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教学中如何避免、纠正错别字

时间:2022-10-22 06:58:33

写字教学中如何避免、纠正错别字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必须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因此,完成课标要求,促进学生识字能力的发展,消除减少错别字现象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对如何避免、纠正错别字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注重课堂教学的写字训练

写字课是学生识字、写字、用字的重要途径。一般的写字识字过程是先让学生凭借拼音读出字音,接着通过词语理解字义,其次指导学生分析字形,最后掌握字形。这样,做到了音、形、义的结合。但是,由于汉字笔画比较繁多、结构复杂,加上学生年龄小、不善于分析,不知道如何下笔写。因此,上写字课时,教给学生写字方法和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及构字规律很重要。

在一年级第一册写字教材中,首先是让学生认识21种笔画:横、竖、点、撇、捺、横折、横折钩、提、竖弯、竖弯钩、竖折、竖钩、横撇、弯钩、撇折、撇点、横折弯钩、竖折折钩、卧钩、竖提、斜钩;学习7种笔顺: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外到内、先里头后封口、先左后右、先中间后两边;熟练掌握部分独体字,达到会认、会写、会讲、会用;认识常用部首。在第二册教材中,重点指导学生认识合体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按部件分析合体字,帮助学生认识形声字、会意字的内部和偏旁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后,就会迅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体训练方法是:

(一)以音义辨形,进行归类比较

汉字中同音字、形声字多,学生接触汉字后不易掌握。这些字大多形旁表义、声旁表音。要区别同音字、形近字就要训练学生学会音形义结合。

1.以音辨形。(1)用声母辨别字形。例如从“直”字声得的字有植、置、值、稚等,这些字声母都是zh;从“且”字声得的字有组、阻、租、祖、诅等,这些字声母是z。只要记住这两组字中的声母,就记住了字,也区别了它们。(2)用韵母辨字。例如瘦、艘、搜的韵母都是ou,而谀、萸等字的韵母都是u,记住了韵母就掌握了字音辨别了字形。

2.以义辨形。例如根据偏旁“礻”得的字有礼 福、祥等,这些字中有“礻”,在古代指“礼”;根据“衣”得的字有袜、裤、袄等,这些字与“衣”有关。这组字记住偏旁便记住了汉字。

3.部件比较。例如巳:奇异 领导 小巷 ;爪:爬行 抓紧;日:晴 暖 晒; 己:猜忌 纪念 起床;瓜:孤单 狐狸 ;目:睛 瞧 瞅。每组字通过比较,看哪些字带有相同部件,通过加深记忆,能较快掌握字词。

(二)训练学生掌握笔画规律,分解合体字

合体字包含会意字、形声字,而分解形声字就是把单个字拆开讲解。例如晒:泛指在阳光下晾东西,因此该字左“日”右“西”;鸣:鸟兽的叫声称“鸣”,叫声从口中发出,因此左“口”右“鸟。还有的字笔画长些、短些就会成为错字,字中撇该短、不出头,还是该长、出头,都是有规律的。左下方紧挨一竖或竖撇的,第一撇不出头,例如白、血、身、舟等;左下方不是挨一竖或竖撇的,第一撇出头,例如勺、匀、包、勿等。虽然汉字规律不是很多,只要对有规律的字进行恰当讲解,记忆效果就会很好。

(三)运用口诀、字谜等辨别字形

好多汉字看似字形简单,但由于字形相似等特点,学生不容易记忆。因而可以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及汉字构字规律,编一些生动恰当上口的字谣、字谜、口诀等帮助学生进行汉字记忆。例如:己ji 开已yi 半开巳si不开,通过一句口诀同时记住三个字;还有横戌xu戍shu 点戊wu中空,十字相叉就念戎rong 。还可以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去比较识记,如学生常把“暖”字的偏旁写成“目”旁,教师可用歌诀教导:“暖暖暖,太阳晒了才温暖;它与日出日落有关系,但与眼目无关系。”同时针对学生的感知特点,突出容易忽视的成分,注意正误对比,加深印象。

二、多种练习,辅助训练

仅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训练,尚不能使学生达到正确使用和掌握汉字,必须辅助各种形式练习,效果会更好。

(一)根据偏旁写字

例如写出带有“礻、衣”“水 、水的变形”“走之和建字旁”的字,让学生分清偏旁,在记忆中寻找这些字然后完成练习,鼓励学生写得越多越好。

(二)选字填空

例如:我们要( )雷锋学习,( )他那样艰苦朴素地生活。

选“向、像、象”

小宝头( )滑冰帽,胸( )红领巾,( )表我们班去领奖。

选“带、戴、代”

还可以进行句子选填“辩、辨、瓣”,“圆、园”“壮、状”等字。学生在练习时,只有正确区别了字形、字义,才能选择正确汉字。

(三)在阅读课、习作课中进行训练

阅读教学除了帮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写作方法之外,还注意在阅读中帮助学生识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汉字,找出文中出现的同音字、形近字等训练学生识记汉字。

(四)出现错字及时纠正

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不要只检查学生的作业是否按要求写完,还要检查是否有错别字,及时指出并让学生改正。带有全班性的,要面向全班学生更改,个别现象的就个别更改。面对改正一次还不能记住的,教师就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千万不能使学生养成写错字的习惯。

除了上述方法外,教师还要经常教育学生识字、写字的重要意义,自觉地下功夫练习,打好识字、写字的基础,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上一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导学案(第一课时) 下一篇:《What colour is it ?》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