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古诗教学课

时间:2022-10-21 10:21:43

我的古诗教学课

摘 要:古诗词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是我国瑰丽的文化遗产,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对于小学生而言,要让他们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却存在着较大的难度。而引导学生进入这种想象空间的途径,是由表现艺术画面的事物所构成的艺术境界。新课程标准对中年级古诗教学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注重积累在读中感悟。

关键词:古诗词;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171-01

古诗词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是我国瑰丽的文化遗产,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但是古诗词产生的年代距离我们的学生十分遥远,背景也是非常陌生。对于小学生而言,要让他们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却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能够理解凝练的语言里面的那种意境吗?而我们更多的只是让他们读读背背,要求他们会背诵,会默写,会说出古诗词的意思,可他们真的能对古诗词的意境心领神会吗?这个最精华的部分,他们理解了吗?如果他们所掌握的只是一个表面的话,我们的目的就算达到了吗?究竟怎样教学古诗词呢?现在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见解。

一、知诗意

对于一首古诗,只有领会了诗意,才能谈得上欣赏。对于小学生来说,知识积累较少,阅历层次较低,一首新诗的大意往往需要老师的引导,一般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疏通文字,了解字词的含义。一是比较生疏的字词,学生一般没有接触到,是学生阅读诗句、理解诗意的拦路虎,所以首先要让学生认其形,晓其音,知其义。二是古今音变意变的字词,这些古今意思有别或读音不同的字词,学生容易望文生义,产生误解,因此少不了教师的讲解。三是有一些词应鼓励学生自读自悟。

2、从诗题入手感知诗意。有的诗题就揭示了诗的基本内容,学生只要懂得了诗题的意思,就能初步感知全诗内容。

3、从旧知入手感知诗意。学生学习过一段时间古诗后,就会逐步储备积累一些古诗的知识,这时教师就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旧知,促进对新授诗的感知。教师要善于寻找到恰当的“知识停靠点”,如教学《泊船瓜洲》时,让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回忆以往学过的古诗,哪些诗的诗题与此诗相似,如《宿建德江》,这样的诗一般是写什么的?猜想一下,要学的这首诗可能是写什么的?

4、从插图入手感知诗意。现行小语教材中,几乎每首古诗都配有插图,这些图往往从某些角度揭示了诗意,教师必须充分地利用“图资源”。教学时,可先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在观图中让学生了解诗歌大意

二、入诗境

诗歌的写作,跳越性比较大,这就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引导学生进入这种想象空间的途径,是由表现艺术画面的事物所构成的艺术境界。叶圣陶说:“作者始有境,入境始与亲。”新课程标准对中年级古诗教学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注重积累在读中感悟。但在实际教学中当我号召学生诵读古诗时,我发现在意境的理解上,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学生只能粗略的感悟,对其中的韵味知之甚少。所以平时在古诗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感悟诗意方面做了积极地努力,但因为诗中的语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太远,我担心学生不理解,所以常常陷入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自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会太高。怎样使学生在趣中感悟理解,使古诗教学有力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呢?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一直在探索着这个问题。在上了《清平乐 村居》一课后,我突然有所感悟:

课堂上,我本来准备采用原来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结合图画,让学生先在小组里相互交流自己读懂的和读不懂的地方,小组里解决不了的问题,拿到班里师生共同解决。我正准备放手让学生讨论,忽然想到诗中写到了小孩,他们与班中的孩子有着许多的相似点,因此为了增强古诗的表现力与感染力,我让学生将古诗内容进行了表演。准备开始了,各组学生都处于积极兴奋状态。一切准备就绪,各小组代表便开始登台献演了。在演到“最喜小儿无赖”时,台下的不满声音出现了:“不对,应该趴着吃莲蓬。”“什么呀,应该是躺着吃。”于是,戏演不下去了,表演成了辩论了。

为此,我便请孩子们坐好,想一想,然后再进行有理由的陈述。一时,学生不知从何说起。见学生不作声,我便开导道:你们觉得怎样才能体现小儿的顽皮哪?这下,学生的思路打通了,大家七嘴八舌的说开了,有的说要躺着吃再翘起双腿,有的说一边吃一边玩,还有的说嘴里还哼着小曲……一时间课堂活了起来,也“乱”了起来。同学们还抑制不住在座位上一边说一边表演起来,我让孩子们继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这一次的表演更灵活,孩子们的语言更丰富了,当铃声响起时他们还沉醉其中……

通过这节课我认识到,古诗课的教学要根据古诗的特点,从语言因素入手,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对古诗的理解、想象和感悟,尽一切努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古诗词的过程是一个愉悦的文化之旅,让学生置身于其中,犹如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空间,要让他们学得争先恐后,学得欲罢不能。在这里,可以穿越时间的隧道,回到那古老而神秘的时代,在悠久的岁月里徜徉。让学生踏上这一条充盈着诗意的芬芳,弥漫着古诗词那特有的醇美韵味的旅途,让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乐之爱之的奇幻之旅,在这美妙的旅程里,他们能采摘到太多的诗词之果,在唇齿留香中回味古诗词的甘甜香润。这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而是一个多元对话的过程,是一个自主分享的动感过程,是一个自主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身心愉悦中,在其乐融融中感受诗韵、诗情、诗意,让他们陶醉其间,让他们心旷神怡,感受古诗词的朦胧之美,含蓄之美,神秘之美。

上一篇:输电线路塔基断面自动成图方法研究 下一篇:平阳县河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