标。耐热奶牛品种的选育还需广大研究工作者的继续努力。

5 辅助繁殖技术的应用

因为热应激下奶牛的表现不明显,安静排卵比率增加,因此漏配率较其他季节大大提高。针对这种情况,建议使用辅助鉴定技术,例如直肠检测法、电测法、鉴定器测定法、激素测定法等,提高鉴定率,缩短奶牛产犊间隔。近年来,定时输精技术也已被证明可以提高夏季奶牛的受胎率,因为定时输精是用激素调控奶牛的卵泡发育及排卵,不用鉴定直接进行人工授精的技术。

上一篇:奶牛养殖管理措施 下一篇:湖北省奶业发展的现状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