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卖“出国装备”,白领女孩圆了梦

时间:2022-10-22 06:33:17

智卖“出国装备”,白领女孩圆了梦

据外交部统计,2006年我国公民出境人数高达3200万人次,位居亚洲第一。你想到了吗,在这个队伍庞大的出国人群身上,也隐藏着惊人的商机。一位京漂女孩慧眼识财路,在北京开起了首家“出国用品专卖店”,两年多的智慧经营,居然猎获上百万财富和多家分店。

出国遇尴尬,使馆区开创独家生意

今年25 岁的陈思涵是一位头脑灵活的郑州女孩,2003年从北京邮电大学毕业后,她成了海淀区一家国际贸易公司的白领丽人。因工作需要,陈思涵经常要去国外为公司处理进出口业务。但由于缺乏经验,第一次出国所经历的一连串烦恼,让女孩永生难忘。

在纽约下飞机住进酒店后,她想给家人打电话报个平安,结果却发现手机没电了。更可气的是,随身携带着充电器也没用,因为中国的电压是220V,而美国是110V !此外,因美国航空公司对行李箱的规格要求与我国不同,转乘飞机去芝加哥时,陈思涵又为她那只大皮箱交了一笔罚金!在芝加哥住了两天后,小陈才发现出国时该带的东西没带,不该带的倒带了一大堆,无奈之下她只得在异国他乡四处打听着,费尽周折地采购笔记本电脑连接线、当地的手机卡、吹风机、针线包等诸多生活必需品。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在美国的售价却高得惊人,陈思涵又为此增加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额外开支。

本是怀着无限憧憬去国外出差的,不料梦想中的“浪漫之旅”竟会变得如此糟糕透顶,接二连三的“打击”搞得陈思涵郁闷异常。而究其原由,都是因为她出行前没有准备好“装备”造成的。后来再去国外出差时,小陈提前几天就开始准备出国需要的物品了,从旅行箱到日常用具,从电源插座到电池充电器,以及内衣内裤、洗涤用品、常用药物等,用得上的东西都要一件件筹备。她知道,在家里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东西,到了异国说不定就得“众里寻她千百度”。但如此一来,准备出国用品又成了工作中耗费心力最大的一项工程,因为以上种种物品要分别去多家商场、超市、药店才能购齐。

后来陈思涵把这个烦恼讲给一位北京女友听,不料,对方也深有同感地说,她去法国留学时也曾为此发动全家老小,搜了整整5 天才凑齐那些种类繁多的出国用品。“如果有人开个‘出国用品超市’什么的就好了,省得出境的人再为准备物品而四处奔走。”女友的这句话令陈思涵产生一个大胆想法――不做白领丽人,开个“出国店”当老板去!

2005 年初,陈思涵毅然辞去了贸易公司的工作,在临近北京第二使馆区的一条街上盘下了50 多平米的店面。

巧打“贴心”牌,出国用品店火爆京城

店面装修一新后,接下来就是联系货源了。陈思涵一方面频频光顾各大电子城、小商品批发市场,根据顾客们海外生活的需要,精心挑选出一部分品牌货,另一方面,她还千里迢迢地赶到外省去参加“广交会”、“兰交会”、“义乌小商品展览会”等,并凭借一双慧眼从中淘到不少新颖、时尚的出国用品。比如,陈思涵针对各个国家电源插座的不同,为出国的朋友们推出了英标、美标、欧标等不同制式的电饭煲及电器用品,让大家省了不少心。另外还有伸缩式行李车、伸缩式电话线网线,折叠式衣架、压缩毛巾、一次性内衣以及各类轻便实用的物品等。

步入“出国用品专卖店”,你不仅可以体验到一站式购物的便捷和快乐,美女老板还是位热心人,她会利用自己丰富的出国经验,告诉初出国门的你该带什么,去不同的国家准备用品时有什么异同之处等等。陈思涵经营的独特商品和贴心服务,迅速赢得了众多顾客的青睐。

一对母女来到“出国用品专卖店”,让陈思涵为她们列出一份到加拿大留学的必备物品清单。列好之后,她们对其中电话卡一项颇为不解:“打电话不是在国外更便宜吗?”

陈思涵笑着说:“很多在国外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都会这样告诉即将走出国门的人,说国外电话卡很便宜。但这要建立在有一定海外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你们想想,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很难像在国内一样熟练地找到购买电话卡的地方的,在有些国家如果没有临时的身份证明更是不允许购买这类商品。而这时,出国的人最急于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就是打电话回家报平安。所以,带一张所去国家的电话卡出国,反而是更实际的。”

母女俩听后频频点头,对小陈推荐的实用商品照单全收。第一单生意,就让陈思涵有了1800 多元的营业额。

一次,一对小情侣步入“出国用品专卖店”,为他们的异国“蜜月之旅”选购装备。陈思涵首先为顾客推荐的是“旅游三宝”:充气小靠枕、眼罩和小耳塞。她一一解说道,这种充气小靠枕平时不占空间,需要的时候只需用力一吹就可以使用了,脖子靠着它在飞机上或旅行车上看电视、听音乐感觉很享受哦!眼罩是让你们能在飞机上或旅途中,遮蔽亮光安心休息的好用具。第三个是小耳塞,东西虽小但用处可大了,飞机起飞降落都会产生巨大的噪声,大气压强也有较大幅度的改变,这时机上的人首先就会感到,耳朵有压力感,较严重的还会觉得耳根涨痛、非常不适。但是有了“旅游三宝”中的小耳塞,在起飞降落时只要一塞,就可以减轻或消除这种由于大气压强改变和噪声所导致的不适了。

随着购物者的口口相传,光顾“出国用品店”的人越来越多,在留学高峰期,陈思涵的营业额更是高得惊人。开店5 个月,她就顺利赚回了当初投入的10 万元资金。

含笑迎挑战 ,小财女圆了富姐梦

2006 年初,陈思涵采纳一些热心网友的建议,开通了她的销售网站,并招聘了几名员工专门负责为北京市内的网上顾客送货。至于京城以外的网友,只需轻点鼠标“逛”进陈思涵的购物网,把自己喜欢的商品一件件放入“网络购物车”,然后汇款给小陈,几天后便能收到她从北京邮寄来的出国用品。这一举措所带来的巨大收获,简直令陈思涵大吃一惊,开通电子商务的第一个月,她的总营业额竟然翻了2倍多!

然而好景不长,看到陈思涵的独门生意越做越火,一些人开始纷纷模仿她。到了2006 年3 月,京城内已经出现六七家颇具规模的“出国用品专卖店”。为了抢生意,有的同行甚至也学着陈思涵去各大出国网站发广告帖,甚至就发在小陈的帖子后面,末了还加上一句:“朋友们,本店开业大酬宾,所售商品一律打8 折,比上面那家出国用品店实惠多了!”陈思涵眼看着原本属于自己的生意被同行抢走,致使她的小店人气锐减,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她转念一想又释然了,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要想在激烈的同行“争斗”中立于不败之地,她就得不断创新!

这时小陈手里已经有了20 万元积蓄,她首先想到用这些钱去丰富货品种类,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在贸易公司同事的热心帮助下,陈思涵很快就从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地订购到一批既新鲜有趣,又非常适合出国华人使用的商品。另外,她还委托北京的几家小型企业,为自己加工了一批诸如转换插头、一次性内裤、一次性马桶坐垫之类的小商品。虽花钱不多,却因为这些产品贴上了“思涵出国”的商标,并印有她专卖店的地址和电话,使得小陈的出国用品店名声大噪,并给人以“做得比较专业”的印象。渐渐地,陈思涵网上网下的生意又都红火起来。

2006 年6 月,4 年一届的世界杯即将开幕,它更为出国用品店带来了无限商机,到陈思涵店里购物的人陡然间多了好几倍!为了方便去德国现场看球的广大球迷顾客,陈思涵特别推出了“世界杯装备套餐”,结果大受欢迎。其中几支热门球队所属国家的国旗,更是被抢购一空。

7 月的一天,陈思涵在顾客留言簿上看到了一条建议:“你店里卖的东西没得说,但人初到一个陌生国家,需要的不仅仅是实用的生活用品,还有在该国驻留期间的一些生活提示。”

陈思涵立即联系到留言的王先生,并在电话里进行了详细了解。而后,她又旁敲侧击地询问了多位前来购物的顾客,从他们口中进一步得知:大家初到异国,很想了解当地在习俗、旅游、礼仪、购物等方面值得注意的一些事项。

小陈把顾客的需求当作经营风向标,设想到:谁都想有一个愉快的海外旅程,而要保证这一点,仅仅在出国用品上下工夫是不够的。那么,我何不招募两位有着丰富海外生活经验的人充当“出国顾问”呢?

7月底,陈思涵抱着宁缺毋滥的态度发出招募“出国顾问”的信息。经过层层考核,最终聘用了两位具有多年出境及相关行业从业经验的人士。“出国顾问帮你解忧”这项服务推出后,不仅大大提升了小陈专卖店的美誉度,还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促销作用,前来咨询、购物的顾客络绎不绝。截止到2007年3月,陈思涵已在北京、天津、郑州三地拥有5家出国用品专卖店,当初投入的10万元资金,也在女孩的智慧经营下变成了110多万元总资产。接下来,她还准备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把“出国装备”卖遍全中国。

上一篇:职业技术院校推行“技能制”的必要性 下一篇:2007创业成功应遵循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