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多岁没有什么好失去的

时间:2022-10-22 04:04:51

长江后浪推前浪,特别是互联网的创业潮里,少年当道。虽然80后仍是创业主力人群,但90后已经开始显山露水。调查数据称,2012年68%创业者是80后,16%是90后,2011年调查数据是:80后约为77%,90后创业者约为6%,80后创业者数量下降10%,90后数量上升10%。

青春没有包袱

20多岁的年轻人能创办出成功企业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他们没什么可以失去,随时可以破釜沉舟,甚至孤注一掷。很多年轻创业人都曾蜗居在学校宿舍或低廉出租屋中,天天吃着泡面也乐此不疲。相反,对于那些“年长”的、阅历丰富的白领来说,要创办一家公司,就会瞻前顾后地考虑很多,因为有沉淀也有负担,他们或拿着丰厚的薪水,或有不错的位置,若是他们要创业,就可能意味放弃相对安逸生活、重新洗牌,各种现实的考量就会接踵而至,这样也就令他们更加地保守。而20岁左右的“菜鸟”创业者们就没有那么多顾虑,就会更勇敢,更重要的是会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

比尔・盖茨说,“我在20多岁时,一天假都没请过。一天都没有。”现在他就不可以了,连家里买什么牌电脑,都要看夫人、孩子的喜好。

返还网CEO陈方毅说:伟大的公司必然是天才的作品,而天才在20多岁可以施展才华了,这与科学界20多岁年轻人更容易发光发热同理,爱因斯坦26岁发现相对论、海森堡24岁创立量子力学……改变世界的一定是年轻人,26岁后创业的多是从老东家跳出来做原来的那一套,有创新吗?那只是赚钱,成功率高,那是因为赚钱当然更容易。

华艺传媒集团创始人杜子建说:等我有钱了,我一定投资一批小天才。最好是18岁上下的。我个人判断,电商平台将会出现18岁以下的最牛创业家。

为什么创业更要趁早?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其实,创业更要趁早。有人列出创业要趁早的四点理由――

年轻时更容易为兴趣和理想创业。乔布斯说:“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季逸超开发“猛犸”浏览器、黄一孟创办免费娱乐资源共享平台VeryCD、袁旭开发“迅游游戏加速器”……这些都是他们的个人兴趣所在,甚至在开始时都没考虑过如何盈利,但他们的产品现在都成为细分领域的佼佼者。

年轻时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创业需要一个互相信任的、高效的团队。在各种信任关系中,除了家族血缘关系,同学和校友是最值得信赖的关系之一。这在中外都是如此:微软的盖茨和艾伦,Google的佩奇和布林,Facebook的扎克伯格和他的室友,复星的郭广昌和梁信军等。

年轻时创业更容易把握年轻人市场的机会。尤其是在互联网及娱乐市场,年轻创业者最清楚年轻消费者的需求,从而为他们提供更佳体验。黄恺的“三国杀”游卡桌游、袁旭的“迅游游戏加速器”等,都是根据他们自己及其周边同学、朋友的需求进行设计的,因此更容易赢得消费者,更容易把握市场。2000年仅16岁的蒋磊被保送进入清华大学,2001年创办铁血军事网站,任站长;2004年4月起筹建北京铁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任总裁(20岁);2007年创办铁血军品行,后更名为铁血君品行,运作电子商务,并在北京、上海、成都开设实体分店。铁血网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军事网站,每日影响500万军迷……

最后,年轻时创业即便失败也是成长,而且容易修复肌体,甚至变得更强大。当今,时间或者说年轻是最大的资本,虽然每个人都有,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舍得或者懂得“剥削”自己!

小心“过来人”卖老

乾龙创投合伙基金、起点创业营暨起点创投基金的创始合伙人查立说:为什么讲起大学生创业,几乎人人都摇头?这种摇头的风气绝对有伤风化。摇头者无外乎两大类人,一类是“过来人”,他们的观点无非是“大学生没见过世面、没有经验、不成熟”。试问,如果没见过世面、没有经验、不成熟就不能创业的这个逻辑成立的话,那么最够资格创业的也许就只剩下那些什么都见过了、什么都体验过了、什么都想通了的风烛残年的老骨头了,对不?另一类则是大学生自己,这些人多数是没勇气去创业,而且大学里从来不开授创业课,大学生怎么知道如何去创业?可偏偏事实是,世界上最牛的创业公司都是大学生们开创的,甚至是连大学都没读完的学生:乔布斯(苹果)、比尔・盖茨(微软)、杨致远(雅虎)……都说大学生毕业应去大公司锻炼,成熟后再创业,此话多为“过来人”卖老,为不敢创业找幌子。其实,在大公司里学不到创业经验,大公司的经验在创业公司里是用不上的,很多甚至有害。而创业本身是一所更大的学校,创业甜酸苦辣咸五味俱全,创过业的人通常比常人更懂事、更了解社会、更理解价值、更善于做决定、更有人缘、更有钱、更热爱自由,当然也会更加感叹世间善恶和人生沧桑……从这个角度说,大学生创业不仅仅是年轻人成熟的加速器,也会促进社会的进化和更新。

有开始。就不晚

柳传志42岁下海,亨利・福特40岁创办福特,宗庆后42岁创办娃哈哈,任正非44岁创办华为,山姆・沃尔顿44岁创办沃尔玛,潘伯顿医生45岁配制可口可乐,陈泽民50岁辞职创办三全,哈兰山德士66岁创立肯德基,褚时健51岁任玉烟厂长,74岁二次创业种褚橙……

只要心怀梦想,有开始,就不晚!

弘信创业工场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强,43岁开始“云创业”,他说,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可达70岁,但要活那么长,在40岁时就必须做出困难却重要的决定――用近半年时间经历一场痛苦地蜕变,打脱自己的喙,拔掉老化的趾甲,新的趾甲长出来后,再用趾甲把身上的羽毛一根根拔掉。当新的羽毛长出,鹰重新开始飞翔,重新再度过30年的岁月。

年轻的创业者更具备创造力和想象力,更愿意百分百地投入到创业中去。然而,一个月以后,也有人反驳说:现实要复杂得多,有一些年长的发明家和创业者,比如Dean Kamen(60岁)和ElonMusk(39岁创立SpaceX),他们都在持续创造革命性的产品,而另一方面,却有成千上万的年轻创业者在重复着别人的老路。

不可否认,创新和创业在年轻人那里更容易“成立”,或许仅仅是他们冒着更小的风险并承担着更少的压力。而创业要“成功”,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Vivek Wadwha曾经做过一个研究,发现成功的创业者的平均和中位数年龄是39岁,他们的数量两倍于50岁以上和25岁以下的成功创业者,他还引用考夫曼基金会研究主任Dane Stangler的话说:“美国创业活动发生频率最高的年龄组是55~65岁年龄组。”一组于2000年收集的关于中国创业者的数据显示,城镇创业者的中位数年龄是35.6岁;一份于2004―2005年统计的研究没有明确地关注年龄,而是显示大部分“有经验”的创业者比起非创业者,更有可能拥有财富和管理经验。另外,一份关于2010年著名的胡润财富榜的报告显示“中国最富有的居民的平均年龄是39岁”,而这个年龄在硅谷并不算年轻。

一些传统行业比如机械制造业,年长是一种无形资产。这些行业需要成熟心智、经验和行业知识。相反,那些关于虚拟世界的非传统行业,比如互联网创业公司,它们则需要年轻的创业者,因为他们在充满想象力和全新商业模式的世界里更具竞争力。

创业年龄是很重要,但也许并不是我们想得那样绝对,因为你可以找到在任何年龄段获得成功的例子。不同的年龄段在创新过程中往往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对于创新的繁荣同等重要。

上一篇:宗庆后没空赴英国女王的约请 下一篇:大老爷们的玫瑰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