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与本科生互动式学生管理模式初探

时间:2022-10-21 09:31:40

研究生与本科生互动式学生管理模式初探

一、高校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管理的现状

(一)本科生教育管理的现状

本科生人数众多,受到较多的关注。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目前普通本科生人数已经突破3000万,客观上由于本科生人数众多,主观上由于对“高等教育以本科生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并重,研究生与本科生共同成长”方针的片面理解,辅导员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本科生的管理上,造成本科生管理过严、过细。“学生进大学校门伊始,我们就向他们提出生活、学习中需要注意和遵守的各种条例,并将这些条例制度化”,“组织学生成立自律会等组织,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有规律、有步骤地进行检查,对没有按照制度完成生活、学习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

(二)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现状

研究生全体人数逐年上升,但研究生管理还是高校学生管理的薄弱环节。2009年全国研究生总人数已经达到140万人,相较于2008年增加了20万人左右,研究数量的增加给研究生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相对薄弱的环节,部分高等学校重视不够,领导体制和工作体制尚不健全,缺乏相应的专职工作队伍,条件保障还不完全到位。特别是面对研究生规模扩大、培养模式和管理方式发生变化的新情况新要求,还缺乏积极应对的有效办法”。

研究生群体思想上成熟,具有较高的科研素养,但缺乏提升综合素养的机会。研究生相较于本科生更加成熟,更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许多研究型高校也十分注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投入较多,“虽然研究生个人的科研能力、学习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与提高,但其组织、领导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却受到制约”。

研究生可以满足本科生在科研、学习等多方面的需要,研究生指导本科生发展的同时也是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探索研本互动“把研究生的‘导人’与‘育己’结合起来”,构建研本互动式的大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研究生与本科生互动管理模式的优势

(一)心理层面上,研究生与本科生更易于建立亲密关系

研究生和本科生大多处于青年晚期,成人初期,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是形成亲密对孤独的时期。这一时期,他们需要与伴侣、朋友、同事等建立爱情、友谊、团结与亲密的关系。如果发现自己不能与别人建立起友爱、亲密的关系,就会感到孤独,产生不愿与人接近的孤独感。因此,相较于建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与学生的良性关系,研究生与本科生的互动关系更容易构建,而且还可以在多方面发挥作用。

(二)管理层面上,研究生与本科生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创始人爱德华兹,戴明基于这样的假设:“人们(雇员)对待工作会尽力而为,管理层的任务就是不断改善他们在其工作中的‘系统’以为他们的努力工作创造条件”。将TQM应用到学校教育中,“雇员”就是“学生”,“工作”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学习”。研究生与本科生互动就是“把教育中的积极发展的因素整合到一起,包括小组教学、因地制宜的管理、合作学习的教育”。研究生与本科生互动,一方面研究生生活中指导本科生,分享科研资源(实验室、论文),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既是本科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化理解,也是本科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本科生教育反作用于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研本互动辐射到本科生上,既可以扩大高校学生管理的覆盖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管理的实效。

(三)内容层面上,研究生与本科生互动管理模式更加多元

以往学生管理更加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心理教育等方面,研究生与本科生的互动不仅仅局限于这两方面的内容。正如符号互动理论者米德认为,人的思维过程很大程度上是主体的我(I)与客体的我(Me)之间的互动过程。就好像他人是一面镜子,我们在他人那看到了自己,并且认为那是真正的自己。研本互动不仅可以在思想引领、心理辅导的方面起到作用,还可以在学习辅导、实践引领、科研指导等方面有所作为。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至少具备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身体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我认知智力,因此研究生与本科生在各方面的多元的互动同样也符合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体现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三、实施研究生与本科生互动管理模式的途径

(一)研究生做兼职辅导员或辅导员助理

研究生担当兼职辅导员获辅导员助理既可以指导本科生的专业学习,同时也可以进行生活辅导、就业指导等多方面的互动。某些专业例如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具有较多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担当兼职辅导员或辅导员助理可以大大发挥朋辈教育的力量,对本科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并且可以取得较高实效。运用专业知识引领本科生教育的同时也是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提高了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二)研究生与本科生个体或团体结对形成共同体

在共同的兴趣、爱好或研究目标基础上形成的研究生与本科生共同体是最能发挥研本互动管理模式力量的方式。研究生与本科生可以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多方面的交流。从学生自我管理的角度来看,既是本科生向研究生学习提高自身科研、学习能力的过程,也是研究生受到本科生教育的影响,通过参与活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过程;从辅导员学生管理的角度来看,辅导员既可以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也可以关注研本共同体的发展,大大扩大了学生管理的广度与深度。

(三)导生制:研究生引领本科生发展

优秀的研究生既可以在思想上、行为上引领本科生发展,也可以使“研究生了解本科生的思想动态,及时组织他们进行沟通,统一认识,提高双方思想修养和理论水平”。导生制加强了研究生与本科生思想上的交流,“缩短了彼此间距离”。

四、实施研究生本科生互动管理模式的实际意义

(一)有利于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积极主动性

“现代管理思想强调人的因素是第一位,核心是对人的尊重和信任,即要以诚相待、民主平等、尊重人的主体地位”。研本互动管理模式是研究生和本科生自主整合的团体,团体中研究生和本科生发挥朋辈优势,积极互动,在满足个人成长的同时寻求团体的发展;团体之间的竞争客观上也不断促进团体成员不断学习、进步。以前辅导员“家长式”的管理模式下的学生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而研本互动的管理模式是建立在兴趣、目标一致等基础上的,把学生摆到了管理的主体地位,本科生与研究生为了共同进步或在与其他个体或团体竞争中取胜,在学习、工作、等多方面进行双向交流,充分发挥两者寻求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并将内驱力外化为自我学习提升的动机,变他律为自律,淡化了学生管理中的主客体关系,提高学生参与自我管理的积极主动性。

(二)有利于建立研究生与本科生管理的良性机制

首先,由于研究生年龄差异较大,科研任务繁重,居住分散,独立意识较强等因素,学校研究生管理工作一直是学生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在研本互动管理模式中研究生作为本科生的“导师”、“伙伴”、“合作者”,加强了研究生与本科生的联系,将研究生视线从自身转移到与本科生互动上,研究生不仅需要自我提高,还要引领本科生共同提高。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了研究生的责任感,同时研究生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无形中提高了研究生的自我约束力;第二,研究生与本科生结对管理,辅导员在管理本科生的同时也把研究生纳入管理范围中。辅导员既可以管理学生个体,也可以管理研究生与本科生结对的团体。研究生与本科生在思想教育、学习科研、生活工作中双向互动,高校学生管理就可以从宿舍、教室、实验室覆盖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从而扩大了高校辅导员的管理覆盖面。

(三)有利于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共同提高

一方面,研究生相较于本科生有较丰富的生活阅历,生理、心理已趋成熟。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最高层次,研究生相较本科生更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良好的科研思维和科研素养。而本科生具有较高的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但由于专业知识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够,缺乏科研素养,这些能力仅仅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在实际科研活动中得到提升。“让本科生与研究生一同参加科学研究,不仅有利于本科学生更多地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知识,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让本科生和研究生之间加强了学习上的交流和相互启发。反过来又促进了课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改进与创新以及与科研的结合,有利于本科生提早了解科学探索和研究的方法。增加本科生和研究生之间的接触、交流,本科生可以从研究生身上学习到科学的学习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对科学研究和探索的兴趣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本科生可以带领研究生一同参与各项活动,丰富研究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有利于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本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要多于研究生,因此本科生与研究生的互动过程也是本科生通过自身影响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

研本互动的管理模式是基于学生自我管理的模式,是发挥研究生与本科生自省能力,提高研究生本科生培养质量的模式。但研本互动的管理模式不是排他性的,不是以夺取或削弱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地位为出发点的。由于研究生和本科生自我管理、自我适应的经验不足,因此研本互动还需要发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郑晓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5.

[2]唐弋,彭鎏佳.从制度管理到自我管理――浅谈大学生管理工作[J].世纪桥,2007(10).

[3]王柏林,肖望兵.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02).

[4]FredC.Lunenburg,AllenC.Omstein[M].教育管理学――理论与实践孙志军,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5]俞晓菩,叶志清.研本互动式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探索[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版),2009(11).

[6]武丽.研究生与本科生互动机制的探索与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0(1).

上一篇:CDIO理念在网络工程实训中的探索实践 下一篇:现代日本对教师资质能力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