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能力本位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时间:2022-10-22 04:34:32

高职能力本位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摘要: 高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必须以能力为本位构建适合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模式。我院通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出三层次四环节的实践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Abstract: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o train highly skilled application personnel of production line, therefore, we must take competency as basis to build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suiting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rough long-term research and practice, the model of practice teaching of three-level and four links is explored in Shaoya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which gets better teaching effect.

关键词: 能力本位;三层次四环节;实践教学模式

Key words: competence-based;three-level and four links;model of practic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0-0248-02

0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有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实践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化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因而,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能力为本位构建新型的实践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发展迫在眉睫的任务。

1 以能力为本位的三层次四环节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为了更好地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针对我院生源现状,积极对技能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构成特点进行了研究,以能力为本位,形成了通过单元实训、课程实训、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四个环节培养学生专业基础技能、专业通用技能和岗位方向技能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即三层次四环节的实践教学模式。

1.1 高职教育各专业学生所需掌握的职业技能按层次结构可分为呈递阶型的专业基础技能、专业通用技能和岗位方向技能,每一层次的技能在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具有特定的作用。

专业基础技能:即社会适应技能,让学生在学会做事之前,首先学会做人。通过人文课程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协调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外语阅读能力,信息技术能力,自我约束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开拓创新精神和遵纪守法意识;教育学生建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精神。以第1、2学期培养为主,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贯穿培养过程的始终,从而使学生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及健康的心态,强健的体魄,高尚的情操,文雅的举止。

专业通用技能:即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所要求掌握的通用技能。让学生掌握宽口径的扎实的专业通用技能,一是为学生掌握职业岗位的方向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为学生工作后学习新技术,掌握新工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三是为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开展技术创新和解决工作中面临的技术难题奠定良好的基础,通晓专业所需各种技能和具有宽广的专业知识是开展技术创新和解决工作中的技术难题的必备条件;四是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大国,就业的竞争十分激烈,工作者时刻面临转岗的压力,掌握了专业通用技能,就能为转岗打下好的基础,增强就业竞争力。专业通用技能主要通过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培养,以第2、3、4学期培养为主,同时也贯穿于所有实训、实习、技能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中。

岗位方向技能:指能胜任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所必须的综合经验技术和动作技能以及理论技术和创新技能。一是增强学生对职业岗位的快速适应性,实现零距离上岗;二是可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是增强学生应用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岗位方向课程在第5、6学期完成,主要通过专业方向课和选修课教学和岗位技能综合实训、典型工作任务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完成。

1.2 各专业所需职业技能按教育教学规律,可通过单元实训、课程实训、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四个阶段来实现。

单元实训是指学生在学习完某一操作技能(单一技能)的理论知识后所进行的实践操作训练。这一实训过程是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通过实训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该操作技能的工作原理并掌握操作要领,从而可以更好更快掌握该操作技能。如学习模拟电子技术的放大电路这一单元后,我们安排学生设计一个满足某一特定要求的放大电路并进行安装、调试和测定。这样既加深学生对放大电路原理的理解,初步掌握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同时还使学生基本学会电路安装、调试和测试的技能。

课程实训是指针对学完某一课程后对该课程所包含的一系列操作技能所进行的组合实践训练和涉及该课程多个知识点的复杂操作技能进行实训,即专项技能实训,进一步巩固该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和操作技能,深化对学会的技能和所需理论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认识,使学生基本掌握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技能。如在完成“机械设计”课程的学习后,通过设计减速箱,了解机械设计的一般过程,掌握链传动、带传动、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进一步了解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

上一篇:对产品样本容量的确定及模拟抽样的方法探讨 下一篇:《电气控制与PLC技术》项目化课程的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