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倒伏的发生与防控措施

时间:2022-10-22 04:10:17

水稻倒伏的发生与防控措施

水稻倒伏不仅降低产量而且降低稻米品质,并给收割带来困难,增加收割成本。分析造成水稻倒伏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提高水稻单产,促进农民增收增效,意义十分重大。

一、Y状

在水稻栽培过程中,经常发生不同程度的倒伏,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基部倒伏,二是折秆倒伏,前者是水稻倒伏的主要现象。

一、水稻倒伏因素

1、品种不良

不同水稻品种,抗倒伏能力不同,而抗倒性差是诱发倒伏的首要因素,种植抗倒伏品种是防止水稻倒伏的关键。植株徒长、节间过长、叶片弯曲、耐肥性差的品种,较易出现倒伏现象。

2、秧苗素质差

秧苗素质差的田块较壮秧的易倒伏。水育秧的较旱育秧的倒伏现象轻,因为水育秧秧苗素质好,根系发达,返青快,发根力强,抗风抗倒。

3、栽植密度过大

移栽密度过大、每穴中秧苗株数过多,群体发育过快、封行早、个体发育不足,植株生长细弱瘦小,单株生产能力下降;密度过大也严重影响水稻的通风透光性,造成根系生长不良,植株生长细弱,基部节间增长,容易招致倒伏。

4、耕层浅、插秧浅

稻田耕作层过浅,水稻扎根不深,根系不发达,对植株地上部分的支持力弱,易造成大面积倒伏。

5、水分管理不当

水稻长期处于淹水状态下,株高增加,各器官生长柔软肥大,基部茎节伸长,抗倒性能下降。另外,长期淹水状态下,土壤通气不良,养分释放缓慢,各种有害气体和有毒物质含量增加,不利于根系发育,根系的支撑能力减弱,增加了水稻倒伏的概率。

6、病虫害的影响

水稻病虫害严重发生也是水稻倒伏的重要原因。常见的有稻纹枯病、稻节瘟、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等,这些病虫害均破坏水稻的茎秆组织,若防治不及时,易造成倒伏。

7、自然因素

水稻生育后期,尤其是成熟期若遇到恶劣天气,如大风大雨天极易使水稻大面积倒伏。

二、防救措施

1、预防措施

(1)选择杭倒伏水稻品种,调整水稻品种结构,扬长避短,减灾避灾。目前,应选择株高适当、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叶片上挺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增强抗倒伏能力、株型紧凑、穗大粒多、根系深扎的适合赤壁市的种植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一是合理施肥。不要偏施氮肥,在稻秆还田的基础上,适当多施有机肥,重点施用农家肥、饼肥等底肥。氮、磷、钾应合理配合施用,并补充微量元素,特别是硅肥。施用硅肥能使杂交水稻植株挺拔、茎秆坚硬、茎基部粗壮,控制基部节间伸长,有明显的抗病虫和抗倒伏作用。同时,水稻各生育期还要增施速效钾肥,其中孕穗期重施,效果最好。钾能促进杂交水稻茎秆细肥壁内纤维素累积,有利于提高杂交水稻茎秆抗折强度,从而增强抗倒伏的能力。倒伏较早的水稻,应采取肥药混喷的措施,可以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50克,加5%高效氯氰菊酯50毫升;或用绿风95防病营养调节剂100毫升,加10%蚜虱净(吡虫啉)20克;或选用多效活力素(惠满丰)100克,加12.5%吡虫啉10克,进行喷施补救。在施用上述肥药时,均需加水50~75公斤,配制成稀液进行喷雾。如果在肥药的混合液中,再加入15%苏滨45克,则还能兼治稻曲病、纹枯病等。二是科学灌水。要根据杂交早稻各生长发育期对水分需求的不同,实行浅水插秧,寸水分蘖,分蘖末期晒田,做到“浅浅露晒湿”的灌水方法。在保证水分需求的前提下,也要使土壤内有足够的氧气含量,促使根系生长强大。三是控制栽植密度。合理的栽植密度可使水稻通风透光良好,个体发育健壮,保证地下有足够的营养面积,地上有一定的空间,利于通风透光,抗倒伏能力增强。

(3)综合防治病虫害。根据植保部门的病虫情报,及时进行防治病虫害,重点防治稻飞虱、纹枯病等。纹枯病可在水稻分蘖末期发病率达5%~10%时,用5%井冈霉素1.5L/hm2对水450~675kg/hm2茎叶喷雾。防治稻飞虱,可用稻虱净农药防治。

(4)合理化学调控。化学调控是防止杂交水稻倒伏的措施之一,效果显著。生产实践表明,在秧苗一叶一心期和移栽水稻拔节前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8kg/hm2,对水900kg/hm2喷施,可控制水稻节间伸长,有效降低植株高度,促进茎秆和根系健壮生长,从而显著提高杂交水稻抗倒伏能力。直播杂交水稻可以在一叶一针期施用1次多效唑进行调控。

(5)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在早造台风雨季节到来时,应抢在台风雨来临前加快机,收做到人停机不停,加快机收进度,确保早稻不受台风雨吹倒影响产量和稻米品质。

2、补救措施

杂交水稻倒伏后,要及时清沟排水轻晒田,杂交水稻成熟期倒伏,必须抓紧时间抢收,减少损失。杂交水稻成熟前期倒伏,可几株捆扎在一起扶直,促其成熟,并适时收割,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作者单位:150300 哈尔滨市阿城区行政执法大队)

上一篇:果树栽培特点与果树管理措施分析 下一篇: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