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变化研究

时间:2022-10-22 04:03:2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变化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产业结构历经了多次变革,但还很不合理。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外部看,各次产业问比例偏差较显著;从内部看,需要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合理化要通过技术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等进行优化调整。

关键词!三次产业 产业结构 变化 调整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三次产业结构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善,但总的看来仍以传统产业为主,存在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率低、服务业比重低、产业总体水平不高的现象。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后半阶段。第二产业在GDP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传统的农业却后继乏力,比重持续下降。我国已经由一个传统的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而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有明显的差距。

一、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及特点

(一)总体变化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较大变化。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提高,对GDP的贡献率基本上在60%以上,个别年份甚至达到了70%: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逐年增加,综合分析可以发现,第二产业尤其工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相当有限。当前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当中。近3/4来自制造业,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特点十分明显。农业的基础地位依然薄弱,产业化水平低,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农产品竞争力的提高。从长期的变动趋势来看,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了明显改善,产业结构正向合理化方向变化(如图1所示)。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但内部结构的调整比较缓慢,农业基础仍显落后;第二产业的比重经历了不断波动的过程,这期间有政策调整的原因,内部结构得到了升级: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产值比重由1978年的24.2%大幅上升至2009年的42.6%。

(二)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个基本特征

从总体上看。第一产业的比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在改革开放初期,第一产业占全国GDP的比重为27.9%,但是到2009年已经下降到10.6%,降幅非常明显。从图1显示的曲线来看,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到80年代中期以后才转为下降,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进入21世纪之后,整个曲线比较平缓,2008年和2009年的差距只有0.1个百分点。可见,第一产业的比重比较稳定,未来的变动趋势将会很小。

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但总体上看,没有发生大幅度的变化。在GDP结构中,第二产业的比重从1980年的48.2%下降到1990年的41.3%,到2007年达到峰值50.3%。在这期间曲线呈波浪形,虽有波动,但总体呈上升的趋势。从2007年起由于国家的宏观调控。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回落。从整体上看,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自改革开放到20世纪80年代前期,第三产业在GDP结构中所占比重一直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而在1983年以后第三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在1985年超过了第一产业。但2002年以来却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到2007年达到波谷。2002年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差距仅为3.1个百分点,但是自2002年以后由于第二产业过快增长,第三产业在GDP结构中的比重开始呈现下降的趋势。从2007年起,由于第二产业的增速放缓并且呈下降的趋势,第三产业迎来拐点,反弹的力度比较强。从三次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看,第三产业还将有一个明显的上升。

二、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1978-2009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趋势线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总体符合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是,我国农业基础薄弱,“三农”问题一直困扰着现代化进程:同时,迅速成长的工业未能对农业提供应有的技术改造和服务: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对第一、第二产业的制约作用也相当突出。根据国际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分析,我国产业构成比例不合理,产业结构仍需改善。

(一)农业内部结构有待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经过不断调整形成了较好的格局,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农产品总量供给无法满足工业化需求,同时,农业结构特别是品种、品质结构尚待优化,农产品优质率较低。当前中国农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是:受土地、水资源的约束,农产品生产从总量上越来越难以满足工业化提出的需要,这使得农业结构调整在资源空间上受到极大限制;受技术进步滞后的影响,中国的农产品生产规模大,但品种不优、质量不高,难以满足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后对农产品提出的优质化需要。

二是农产品加工业尚处在初级阶段。农产品的加工比例低,目前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只有0,43:1,而发达国家大都在2:1以上,特别是在农产品加工中,中国初级加工比重大,深加工不足:农产品保鲜、包装、贮运、销售体系发展滞后,也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是农产品区域布局不合理,各地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地区比较优势,未能形成有鲜明特色的农产品区域布局结构。

四是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快速工业化并不能及时为农业提供足够的现代物质装备,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现代公共服务严重不足。

(二)第二产业结构重型化

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来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期后半阶段。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工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工业化加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以2008年的数据来看,工业实现增加值12.9万亿元人民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9%,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3%,对于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2.8%,对国家税收的贡献达到50%。钢、氧化铝、水泥、原煤、化肥、微型计算机等产量均居世界第1。但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导致资源分配不均。更多资源投入偏向重工业。

以钢材为例,2003年中国钢产量虽高达2.2亿吨,居世界第1,但同年进口钢材仍超过3000万吨;2004年钢产量增加到2.7亿吨,仍然进口了2931万吨。国内市场钢材需求旺盛、钢材价格上涨进一步刺激了钢铁工业投资,2007年全国钢材产量达到了5.65亿吨。由此可见我国重工业发展速度之迅猛,工业结构重型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如图2)。

1978-1992年间,轻重工业的比重基本相当,变动不大,但是从1992年起,全国积极贯彻《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工业改革向广度、深度发展,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市场机制作用增强,加上投资

需求的迅速回升,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生产的高速增长。因此我们以1992年的数据为起始数据。

从统计数据曲线不难发现,1997年以前轻重工业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呈波浪形,1997年开始两者之间的比重差距逐步拉大,到2004年两者之间的差距达到了最大值,其中,重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在当年的工业增加总值中占了75.9%之巨,而轻工业仅仅只有24.1%。从2005年开始重工业增加值较大幅度回落,而轻工业也相应上升,两者之间的曲线趋于平缓。2005-2009年的变动都不是很大,基本维持在三七开。但从整体上来看,轻工业由1992年的49.9%下降到2009年的29.4%,而重工业则由1992年的50.1%上升到2009年的70.6%,轻重工业的比例差距明显拉大,重工业化特征日益显著。

重工业化对我国经济结构带来了重大影响,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重新步入高消耗和低效率的粗放增长模式,导致了资源价格的上涨。2010年三大铁矿石巨头: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所展开的铁矿石价格谈判沸沸扬扬地进行,但由于我国的刚性需求大。在谈判中处于劣势,这种情形还将长期持续下去。如图3所示,2000年起铁矿石的价格翻了将近5倍。这种因资源暴涨而带来的影响就是供求关系的失衡,国内许多的大型钢厂苦不堪言。据调查研究显示。去年我国钢铁行业的销售利润只有2.43%,大大低于国内5.47%的工业平均销售利润,微利甚至亏损的国内钢铁行业举步维艰。

(三)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第三产业的发展水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和人民生活状况。如今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劳动者的比重,平均达到65%左右,而在我国这一数字在30%-40%之间徘徊。我国的第三产业十分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第三产业发展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及世界相关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尚显不足,其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偏低,远远低于世界50%的平均水平。第三产业现状与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及所处的阶段很不相称,对GDP的贡献也远远低于其应有的贡献,其发展速度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导致其中不少行业的服务产品供不应求,服务价格上扬,从而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服务需求。这是一种畸形的发展过程。需尽快解决以避免造成恶性循环。

2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仅远未达到现代化标准(即45%以上),而且还低于世界低收入国家37%的平均水平,更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发展还很不成熟。

3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得到了优化,但劳动力配置质量有待提高。从从业结构看。第三产业内部劳动力配置不合理。技术含量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新兴部门吸收劳动力能力较弱,传统部门如餐饮业、零售业沉淀太多低素质的劳动力,这两个行业的就业比重上升较快,仍是吸收劳动力的主要部门:而适应经济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要求的产业(通常是提供服务型生产资料的行业)就业人数却不足,就业比重呈下降趋势;非市场化经营的产业如科教文卫。就业比重下降得较快。

三、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的路径选择

经济发展的规律表明,经济下行为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机遇。在国际后金融危机背景下,既要立足当前,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更要从战略和长远出发选择恰当的路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结构升级步伐

推进工业内部结构调整和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坚持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振兴装备制造业。夯实工业发展基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支持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企业兼并重组。鼓励优势企业强强联合,培育一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提升产业集中度。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增强工业发展活力。促进形成大、中、小企业结构合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作配套的产业组织体系。

(二)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注重优化服务业结构

鉴于当前我国第三产业过于依赖“生活型”服务业的低质结构,今后应加快发展金融、保险、咨询、物流等知识型服务业和“生产型”服务业,致力于服务业的结构升级和增强服务业的竞争力。以此作为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的突破口。积极发展房地产、物业管理、旅游、社会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需求潜力大的行业,培育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信息、金融、保险以及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科技服务等中介服务行业,提高服务水平和技术含量。

(三)加快科技创新。促进战略产业发展

抓好国家相关重大科技专项,着力突破制约工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零部件研发,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科技队伍的建设,在知识产权保护、税收优惠、研究开发资助、加速设备折旧等多个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形成鼓励创新的有效激励。针对某些重要的战略性产业以及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关键高技术,建立国家重大创新工程,并积极吸收企业参与,甚至国外机构、企业的参与,形成产、学、研相结合、开放式的攻关体,力争局部突破。逐步摆脱战略产业受人控制的局面。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节能减排

发展节能型经济,享受低碳生活为2010上海世博会最受关注的焦点。同时,发展低碳经济也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可通过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快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大力推广高效节能产品。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切实加强用能管理,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严格执行节能减排法规标准,坚决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等途径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经济的碳强度,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上一篇: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策略研究 下一篇:民营企业投资效益提升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