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时间:2022-10-22 03:15:53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摘要:近几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教育领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这个大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也取得了很多的成绩,广大一线教师深刻领悟了新课标精神, 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观念,勇于开拓,积极创新,利用各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实现了教学方法的多元化,使学生真正地领悟小学数学的内涵。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数学 教学 改革

21 世纪,教育形势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进程的不停推进,课改工作在小学已全面展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让我们感受到数学教学改革正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着。新教材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为学生提供了探究、交流的操作平台;展现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

一、响应教学改革,迎接挑战

过去的数学教学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应付考试,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教师死教学生死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将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重塑知识的形成过程课程设计将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数学新教材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数学教学不在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鼓励学生"观察""操作""发现",并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个性品质的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追求知识,学会学习。

二、自主思维的培养

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新课改的重中之重。学生创新思维怎样培养才可以最好的呢?在教学的过程中,多种教育方法合理的使用,并积极的引导着学生的自主思维。使用概率最高方法的就是提问法,提问法在教学中被广泛的使用。提问法的针对,对学生的思维方向有着直接的影响。提问的类型有很多,直观式、并列式、推进式和铺垫式等。学生则依据提问方式的不同,快速进行思维的转变。例如:《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教师先引导学生对长方形面积计算进行回忆,然后提问“大家依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怎样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来呢?”在这里使用的是铺垫式的提问。学生思维迅速的被调动起来,学生的思维以开始是依靠教师的引导去发现的。

三、平等、合作交流,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现在国家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就是“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学生为本,教师就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真正树立教学民主的意识老师不能再是高高在上的“圣人”,学生一见就怕的老师,这样老师永远走不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课堂上,老师完全是“学长式”的,走下三尽讲台,走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一起探讨学习,共同研究问题,交流彼此思想。师生在课堂上是平等的,老师更多是指引者,一节课下来学生意犹未尽,课堂给予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热望。这样一来, 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

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完善教师队伍建设

新的课程改革,将课程意识提到了重要位置,强调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依据。《普通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新理念的提出,为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学习,深刻地理解、领悟现代科学教育教学观,更新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数学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加强理论学习,努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当前加强对教学行为的研究已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师观等。其次,教师在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方面应该大胆创新,敢于实践。彻底改变过去那种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实现新课标所提倡“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等教学原则,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和进步,运用多种手段,创造融洽的课堂学习气氛,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来,积极地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从而逐渐地培养每一位学生的合作精神。

五、从生活中发现数学,注重教学的实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根本性目的,数学教学不能远离生活,脱离生活,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这样培养的学生才是符合社会的。因此,我们把以前运用的教材进行了修改了,为的就是让更多的生活实例走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上,让我们以前死气沉沉的数学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的通过实践情境来讲述抽象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在教学实践中,能给运用学生日常中常常遇到的案例就不要运用教材上毫无生机的例题;能够让学生动手学到的知识就不要采用灌输的方式给学生了解;运用教学辅助工具再现实际应用中的案例联系,与教材练习题配合使用,避免学生重视实践忽视理论。学生掌握好了理论知识,才能给更好的把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教师在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避免学生在课堂上快乐的度过,却没学到知识的情况。综上所述,就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且运用于生活”。

结语

总之,新课程、新理念将时时刻刻冲击着我们的头脑,冲击着我们的课堂,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许多的思考。面对新课改我们都要经历苦恼、反思、探索、实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创造性的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创造性地驾驭教材,处理教材,不断地自身调节,以达到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每一位教师观念的转变、知识的更新、行动的研究并将这些体现在每一个教学活动中,才能使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不再是一句空话,才能使小学数学教学产生实质的变化。

参考文献:

[1]阮黎明.“画龙”与“点睛”——浅谈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J].小学教学研究( 理论版),2011,(1):13-13.

[2]米祥.实践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微探[J].新课程.小学,2011,(7):8-8.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心得 下一篇:初中物理趣味性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