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视野下的高校师生文化传递新路向

时间:2022-10-22 05:07:37

网络时代视野下的高校师生文化传递新路向

[摘要]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高校教育教学方式正面临来自文化传递方式的巨大冲击。作为高校学生的子代基于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领域的应用优势,在网络世界中成为信息的“富者”,具有向父代进行文化传递的话语权,传统“师道尊严,,的高校师生关系面临网络时代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正确认识网络背景下高校师生关系“互喻”现状,让终身教育的理念贯穿于每个个体整个生命过程,把师生关系从过去的“对抗”中解放出来,转到“对话”的轨道上来,是为当下高校师生关系发展新路向。

[关键词]网络时代;互喻;文化传递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1-025-03

从广义来讲,人类“文化”可以理解为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一切生活方式的总和。就“文化”本身而言,它是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的有机集合体,对“文化”的理解可以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是把文化作为动词来理解,如“以文教化”;第二类是把文化理解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总和,强调文化的“人为性”;第三类是把文化理解为社会某一种具体的活动或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美国人类学家M・米德将纷呈于当今世界的代与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主要归结于文化传递方面的差异。从文化传递的角度,将人类社会由古及今的文化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前喻文化(Pre-figuratire culture)、并喻文化(co-figurative culture)和后喻文化(post-figurativeculture)。“前喻文化,是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而后喻文化则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我国传统的师生关系模式总体来讲是一种代际间的对抗关系,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高等教育系统传统“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正面临网络时代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当然,“后喻文化”具有“矫枉过正”的倾向,对传统前喻型师生关系进行继承与扬弃,同代、代际间进行文化交流与融合是信息时代背景下师生关系发展新路向。

一 师生文化传递的发展脉络

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分别代表着父代与子代,师与生的交往活动是师生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文化传递过程,这是师生在教育过程中基本的存在方式,在师生文化传递过程中,存在师生间的传递和生生间的传递两种过程方式。这里所说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指个体与个体的关系,还指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以及群体与群体的关系,它不是一种单向的流动,而是一个动态的促进关系网,教师与学生就是网上的结。师生代际间的知识文化传递,经历了多次更迭。第一次是文化传递内容从经验走向科学。《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礼记・王制》:“耆老皆朝于庠”,朱熹注:“庠以养老为义,校以教民为义,序以习射为义,皆乡学也”,中国古代“庠序”既是养老场所,又是教育场所,父代在这里将生活知识经验传递给下一代,子代在“庠序”中学习父代生活知识经验。随着个体对知识经验需求的进一步增长和社会意志的教化需求,必然要求实现由知识文化的经验传递向科学传递的转化,实现教育过程科学化、人类知识文化本身及其传递方式的科学化。即父代遵循教育规律、知识文化传递规律,以科学理性为指导,充分运用人类文化发展的新成果,克服文化在个体认识上的主观性、盲目性,使知识文化传递过程符合科学原理和客观规律,教育过程呈现出理性化、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和效益化的基本特点。如果说知识文化传递从经验到科学的一次重大飞跃是科学“理”的加入,那么,第二次从文化的传递方式上看,由内容上的传递科学和技术传递再上升,进入人的“理”,即人的情感领域,通过对个体的心理调节,影响个体心理和行为,传递知识文化信息。在人的“理”中,除了个体的身体发展基本规律以外,个体人还有各自心理需要,于是除了科学的理性知识传递外,还有个体心理(如认识、情感、意志等)“非理性”的介入,个体心理是环境塑造的结果,携带着丰富的环境信息,也能自动调节人类行为,师生关系领域内这种对于“非理性”的认识和关注,可以看成人类知识文化传递方式的第二次飞跃。

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广泛使用,使人类知识文化传递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第三次飞跃,即知识文化传递主体存在方式出现了由“单个的人”到“社会人”转向。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子代成为信息的富者,具有了知识文化反哺的话语权,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生获取知识经验的手段更加多样,与人交往过程更加富于随意性,知识信息的取得表现出更直接、更快速,教师与学生作为高校系统知识文化传递主体,其文化传递内容更加丰富,传递方式更加多样,传递主体间比以往更多需要相互学习借鉴、相互促进、谋求共同发展,主体间通过反复地交互交往,不断明确自己、确定对方,“在主体间的这种相互观照中,既确定了对于自身而言的自我存在,同时也确定了他人的自我存在。”在前喻、并喻、后喻共存并相关交织的文化生活世界里,文化影响主体人的生活世界,同样,人际交流也改变着彼此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既是这些互相交流的基础,又是这些互相影响的结果”。

二 “互喻”:网络时代文化传递基本特质

在前喻社会中,社会文化传承主要是自上而下传递,父代与子代进行文化传递主要是父代传授给子代的顺向传递,在教育领域中,师生关系因知识富有量的不均衡决定了双方在教育话语上的不平等。网络时代,同样作为子代,大学生与中小学生相比,由于其知识经验的积累、所需知识的复杂性和知识获得方式的多样性,使得其更易富有一定知识量。随着社会文化传递方式的转变,作为子代的大学生群体凭借着信息与知识上的优势,易取得对父代教师进行“反哺”的话语权和实施权,父代的话语传统与专业权威正在日益崩塌。昔日的教育者在某些方面沦为了受教者,而昔日的受教者在某领域一跃而成了教育者,子代对父代的“反哺教育”应运而生。当然,一味强调这种教育上的“反哺”具有“矫枉过正”的倾向,全面和真实体现网络时代教育基本存在状态的,应当是“互喻教育”。

互喻教育是在基于互喻文化理念之上发展而来的。互喻教育的涵义在广义上可表述为:父代与子代相互传递各自认同的规范和价值体系,相互有效引导和控制对方的社会行为,并在一定范围内的更高层次上实现社会认同。狭义的“互喻教育”则限于教育系统内师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在互喻教育的世界里,基于学生“信息富有者”、“权威信息拥有者”和“信息技术占有者”的话语地位,使教育系统中的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成为一种可能和自觉,甚至是一种必然的常态,教师、学生之间在交往中形成了“互喻”的人际关系现象。当代社会互喻文化现象赖以出现的基石是当代信息

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到来,与之相应的,在教育系统内部一种新的新的师生关系现象正在悄然酝酿:师生互为主体关系、师生的交互关系及师生相互促进关系。互喻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实现父代与子代对社会的认同感,实现社会更替发展的同时,强调青年通过对价值规范的选择、创造、更新来推动社会变革,促进文化模式的更新,进入更高级的社会文明,从而在实现“青年社会化”的同时,实现“社会的青年化”。“对话行动只存在于主体间”,父代与子代之间应通过“互喻教育”的方式,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相互交流、沟通、学习,对话、理解和积极的认同。

三 网络时代带来的高校师生文化传递新路向

1 从师生“单向度传递”到“我们”关系的确立

高校教师与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形成的文化关系生成于学校教育系统内部这一具体活动体系之中,师生关系的凝结承载着人类丰富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其作为“人”与“人”交往的“主体性”,贯穿于师生关系的始终。

在网络时代视野下,“师生对话”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中,“对话方式”是师生交流的主流方式。当今的网络社会中,包括学生在内的师生知识文化传递主体都应更加关注对方“个性”的发展,促进彼此个性的释放。在师生对话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是一种“我――你”的关系,是一种“我们”的存在,“我们”之间在社会关系上是平等的,是既往“单向霸权”的一种消解。这种平等是一种相互的“自我实现”,“我”因实现“我”而接近了你,在实现“我”的过程中,我促进了“你”,也就是说,―个人是通过“你”而成为“我”的。在师生交往过程,对话双方始终处于平等、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师生彼此相互尊重对方,认识到对方的存在,“只要教师不认识到学生的需要和他们一样重要,就不可能真诚的对话”,在对话过程中,教师能“思学生所思”,学生能“想教师所想”,“我们”双方各自向对方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与沟通,在相互知识文化传递过程中促进双方的发展。

2 从师生“彼此戒备”到具体情境中的师生“相遇”

马丁・布伯用“我-你”关系与“我-它”关系来概括人对待自己和他人的态度。“我一它”的存在形式是人存在的形式,“我-它”的关系是人存在的基本关系,“人无‘它’不可生存,但仅靠‘它’而生存者不复为人”。人不仅存在“它”之世界中,人同时也存在于“你”的世界之中。当“我”与“你”作为行为主体相遇时,“我”不再是“物”的主体,“我”基于满足我的价值需要而与你建立关系,“我”是以“我”的存在整体来接近“你”的。

在成人世界里,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戒备心理,这种心理阻碍了人与人之间深层次的交往,所以人们拥有的大多是一般性的朋友。而在一些特殊的情境里,人们会突破自己的心理防线,渴望与人交往,渴望别人来理解自己、帮助自己,容易和别人进行推心置腹的交谈,学生也是如此。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维,对事物有自己的理解,“应把他视作伙伴而与之相遇”。要想让学生们信任老师,教师和学生之间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对话,这些对话活动也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特殊的情境可促进双方的交往。在具体的情境中师生进行知识传递、互动反思与对话,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彼此之间都得到发展。情境对人的影响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在对话性教育管理中我们选择的是积极的交往情境。

3 从师生“时事交往”到师生对话过程的“持续”

高校师生人际关系是构成师生关系的必要条件,师生人际环境是师生人际关系的表现形式,师生人际环境是由各种人际关系构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可以营造出良好的人际环境。持续的、积极的人际群体环境对群体中的个体产生无形的凝聚力量。个体在一种人际环境中持续、长期地得到群体文化的认同,能够促进个体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使自己融入其中。

对抗性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是时事性,即教师向学生陈述完自己的观点后,单向的对话行为也就结束了。而在对话教育管理过程中则截然不同,它是师生或生生之间长时间的交往行为。对话性教育管理过程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形成对话技能、养成良好对话品质,促进自我的发展。自我生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对话教育并不是一次或两次就行的,它是一种双方持续性的交往行为,许多教师的现实表现显得差强人意“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很难对自己的学生有足够的欣赏与宽容,他们甚至不能做到俯身与学生平等地交谈或沟通,因为他还保持着老师作用于他的那种惯性,他无法打破自己昼的习惯……”,只有在持续性的平等交往中,教师的人格魅力才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学生才会信任教师,它可是师生真正平等交往的第一步。否则,一次对话交往中就算教师的态度很民主,很诚恳,学生也只是认为教师偶尔蹲下身子看他,师者还是高高在上的师。

4 从师生的简单交流到对话内容的“提升”

“对话”是师生交往融洽的表现形式,是让学生参与到教育教学过程,并发挥其主体的、有效的师生互动形态,是能够吸引学生溶入教育教学过程的愉快的学习方式。但那些流于形式的、毫无价值内涵的“谈话”是不可能在师生交往过程中形成有效“对话”的。通过开展具有“提升性”的对话,来引导学生走向教材,走向生活,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从“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到“有话敢说”再到“有话会说”,师生在具有“提升性”的、“相互促进”的“对话”中传递知识、净化心灵,从而让教育过程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在互促性对话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有着平等的、充满爱心的双向交流关系,教师是学生式的教师,学生是教师式的学生,师生相互请教,双方互为学生和先生,师与生之间进行的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是对过去既有知识和文化系统的再认识,“教学是有知识有经验的人与获得这些知识和经验的人之间的交往”,在交往中,教师的作用并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建立。教师从外在于学生情景转向情景并存,教师是内在于情景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在这种关系中,学生作为一个独立个体,一个有人格尊严的人,必会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共同合作、彼此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感到人格的自主和尊严,获得成就感和价值体验。在一次次的对话中,师生双方都养成良好的对话品质:善于倾听、积极表达、感悟新理。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概论[M1,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63―180

[2][美]玛格丽特・米德,周晓虹等译,文化与承诺[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7

[3]郭湛,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3):33

[4]张庆熊,自我、主体际性与文化交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5][美]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等译,被压迫的教育学[MI,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0

[6][加]克里夫・贝克著,詹万生译,人的价值世界[M],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7:240

[7][德]马丁・布贝尔著,陈维纲译,我与你[MI,北京:三联书店,1986:158-159

[8]黄正元,教师考核“GDP”与师生冲突的反思[J],教学与管理2009,(9)

[9]佩荣,季亚琴,论教学的本质(上)[J]外国教育资料,1993,(5):9

上一篇:《中国教育技术标准》编写工作讨论会在国家会... 下一篇:论教育技术研究者的理论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