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及李约瑟难题浅析

时间:2022-10-22 04:07:37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及李约瑟难题浅析

摘要:中国的文明历史相当漫长,科技、人文等各方面的成就不容忽视的,在世界科技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近代中国,科技一再衰落,直到清末时期,几乎就没有什么科技成就出现,最先发现这一问题的是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李约瑟难题的原因一直受人关注。

关键词:科技;中国古代;李约瑟难题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和科技成就,在世界科技史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当世界上的其他三个文明古国都在短暂的文明期后灭亡时,中国仍然长盛不衰。

首先,在天文学方面。《诗经》中记载了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的日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东汉末年,第一台浑象仪由张衡制成,张衡同时还提出了浑天说的观点。汉代制定了我国第一部有确切年代的成文历法――《太初历》。元朝科学家郭守敬编制的《授时历》,测定一年为365,2425天,与我们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是比现行公历确立早约300年。

其次,在医学方面。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总结出的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所沿用。战国问世、西汉编订的《黄帝内经》奠定了我国医学的理论基础。西汉的《神农本草经》对药物第一次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分类总结。唐朝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著有《千金方》,总结了历代的医学成果,在我国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再次,地理学和农学方面。东汉科学家张衡制造出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农具制造在战国已出现,并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像赵过的铁脚耧车、杜诗的水排、竖炉冶炼法等等都是突出的成果。牛耕的推广与代田法耕作制度的创新,则在当时条件下起到解放生产力的重要推动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部综合性的农业著作――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此外,手工技术方面。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制造植物纤维纸,后人称“蔡侯纸”。后来造纸术还传到了朝鲜、越南和日本,后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隋唐时发明雕版印刷术,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北宋毕异发明活字印刷术东传入朝鲜、日本,向西传入欧洲。战国时期人们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司南”。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最后,数学方面。《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时期,此书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涉及到现代初等数学的大部分内容。南朝祖冲之利用和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首次将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领先世界近1000年。他还写了数学专著《缀术》,后来传到日本、朝鲜。

尽管我国古代科技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但是近代中国科技的衰落也是不争的事实。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形成了李约瑟难题。我在前人的基础上说一下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总体来看,我国的古代文明主要是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所形成的科技特点就是经验性、描述性、实用性。其中,实用性是最大的特点,所以“工匠文明”也就此成为了我国古代科技文明的鲜明特色,这也就表明了我国古代科技文明在理论创造上的不足。

再者说,我国古代是一个人文思想为主导的国家,自春秋战国以来,儒家学派不断发展,直到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更是成为中国的主流思想。儒学最大的缺陷就是几乎从来没有想到科学的方面,长期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科技发展自然后劲不足。明代开始采取“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进一步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很多人偏重于可以给自己带来功利的八股文,几乎没有人去关心科技。

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倡导的是追求真理、追求理性,长期以来西方科学家就是依靠这种精神不断地去探索发现自然界,从而推动着近代自然科学的不断前进。而中国古代一直是封建专制统治,科学研究是政治统治的附属物,科学思想和科学成果都必须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伦理纲常,这样中国古代的科学就失去了独立性和客观性,以至于科学精神也少被提及。因此,与之无关的各种自然知识或抽象理论就受到人们的漠视,远远落后于人文科学的发展。

以上就是我对“李约瑟”难题的一些思考。当然,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不会停止,我们要从历史中去发现问题,以勉重蹈覆辙。要做到研究历史,更好地发展未来。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技术史》,李约瑟

[2]《科技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李建珊

[3]《中国古代科技历史发展概貌及其特征》,《历史教学问题》,2000年,第6期。

[4]《李约瑟问题及其解析》,王英,黄欣荣,《科学,经济,社会》,2004年,第4期。

[5]《李约瑟难题再思考》,齐鹏,马勇,《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23卷,第3期。

上一篇:浅析《周易》的设计思想 下一篇:浅析长安画派对当今新疆山水画写生和创作的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