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血液学检验》教学质量的几点做法

时间:2022-10-22 08:43:19

提高《血液学检验》教学质量的几点做法

摘 要: 《血液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授课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最终使学生牢固掌握骨髓细胞形态,达到培养目标。

关键词: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血液学检验” 教学质量

《血液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实践性较强,与临床联系密切,学生学习难度较大。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理论学习、显微镜下细胞形态的观察,掌握各种血液学检验项目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正常骨髓细胞及常见异常细胞形态,给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如何提高《血液学检验》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细胞形态识别能力?笔者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开展技能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为落实“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理念,进一步加强学生医学检验专业技能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更好地迎接临床实习和就业的挑战,第一次实验课时,笔者就和学生讲清楚本课程会开展技能比赛,技能比赛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各种血细胞形态的识别能力。比赛具体是在学习完骨髓细胞后,由课程组老师筛选出25个骨髓细胞样本,难度适宜。将学生分成25人一组,每台显微镜前站一位学生,按顺序轮转,每个细胞样本观察1分钟,并写出正确答案。成绩优异者予以奖励,设置的奖项包括一等奖1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6人,同时发放奖状。这张技能比赛奖状无疑能给同学们将来的就业奠定更好的基础。同学们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平时上课观察细胞形态时表现得更为积极主动,学习热情高涨。

二、建立骨髓细胞图片库,促进学生多方位学习

如何让学生对骨髓细胞形态产生学习兴趣,并在较短时间内识别更多的骨髓细胞一直是本课程组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为此,本课程组建立了一个拥有大量骨髓细胞图片的教学资源——骨髓细胞图片库,该图片库涵盖了正常各系统骨髓细胞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非造血细胞形态、常见血液病骨髓细胞形态的图片。该库的建成使学生可以在课前对细胞形态就有所了解,为课堂的实践奠定认识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参照图片库细胞形态来观察显微镜下细胞形态,使细胞识别更有针对性;在课堂总结时,教师可以调出图片库中的细胞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了解学生们掌握的程度,对学生不易掌握的细胞形态再重点回顾;把图片库建成后上传到校园网,学生在课后可以及时地通过网络平台复习细胞形态,从而更牢固地掌握各种细胞形态。

三、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改善教学效果

《血液学检验》的教学主要围绕着血细胞形态开展的,而血细胞形态即使在同种病例不同病人或同一病人不同涂片上观察到的形态也是不尽相同的。以往传统的授课方式主要是通过制作一些挂图来引导同学对血细胞形态的初步认识,但这种方式显然和千变万化的血细胞实际形态是相矛盾的,已经不能满足同学的学习需求。现代多媒体教学可把文字、图片、视频、声音融合在一起,把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直观,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和兴趣。另外,我院购置的数码互动系统使师生多向互动成为可能,应用互动教学,教师可以和学生通过发送图片进行交流,使师生交流高效、准确,教师也可以随时切换画面,指定学生回答问题,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应用互动教学,教师可让同学对所发现的典型细胞形态进行拍摄并共享,极大地激起学生之间相互赶超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开放实验室,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实验教学是高职高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及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理论与实验课时比达到1∶1,即便如此,学生仍然觉得实验课时过少,很难在课堂上把骨髓细胞形态牢固掌握。为了巩固学生对细胞形态的认识,本课程组利用课后时间开放实验室,这样学生就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对尚未完全掌握的细胞形态多看、多问,还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和同学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共同讨论。另外,老师指导学生在课前去图书馆借阅相关的血细胞图谱,对图谱上细胞的典型形态进行研读,从而真正掌握该细胞的主要特征。课外阅图谱读和开放实验室,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而且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发展和实践锻炼的空间。

五、模拟临床报告,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血液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每次实验课都要求学生书写实验报告。学习正常细胞形态时,报告内容主要是绘制各系各阶段正常骨髓细胞形态。通过画图,同学可以对细胞的理论描述及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形态得到进一步巩固,个别学生对形态掌握不牢固的情况也会及时暴露。老师通过详细批改、指正和课堂的回馈,可以帮助他们真正掌握该细胞的形态特点。在学习各种血液病时,我们要求学生通过对某种血液病骨髓片的观察,详细报告各系各阶段细胞的百分比例,模拟临床进行骨髓象特征的描述,并最终得出相应结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把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以及对异常细胞形态的识别能力与临床疾病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笔者在《血液学检验》教学过程中摸索出的一些经验和体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应该及时更新自我的知识内容和教育观念,不断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上一篇:把握音乐教学中的“契机” 下一篇:如何创新农村特色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