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五读”

时间:2022-10-21 10:01:32

(江苏省涟水县向阳小学,江苏 涟水223400)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1)12-0162-01

摘要:低年级的预习十分必要,但需要老师指导,逐步形成能力,最终放手自行预习。我从课前“五读”训练起,使学生达到自己识字,读顺课文,了解每句话的大意,初步整体把握课文,提出问题。

关键词:预习;“五读”;识字;理解;提问

课前预习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识字少,预习能力差,这一环节很多时候就被省略了。于是,我们就在课堂上花很大力气教学生识字,教学生读课文,范读、领读、齐读、个别读,一番辛苦过后,学生终于将课文读下来了。就在我们以为大功告成的时候,如果我们盖住课文中某个字的前后的字,单独显示中间的这个字时,学生却时常出现不认识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应该就是被动地接受性学习造成的后果吧。当然,有些老师在新课教学前,也会让学生将课文读几遍,学生就会机械地读一读,很认真的学生也许能做到正确流利,而大多学生连生字也没有都认识,预习的效果很不理想。为了提高预习的效果,我也让学生读五遍,只是每一遍读都有明确的要求。我把它简称为“五读”。

一、一读,认生字

第一遍读课文时,把你遇到的生字画下来。这里的生字是指那些你见到了不能马上认出的字,并不是指课后生字。每个人生活环境不同,知识面不同,所以是否是生字因人而异。画出后,接着向下读,直到全文读完,所有的生字都画出来,再将这些字借助拼音拼读三遍。然后,放回课文的句子中再读,如果读到这个字还不认识就停下来再拼读,找这个字的特点(低年级学生所说的这个字长什么样子),直到真正认识这个字为止。

在读第一课《秋游》一文时,全文共计107个字,圈出生字最多的是刘智同学44个,圈出生字最少的是周怡萱只有5个。一般的学生圈出的生字也都在20个左右。本课书后出现的一类和二类生字共有16个。

低年级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记得快,忘得也快,课文中会出现许多回生字。加之他们原来一年级学习时,就有许多字是顺读的,并没有真正认识,所以换一个地方就不认识了。而有些同学,平时爱读课外书,识字的量就比较大,如本班的周怡萱同学。圈出生字后,他们会有很多奇怪的记字方法。如“追”字,一名学生说是两个人在一个跑道上跑,第一个人已经到红带子的地方了,后面的人追不上了。又如“教”字,学生说是老师教孩子们学语文。最妙的是学“贵”这个字,我很担心学生会把上面写成“虫”字,我就问学生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学生说了好多种,要数胡天赐的方法最好,他说:“这是中国第一宝贝,所以很宝贵”。同学们都拍手称赞。

可见,课堂上的统一认读生字,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需要指导学生自学,给他们独立思考的空间,并逐步放手,达到课前预习中自学生字。

二、二读,读顺句子

一小节一小节地读,遇到读不顺的句子就回读,直到读顺了,就将这小节标好序号。

本环节在巩固第一环节的识字的同时,重点是明确词的构成,体会句子的节奏。汉语中两个字的词语很多,低年级的学生也比较习惯两字两字的读课文,也就常常读破句子。如:《秋游》一文中,学生这样读“同学们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这句话。又如:《再见了,北京!》一文中,学生这样读“北京城礼花四起”这句话。这就需要老师指导,理清词语的构成,有两字的,有三字四字的,也有一个字的。同时体会句子的节奏,――谁在哪里做什么?在什么地方什么东西怎么样?教学生反复朗读,“同学们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北京城礼花四起”,体会句子的节奏。

三、三读,了解每段话的大概意思

一小节一小节地读,边读边想,这一小节告诉我什么?(或者我从这一小节中知道了什么?)思考的方法有:写什么人做什么?还是什么东西怎么样?或者是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

低年级学生还没有整体把握全段的能力,可以用文中的话来概括。同时,交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每段的大意,逐步形成整体把握全段的能力,从而达到能够自行预习。

如:《再见了,北京!》一文中,第一段的第一句话和第二段的最后一句话分别是这两段的中心句,我指导学生划一划。又如:《有趣的发现》一文,我指导学生用“谁做什么?”来思考课文第二、第三段的意思。――达尔文发现奇怪现象,达尔文解开岛上的秘密。

四、四读,试着了解每句话的意思

一小节一小节地读,看看每节有几句话,试着说说每句话的意思。遇到难懂的句子多读两遍,仍不理解的画上问号。

试着了解每句话的大概意思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不算是很难的事,但是要他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或是抓每句话的重点、关键内容则是难题了。如果你问他这句话在说什么,他会将这句话读给你听,他觉得每个字都很重要,似乎一个字也舍不得丢掉。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细心指导了。我的指导方法还是用“什么怎么样?”,“谁做什么?”进行思考与总结。

如:《再见了,北京!》一文的第一段。本段共有五句话,我就试着让学生用“什么怎么样?”和“谁做什么?”来思考每句话的大意,说得越简单越好。

第一句写(什么)北京奥运会(怎么样?)结束了。

第二句写(什么)五环旗(怎么样?)降下了。

第三句写(谁)外国运动员(做什么?)表演告别北京。

第四句写(什么)《我和你》的歌声(怎么样?)响起。

第五句写(什么)奥运圣火(怎么样?)熄灭了。

有了方法的指导,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让学生有规律可循了,再也不会是一头雾水了,也不用小心地试探着看老师的脸色来说话了。通过几节课的训练,学生就可以自己选择方法来思考与总结了。之后便形成了预习中自己读懂句子的能力。当然,我们允许学生有不懂的地方,他只需要画上一个问号。

五、五读,整体感知课文,提出问题

连贯地读全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或者写了什么人,是个什么样的人?从而整体上把握全文。然后将文中读不懂的,或是最想知道的某一方面知识,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

我们都知道,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但要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我想预习中的提问就是最好的起步。因为预习中必然有不明白的地方,加上孩子的好奇心强,想要知道的东西很多,在此基础上练习提问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如:在《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一文的预习中,学生就提出了“蝈蝈的歌声是怎么把盲婆婆带回童年的呢?”这是他们按常理不能理解的。又如:在《一株紫丁香》一文的预习中,有一名学生则提出“在老师的梦里会不会有我呢?”这完全是出于孩子的天真与好奇。到了预习第十五课《大禹治水》时,学生多人提出“大禹在外治水13年,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为什么不进去看一看呢?”这已经是一个带有理性思考的问题了。

由此可见,在适当的时机,提出一个适当要求,给学生适当的指导,就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就会事与愿违。

经过半学期的训练,学生初步养成了这样预习的习惯,提高了识字能力,培养了提出问题的能力,发展了思维能力,为进一步阅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简介:张爱梅,女,1971年12月生,中共党员。1989年参加工作,现在涟水县向阳小学担任语文教学工作,本科。小学高级教师,涟水县课优教师、骨干教师,淮安市优秀青年教师。

上一篇:开放实验室是学生获得“创新学分”有效的途径 下一篇:积极的课堂风气打造出良好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