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养殖管理措施

时间:2022-10-27 02:16:59

奶牛养殖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S823.91;S81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08)06-0019-02

近10年来,我国奶牛养殖发展迅速,至2006年达到高峰,奶牛存栏和奶产品总量已居世界前列。在关注奶牛养殖效益的同时,奶牛养殖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同样需要引起重视。有些奶牛场因环境法规不健全和资金短缺,出现粪便随地堆积,污水任意排放,严重污染了周围的环境,也直接影响了奶牛业自身的持续发展。要培养出“高产、多繁、健康、长寿”的优良品种奶牛,必须改善生态环境,保持奶牛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1、科学选址和合理化建设

奶牛场选址应满足地势高、地面平坦、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水顺畅和向阳背风等条件。为了可持续发展,奶牛场应建在远离城镇和工业区,周边地区不应有化工厂、采矿厂、造纸厂、皮革厂、肉品加工厂及畜牧场等污染源,同时还要远离噪声源,如飞机场、主要交通要道等。根据奶牛的饲养工艺要求,结合场址的地形、地势、交通运输条件,进行合理布局,整体设计。按功能规划,奶牛场一般分为生活区、管理区、生产区、生产辅助区、隔离区和粪尿处理区等,各区的分布要尽量合理,力求总体紧凑,便于饲养管理操作。要保证牛舍各部分结构合理,如屋顶、墙体、门窗等对采光、通风、防暑降温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并有利于牛舍日常清洁消毒。

2、搞好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工作

2.1防暑降温

我国饲养的奶牛多为中国荷斯坦牛,比较适合于温暖、干燥的生活条件,其产乳的最适温度为15℃左右。当环境温度达到或超过32℃时,其新陈代谢紊乱,产奶量、繁殖性能和免疫力下降,严重时可导致中暑,甚至死亡。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南方)夏季气温高,持续时间长,给奶牛场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消除或缓解高温对奶牛的不利影响,必须做好牛舍的防暑、降温工作。

牛舍采用半开放式,建在通风良好处,屋顶装排气孔,利用自然透风降温;选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建造顶棚,墙壁涂白,减少热量吸收;牛舍内安装电扇,促进空气流通,以降低牛舍和牛体温度;舍外运动场上搭设凉棚,减少太阳辐射热,有利于奶牛的运动和休息;必要时可采取喷淋与喷雾措施,但会增加牛舍的湿度,因此需和良好的通风设施配合应用:减少日粮粗纤维含量,提高蛋白质和净能,少喂干草,多喂富含碳水化合物和水分等适口性好的青绿饲料,以减少牛自身产热;夏季在混合精饲料中还可添加适量的抗热应激饲料添加剂,如脂肪酸钙、离子缓冲剂、有机铬、中草药、酵母培养物等,改善热应激反应;培育耐热奶牛品种,提高牛群的抗热应激能力。

2.2防寒保暖

虽然奶牛耐寒不耐热,但耐寒也是有限度的。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夜间气温多在-5~-30℃,并伴有大风的影响,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冻伤、冻坏。牛场采用的防寒保暖措施主要有:防止穿堂风和贼风,屋顶和墙壁加隔热层,勤换垫草,夜间门窗要关严,以增加牛舍温度:增加日粮粗纤维含量,提高能量,增加牛自身产热;适当加大奶牛饲养密度,依靠牛体散热相互取暖;降低牛舍湿度,防止水分蒸发降低体温。

3、有效控制牛场恶臭

恶臭是指动物排泄的有机物在一定的条件下经过慢性厌氧发酵而形成的不同气味的气体混合物。牛场散发的恶臭及有害气体成分很多,主要有氨、硫化氢、硫醇类、粪臭素等。为了减轻牛场排泄物及其气味的危害,近年来人们提出了“生态营养”这一全新概念,力求应用生态学原理,利用营养调控的方法消除和减少污染。本着污染少、成本低、饲料报酬高的原则,精心平衡日粮中的各种营养成分,最大限度地提高畜禽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利用,以减少因粪尿排泄造成的污染。在饲料中添加环保安、丝兰属植物提取液、酶制剂、沸石、活性碳、冻干酵母培养物、酸化剂等均具有良好的除臭效果。在饲料的加工工艺上也要合理,如膨化、制粒等,既可提高营养成分和消化率,同时在膨化和制粒的过程中还可抑制和破坏一些抗营养因子和有害、有毒物质。在垫料中添加以天然沸石,可选择性吸附一些有害气体和水分,达到除臭的目的。另外,还要注意牛舍的通风换气,及时改善牛舍内的空气质量。

4、粪污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奶牛的粪尿中富含氮磷钾和有机物,是一种可再利用的重要资源,处理得当可以变废为宝,减少和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在建场时要充分考虑其粪便排放、运转及处理的方法、设备,把排污配套设施,纳入总体规划。首先要及时清粪,牛床要便于冲洗,减少粪污散发水分和臭气。其次要合理处理粪尿,将其用作肥料、燃料、饲料等。牛的粪尿是一种很好的有机肥料,可直接喷洒于田间、入发酵池发酵或高温堆肥,目前常用后者,进行无害化处理,从而获得优质肥料。用牛粪生产沼气,既节能又清洁无污染,且发酵后的渣汁无毒无味,是很好的有机肥料。牛粪中残留一部分尚未完全被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将其用做饲料进行再循环是安全的和高效益的。目前,牛粪喂猪、喂鱼都已普遍应用。另外,利用奶牛粪便作培养基料,养殖蚯蚓、蜗牛、蝇蛆等,还可以培养食用菌(蘑菇),真正体现了“变废为宝”的价值。近年来,日本、美国、加拿大等许多国家先后建立不同规模的蚯蚓养殖场,利用牛粪养蚯蚓,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我国目前已广泛进行人工养殖试验和生产。同时,通过污水多级沉淀和固液分离,减少污水中有机物含量,并对牛场排放的污水进行必要的处理。

随着集约化奶牛场的发展,饲养由分散到集中,由小型到大型,对排泄物的利用也必须走立体生态之路。采取消融还原法、厌氧生物处理法、人工湿地处理等多种方法,无害化处理粪尿,净化环境,把种植业、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多次利用、多层增值的生态系统。

5、搞好环境绿化

绿化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减弱噪声,改善牛场的小气候,同时也能起到隔离作用。在盛夏,绿化的牛场起到良好的遮荫和降温作用。树干、树叶还能阻挡风沙的侵袭,起到过滤病原微生物作用,利于防病。另外,树木与植被对噪声具有吸收和反射的作用,可减弱噪声污染,并具有很好的防风隔离作用,可以防止火灾蔓延。因此,绿化设计是整个牛场设计的一部分,对绿化应进行统一规划和布局,以免牛场建成后不能满足需求时再进行绿化。

6、作好防虫、灭鼠工作

奶牛以及饲料、粪便、污水等易于孳生微生物、蚊蝇及牛虻等,这些昆虫是传播疾病的媒介,并影响生产,污染环境。因此,要搞好牛舍的卫生管理工作,可使用低毒高效的杀虫药剂和灭蝇灯,如溴氧菊酯,既可有效灭蝇,又对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无有害影响。在奶牛场,大量的鼠害不仅窃食饲料、破坏电路,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而且是众多疾病的传播者,危害甚大,因此,要加强灭鼠工作,清除鼠害。另外,对于其他兽害如野犬、猫等应防范其进入场内,以免传播疾病。

7、严格处理垃圾和病死牛

奶牛场生活垃圾的处理应遵照国家有关规定分类回收、集中处理、综合利用,不得自行随处掩埋或焚烧,以防造成环境污染。病牛尸体做无害化处理后焚烧深埋。

8、加强环境监控

控制和降低养殖污染已成为畜牧生产、环境保护及饲料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目前,我国已形成一整套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和制度,先后颁布了《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资源法》等。奶牛场应该以这些法律法规为准绳,建立科学的切实可行的环境管理体制,消除和减少污染,真正走上健康持续发展之路。

上一篇:一起犬弓形体病的诊疗报告 下一篇:缓解奶牛热应激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