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刍议

时间:2022-10-21 10:19:34

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刍议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151-01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策略。 当前教育改革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每个人都具有独一无二的个性特征,教学活动也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个人认知能力、性格特点,给学生以充足的语言实践机会,充分体现语言最本质的交际功能。而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就可起到这个作用,且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师授课效率的一剂良方。 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被广泛采用。几乎每节课都少不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环节。但是,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只有形式上的小组活动,没有实质的合作;只听或看一位好学生的操作或发言,没有学生间的互动;学生间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等。国外的一些学者在研究合作学习时,也都存在着一些类似的问题。如荷兰的几位学者在他们撰写的《荷兰小学班级的合作学习》一文中,指出他们的合作学习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缺乏合作学习的足够培训,不知道怎样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管理好自己的合作学习。从目前英语课堂教学实际可以看出,小组合作学习只重形式,追求表面热闹,而不讲究实效,存在一些有待探讨的问题:

1 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1.1 小组活动重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合作学习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关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小学生年龄小,自我管理能力差,还没有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如果教师不能及时提醒和指导每个组的学生进行相互讨论和交流,表面上看说的很热闹,但大多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

1.2 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通过观察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在小组活动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现象多。同时,在小组活动中出现一些放任自流的现象,教师不容易发现学生开小差,并且只关注小组的学习结果,不关注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情况等。

2 解决对策

2.1 合理分组是合作式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一是按座次就近组合。按座次就近组合,就是按班级正常的座 次,将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组一 般4人左右。这种合作小组的组合形式,无需将学生分出层次、重新调整座次,因此操作起 来比较简便。为更好地实施课堂小组合作学 习,突出、"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特征;任课教 师可在学期之始与班主任协作,依据学生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以至社会家庭 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以4人为一组来安排学生的 座位。这种异质就近组合的合作学习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分组讨论。一般情况下,教学中 的小组学习活动是随机、分散的,而异质就近 。组合的合作学习则是在共同学习目标下进行 的有一定聚合力的学习活动。

二是以任务为中心的小组组合。以任务为中心的小组组合是围绕一项具 体的学习任务(或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按个人兴趣自由组成学习小组,一般以 2至6人为宜。以这种方式组合而成的学习小组往往是同质组合,小组成员之间的个性差异 较小,更有利于高效地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 以任务为中心的合作小组的学习目标可由教 师指定,也可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后自主设定,允许备小组的学习任务在难度上有所差 异、在学习时间上也可有灵活性。

2.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初中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变换一下课堂结构形式,插入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正适合初中生好说爱动的年龄特征,例如,在学了人体各部位名称后,我让学生三或四人一组做"nose-nose-eyes"、"nose-nose-face"这样的游戏,谁摸错了,要受到小小的惩罚,并改变角色,这样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注意力集中,经过几分钟的训练,学生就能很快记住人体各部位的英语表达法。

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不能光说,还要调动手脚、脸部表情和各种感觉器官都参与活动。例如,在学了《新目标英语》第二册Unit2SectionA3a后,我要求学生三或四人一组用学过的关于身体不舒服的词汇进行小组活动。如有的小组表演了妈妈领孩子去看医生,医生检查并给出建议的情景:

A:What's the matter?

B:I'm not feeling well.I have a stomachache.

A:You should see the doctor.

C(医生):Don't worry.It's not serious.Please take this medicine three times a day and you'll feel better soon.

B:Thank you.

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形式不拘一格,既巩固了自己的知识,又使学到的英语又了实践的机会。

2.3 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合作式学习取得成功的保障。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保障。但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并没有走出甄别与选拔的误区,评价的主体、方式单一,这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达不到以评促学的目的。一是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合作学习评价的主体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师,应使学生也成为评价主体之一,从而改变学生被动接受评判的状况。教师可让学生参与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制定,加强小组自评、互评,使得评价成为教师、学生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在实践中,自评和他评的结合,有助于小组内部进行反思和组间的学习交流,利于各小组不断改进和发展。二是评价方法应多样化。传统的评价观念注重量化评价,认为量化就等于客观、科学,殊不知随着评价内容的综合化,仅凭抽象的数据不可能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作出有效评价。而质性评价能真实、全面、深入地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轨迹,所以,笔者依据新课程倡导的"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在实践中将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学习小组和个人的发展状况。 

总之,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首次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课堂上不仅仅只是活泼有余的教学情景,也不仅仅只是热热闹闹的教学气氛,也不是表面的小组合作形式,而是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上一篇:放手与辅导并驾,能力与实效齐驱 下一篇:利用信息资源 培养数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