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为中心 推动边检社会管理实现新跨越

时间:2022-10-21 09:36:09

以服务为中心 推动边检社会管理实现新跨越

2010年12月31日,公安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提高边检服务水平的意见》,《意见》的出台,是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战略部署,对更好地开展提高边检服务水平工作、发挥边检机关职能作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至关重要。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口岸开放不断扩大,口岸“大进大出”是发展趋势的必然,《意见》提出,“政策措施要与扩大开放的战略部署相配套,管理模式要与出入境流量增加和形态变化相适应,管控手段要与国家安全和维稳形势相匹配,保障能力要与工作任务日益繁重相平衡,内地与港澳间的查验方式要进一步体现一国两制精神。”这“五要”指明了边检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路和方向,因此,在当前形势下,边检机关要积极探索改革调整勤务的新思路,大力推行政策论证评估、区域勤务中心、分类监管、联勤联动、品牌建设等做法,从而达到科学调配警务资源、改革创新勤务模式、提升边检服务效能的工作目标。

一、当前边检社会管理面临的形势任务需要

同志在中央专门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创新研讨班结业讲话中强调指出:“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的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在部局层面,郭铁男局长在2011年部局党委扩大会议上提出:“坚持以提高边检服务水平为重点引领边防管理创新,进一步提升边防服务水平,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边防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近年来,随着口岸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业务量的迅猛发展,边检机关所承担的任务日益繁重,边检服务、口岸管控的压力也逐步凸显出来。同时,随着民主法治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公众对行政管理工作的标准和要求越来越高,以往以“管理者”自居的思想与出入境人员服务诉求的矛盾日益显现,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任务的需要。因此,边检机关作为出入境检查管理的政府职能部门,要顺应时代潮流,服从和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就必须以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提高边检服务水平,不断创新社会管理,大力推行勤务模式改革,从而实现严密管控和服务并举。

二、边检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自2007年开展提高边检服务水平工作以来,全国边防检查机关认真贯彻这一重大部署,边检管理积极向公共服务型转变,推动以服务为核心的边防检查工作水平明显提高,边防检查机关在执法理念、基础建设、精神状态、外界反映和社会地位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但是,我国出入境人员和交通运输工具数量每年都在不断的增长,在场地、警力有限的情况下,边检机关面临的保障顺畅通关的压力越来越大。在服务方面,口岸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态势日益突出,边检官兵所直接面对的服务对象对出入境边检服务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越来越高,能否创新边检管理模式,发挥好服务职能作用是衡量边检工作的重要标准。由于各口岸类型、功能、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建设发展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各边检站面临的形势任务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使得原本推出的一些服务举措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的服务需要,边检社会管理方式需要不断地加以调整完善。在监管方面,以海港边检站为例,目前各站大多采取派员进驻执勤点负责来靠船舶、人员的检查监管工作,且仍然采取传统的梯口监护、驻船监护、巡视巡查为主的勤务模式,科技含量不高、占用警力多、耗时长、工作效益低,使原本就不足的警力显得越发紧张。一旦遇到重大安保任务,如北京奥运会、建国六十周年、上海世博会等,则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大量警力资源投入和执勤人员超负荷工作才能完成,这种人海战术、疲劳战术不够科学合理,如果不加以改进和创新,则会给工作带来很大被动。

三、以创新为动力,在社会管理上求突破

针对目前在社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边检机关要必须紧跟形势,在警力前移、创新服务、全员参与、科技应用等方面下功夫,在现有警力及软硬件条件下更好地服务口岸发展。一是加强顶层设计。要结合形势任务发展变化,对勤务开展情况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深刻把握当前口岸工作的发展趋势,使边检勤务模式能科学准确地服务于现实工作需要。定期组织业务骨干深入执勤一线进行实地调研、集中走访,着眼于口岸发展趋势、勤务组织模式、机制体制革新等深层次目标,努力发现制约边检业务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针对在勤务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攻关,积极探索解决办法,立足长远研究出台与新时期口岸形势相适应的勤务模式,推动边检工作的良性发展。二是推动警力前移。大力加强海港边检区域勤务中心、科队联勤建设,将执勤警力下沉至港区一线,以缩短执勤战线、节约执勤成本,集中执勤区域、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合理解决勤务繁重与警力紧张之间的矛盾。同时,要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工作需求,推行“科队整体前移、服务整体前移”的“两个前移”勤务模式,及时推出创新服务举措、合理调整勤务组织模式,确保船舶查验、证件办理、更换船员、问题处理、业务咨询等边检服务管理职能都能在区域勤务中心一次性完成,尽量减少服务对象在各个业务环节所花费的时间,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将优质边检延伸服务进一步推向口岸一线。三是优化监管模式。深化船舶分类监管勤务模式的运用,引入风险评估及信誉管理机制,实施分类管理,突出管控重点,提高对出入境人员和交通运输工具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建好用好“边检联络员”、“边检协管员”、“边检信息员”三支队伍,发挥港区执勤点联系服务对象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充分发挥综合治理的优势,明确码头相关企业以及船方在船舶管理中的责任,由边检机关主导,码头企业、船方、边检各负其责,在港区码头合力开展管控工作,使监管模式在口岸安全环境的整体优化中发挥最大的效用。四是强化科技应用。实施指挥中心实体化运作,配齐配强人员,整合信息资源,充分运用梅沙系统、DMS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信息综合化平台,完善勤务指挥体系。加强电子口岸系统推广应用,建立电子证件预领制度,为企业提供快捷办理手续服务。逐步推广应用“全球眼”电子监控、红外监控报警、3G无线传输、人像识别等新信息技术,将人员巡查、视频监控巡查与DMS系统报警管控相结合,科学安排执勤警力、大力提高工作效能,实现“实时、可视、可控”的扁平化指挥模式。四是深化跟进服务。大力开展走访活动,主动了解掌握服务对象的新需求,有针对性推出配套边检政策和工作措施,出台服务对象迫切需要的服务举措和方法,加以固化、深化,逐步形成长效机制。要将服务效果回访制度化,强化对现有服务举措的执行力度,并针对服务对象的需求积极创新服务措施,提高通关能力和服务实效。搞好边检服务评价体系与口岸大通关测评工作的有机结合,在抓好自身建设的同时,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主动将边检服务纳入社会评价体系,不断调整和充实完善我们的服务质量标准。五是创新管理模式。按照“共同参与、和谐共赢”的原则,建立边检“诚信管理”体系,全面实施分类管理服务措施,对各公司逐步推行边检报检员准入退出和日常管理制度,通过量化考核等机制不断提升人员的整体素质,推动服务对象共同参与、提升边检社会管理质量;不断完善企业及员工年审备案工作制度,规范对行政许可对象的管理监督,进一步促进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协作配合。六是打造服务品牌。要立足口岸的区位特点和优势,将服务口岸大型企业、创建爱民固边模范口岸作为突破口,积极策划服务举措,抓好重点服务品牌建设。要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推动个性化服务,全力打造边检工作亮点,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发展。以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为契机,推行“一个品牌、多家经营”举措,联合口岸联检单位共同推出优质服务举措,进一步密切相互之间的工作衔接,大力提升口岸的服务水平和整体形象。

作者简介:林瑞都,莆田边防检查站站长。

上一篇: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浅探 下一篇:税收行政管理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