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教育的真谛

时间:2022-10-22 03:47:00

寻找教育的真谛

培养“乖孩子”的教育是可怕的教育

“请好好看看你身边的孩子——他是不是正努力要成为你心中理想的孩子?当孩子在做这样的努力时,他就已经交出‘自我审视’的机会,同时也丧失了他的自信和尊严。”读了台湾学者李雅卿的《乖孩子的伤最重》一书,再反观我们身边的教育现象,我对当下教育几乎无处不在的用条条框框压制孩子的价值观和做法深表忧虑。

从某种角度上看,我们教育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都有问题。我们往往不是顺应孩子的天性,让其“自由生长”,而是刻意用一种模式,或者用教育者自我认定的价值观去塑造和修正孩子,制造出诸多“不准这样”、“不要那样”的制度或规则的藩篱来“圈养”天性好动的孩子。在这种语境下,听话、懂事、顺从的“乖孩子”多了,有思想、有个性、有创造力的“出格孩子”却少了——即使还有,也会成为被不断打压、不断修正的对象。其结果,这些“出格孩子”要么被驯服或改造,要么被孤立或抛弃。

其实,我们培育“乖孩子”的目的,往往不是基于孩子发展的需要,而是为了方便教育者自身的管理。孩子们未来会怎样,是否适应社会的需要并适应到什么程度,很少有人在乎,或者无力在乎。想一想,这样的教育多么可怕。

教会学生“恨”还是“爱”

读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发现一个令人惊愕的细节。有人问魏书生,说明书与检讨书有什么不同?魏书生借一位学生之口做如是回答——过去写检讨书,越写越恨老师;现在写说明书,越写越恨自己。

学生犯了错误写说明书,是否真的就一定会“恨自己”?如果是吧,那太悲哀、可怕了。在老师的价值体系里,这意味着学生只要不“恨老师”就行了——这是怎样扭曲的、自私的教育观啊!我要问魏书生老师,我们的教育到底是要教会学生“恨”还是“爱”?一个学生被老师教育得只知道“恨自己”的话,久而久之,他的内心还会有爱、真情和善良吗?他们还会爱师长、爱同学、爱学习、爱生活乃至爱这个缤纷的世界吗?

睿智如魏书生者,一定不会不知道学生对爱与被爱的渴望和诉求,更不会不知道教育的终极目标其实就是“爱的教育”,就是在学生的心灵里播下“爱”的种子,剔除“恨”的稗草_所以,我宁愿把开头那句有关“恨”的分析,理解成是魏书生老师对自己惩戒教育的标榜。

“漏题”中蕴含的教育公平

在《和苏霍姆林斯基在春天重逢》一文中,李镇西老师说他对那些成绩特别差的学生采取了一些极端的做法:每次考试前,他就把极差的学生请到家里,给他们“补课”——其实就是给他们漏题,明天要考什么题,他就让学生做什么题。考试后,这些学生都很高兴,说自己做对了许多。

表面上看,“漏题”的做法有些小儿科,似乎并不高明,甚至还造成对另一部分学生的不公。可仔细想想,让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和成绩好的学生同做一张试卷,让其越考越差,越考越没信心,难道就公平了吗?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应致力于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而不仅仅是一小部分优秀者。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用一个标准对待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因此,对那些特别差的学生,适当降低试题难度和考评标准,或许更符合学生实际和教育教学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漏题”之举恰恰蕴含了最大的教育公平——那就是尊重差异性、多样性的因材施教。

让每一个学生都收获成功的体验,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理应成为我们教育的旨归。由此看来,“漏题”的做法尽管并不完美,但其中折射出的教育思想,对每一个学生“永远保持热情和童心”的崇高人性和师道,无疑值得嘉许和借鉴。

(摘自《教育文汇》2012.3)

上一篇:《静悄悄的革命》阅读笔记 下一篇:轻启书卷实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