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地下管线“一双慧眼”

时间:2022-10-21 09:53:51

给地下管线“一双慧眼”

(吴川)供水、供电、供热、供气……,直径从几十毫米到几米的地下管线充当着城市“血管”的职责,尤其像天然气管线、热力管线以及光缆等,一旦断裂,会造成大范围的危害。如何管理地下管线,使之能更智能地处理各种危机,是各界人士应该思考的社会问题。

前不久,北京丰台区地下一根自来水主管道爆裂,造成至少2000户居民停水。一位居民说,冒出的水居然在房间内形成一个高约10厘米的“喷泉”。

今年3月,北京北三环北太平庄桥下,外环辅路一根直径600毫米的自来水主管道爆裂,三环两侧辅路长约1000米范围内的路面被淹,最深处水深超过半米,看上去就像发洪水。

去年,北京东三环路京广桥东南角辅路污水管线发生漏水事故,居然造成三环路南向北方向部分主辅路塌陷,污水甚至还顺道灌入了地铁十号线区间段。

前年,北京朝阳区燕莎亮马桥路发生水管爆裂,5小时至少喷出600吨水,酿成一级事故。

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现象以及现象背后的影响,不得不引起社会各界的反思。

不过也有好消息,据记者了解,近日,北京市自来水公司增添了3181台自来水管网漏失监测仪,以加强对供水管网的监控和管理。在市自来水集团的监控大厅里,工作人员24小时严密监控着城区自来水管网的运行情况。

据介绍,这3181台自来水管网漏失监测记录中,固定记录仪2737台,流动记录仪444台,它们随时监控市中心区及奥运比赛场馆等处管网的运行情况,一旦发现问题,相关检修部门将及时赶赴现场抢修,保证市民的用水安全。

另据记者了解,这套监测系统的记录器像探头一样具有高灵敏度传感器,它能自动采集管线的声波信号并将数据存储下来。它可以自动识别是否存在漏点,并每隔5秒向外发射信号。当工作人员携带主接收机到达记录器附近位置时,主接收机就能自动接收到记录器发出的信息,从而使工作人员能在第一时间内判定供水管线是否存在漏水现象。该套系统与以往检漏设备相比,最大特点是可以实行区域化监控,并且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能够自动收集供水管网的漏水信息。

封闭式管理不可取

虽然北京启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子眼”来监控地下水管,但管网问题的解决不会这么简单。北京地下管线分布密集,种类繁多。据了解,目前北京市区地下自来水管线长度超过7000多公里,其他还有上水、燃气、供热、电力、通信信息、雨水、污水、中水、有线电视等九大类管线,涉及十家主要专业权属企业单位。而且建设时期也早晚不一,部分地下管线超期服役,截止去年,东城、西城、宣武、崇文四区地下还有上百公里明清时期修建的排水管网仍在使用。

“这种分散管理缺乏统一、长远的规划,而地下管线在施工时也缺乏有效沟通,再加上地下设施资源管理人员更迭等原因,有些管线的准确位置及不同管线间的相互关系等资料并不完善。当遇到城市规划、建筑物拆迁、突发事件发生等时,就会因无法掌握地下设施的整体分布和走向,不可避免地使地下设施被破坏。”一位有着丰富的地下管道项目实施经验的技术人员这样向记者说到。

他打了个比方: 自来水公司用“电子眼”,排水公司有“排水信息系统”,煤气公司建“燃气管网信息系统”,即便三类管线固若金汤,但各管理部门信息却不能共享,这样一来,挖断自来水管的可能就是煤气公司,弄坏下水道的没准会是盖楼房的建筑公司。放眼全国,很多城市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显然,我国在城市信息化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目前的信息化建设仍是以行业、企业自身的管理平台建设为主,政府和城市没有建成具有数字化标准的统一信息整合交流平台。行业和企业各自建成的信息平台就像一座孤岛,独立、封闭、与社会隔绝,使得相互之间信息不畅、信息资源不能共享。这一方面造成了资源上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削弱了政府的管理能力。政府部门应尽快建立一套完整的地下管线数据资料库及管理平台,理清责任单位,完善监管机制。在这方面,吉林市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系统整合势在必行

为了解决地下管线管理分散难题,吉林市在 “数字城市”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中添加了“地下设施资源管理系统”,对供热、供水和供气等管网进行管理。据记者了解,该平台就采用了统一的数字化标准整合平台信息,打通了信息孤岛,实现了信息共享。此外,该平台还能提供高效检索、分类存储、自动处理和智能识别等功能,是吉林市信息化建设的一大突破性进展。同时,通过目前最先进的视频采集、传输、浏览、智能分析技术,再配合互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遥感系统技术,以及高性能计算机,吉林市建成了包括专业信息交互平台和公众信息服务平台在内的网通宽带多媒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在三维仿真管网信息导航技术的支持下,无论是各管线权属单位的管理者,还是管线的维护人员、调度人员,甚至现场巡检人员都能通过系统平台直观地查询管网导航、管网等详细信息及各种状态信息。”一位参与该项目的技术工程师向记者介绍。

该工程师向记者描述,当居民或巡检人员发现管网故障时,可以通过电话或网络进行申报,客服中心将信息分类录入之后,系统就能自动进行故障信息并广播给各相关管理、调度、维护人员,并通过形象的图文方式,在系统终端上向相关部门和人员呈现。

在接下来的爆管、漏汽事故的抢修、维修中,工作人员首先能直观地在三维仿真图中调用显示各管线的具体地点、管网图形、管线、阀门、客户情况等详细资料,这样便于维护人员掌握真实信息,做好充分地维护准备工作,进而制订关闸方案,快速展开现场维护。同时,系统会实时地显示故障处理状态,并在故障解除后把故障处理日志自动存入数据库,提供给其他管理和维护部门参考分析,使管线信息能够及时更新和备案。

当多种信息整合之后,城市规划和建设部门才能更准确地掌握地下设施的整体分布和走向。另外,吉林市地下设施资源管理系统还能将报建管理、建设活动管理以及规划实施管理和规划成果管理各方面信息整合,并形成可视化、动态的图表,使得城市管网现状及规划方案更为直观和易于理解。

最后,大量数据汇总积淀后就能为管理地下设施的运行调度部门提供支持。以供热管网为例,当前全网的供热能力是多少?各辖区的客户的供热需求量有多大?有了这些信息,运行调度部门就有了更直观、详细的调度依据,这样也提高了调度质量和效率,达到及时、合理的调度目标。

采访手记

政府搭台

建设这样一个庞大地下资源管理系统平台并不容易,它首先要有政府的大力支持。而且不能仅依靠某一个行政部门来推动,甚至要设立一个专门机构或临时项目小组来制订计划、统一标准,解决各自为政、互相封锁等问题。也只有通过政府的统一协调与管理,才能有效地进行资源整合,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与投资,加快信息资源的共享。最后,各地下管网权属单位还要改变对管网的管理方式,从暴露抢修为主变为预防为主,要加强对管网的维修检测。(文/吴川)

上一篇:鸿海不买广达原因何在 下一篇:探寻IT绿色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