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与多元智能的关联性

时间:2022-10-21 09:30:28

音乐教育与多元智能的关联性

一小学音乐教育的作用

音乐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还被人们认为是最好的减压方式之一。在小学教育中,音乐也是启蒙学生思想,培养学生情感,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方式。尽管音乐常常被作为“副科”来对待,与语文、数学等的被重视相比,音乐学科相差甚远,但是小学音乐的作用却不容小觑。音乐的起源比文字更早,长期以来音乐就是人们娱乐、放松心情的重要方式。优秀的音乐能使人精神愉悦、情绪振奋,同时音乐通过听觉器官进入大脑皮层,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内分泌、促进消化、解除疲劳、促进健康的作用。在新课改实行的今天,开设音乐课更是重中之重。在音乐课上,学生通过对于音乐的学习和赏析,会放松原本紧绷的神经,让身体和心理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放松。放下行囊才能再次出发,始终带着巨大的压力是无法集中精力学习的。音乐的教育教学对学生学习其他的科目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音乐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新课标的要求中,有一条重要的要求就是以审美为核心。比如在欣赏俄罗斯音乐教育家柴可夫斯基的《花之圆舞曲》时,学生们通过圆舞曲特有的拍子,舒缓的旋律,再加上老师语言和动作的指引,学生们会在脑海中形成与音乐节奏相匹配的唯美画面。《列子·汤问》中写道:“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子期对于伯牙的音乐欣赏和比喻,就是对于音乐审美的一种促进和培养。人们对音乐教育价值的认识已逐渐走向全面、科学、深刻。音乐与节奏智能和语言智能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在音乐的训练中可以提升一个人对音乐的反应和辨识能力,音乐在很多外行人的眼里是学习唱歌,但是唱歌会有人唱得好有人唱得不好,这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发音的准确程度或者对韵律的把握程度,深层次地对情感的处理和表达,通过音乐能够表达人的思想和感情。人们对音乐教育价值的认识已逐渐走向全面、科学、深刻。音乐能够培养人们多方面能力,音乐当中有旋律和歌词,歌词有些内容很阳光、很有韵味,如果在没有曲调的情况下学生不能够对歌词记忆深刻,也很难提升孩子记忆能力。

二多元智能的分析

多元智能中韵律对学生的记忆和语言以及自然智能的关联性培养、对学生以后的语言学习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外来的单词要在短时间内记忆很深刻,就要依靠大脑中的记忆模块。根据资料显示,很多学生在音乐方面比较突出的学生,对语言的学习也很快,主要是音乐是需要记忆,语言也是需要记忆的,虽然两种记忆模式不一样,但是记忆的系统是相同的。一般学习艺术的人发散性思维特别好,所以音乐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但是各项职能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项职能之间有着相互的联系,一项技能可以带动其他方面的职能因素发展,美国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认知心理学领域关于智能研究上的一项重大发现,音乐多元化理论发展对小学生今后的发展有极大的积极影响。

三音乐与多元智能的关联性

1.音乐与情感语言的关联性

学生的情感培养也是多元智能的一个方向,小学生的情感体验本身就不是很多,所以教师可以运用《我们美丽的祖国》这课的教学提升对学生情感智能的培养,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深层次表达,人类对自己的情感表达是通过音乐表现出来的,这是音乐发展的起源,开展情感教学的过程中,先要给学生情感灌输,给学生看一些祖国美丽景色的图片和文章让学生先在意境中体会祖国河山的壮美,再运用旋律提升学生的情感意识,同时,在情感意识培养中加入词的创造,这样学生对于情感的体验就会加深,也会对歌曲有深入的了解。音乐可以培养语言智能,音乐的语言和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有着很多密切的联系,音乐素养比较好的人在语言表达上面也很优秀,因为音乐中的情感体验和语言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一个著名的音乐家说过唱歌和朗诵诗歌一样要有合适的抑扬顿挫,一个好的歌曲不会是一成不变的音调,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运用流行歌曲引入教学。比如可以先给学生播放《烟花易冷》,让学生先比较林志炫和周杰伦在演唱时候情感投入的不同,学生提出观点以后,教师不要做过多的评论,通过故事的引入提升学生对歌曲的认知程度。高水平的语言结构表达要有一定的韵律,强调声音的抑扬顿挫,音乐的很多东西是有着不可翻译的特点,所以能够听懂音乐的人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也很强烈。

2.音乐与逻辑空间智能的关联性

音乐和逻辑看似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在研究过程中能够发展对音乐比较感兴趣的人数学计算和理解能力都很强,因为数学是形式和模型的规律学习,所以经常听音乐的人能够被形式和模型接受。小学生现在要培养的是计算的能力,计算要培养学生的细心程度,音乐的细节变化要求学生要细心去听,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细心和耐心的能力,在一首曲子或者歌曲中变化音阶和音调,让学生找出不一样的地方,学生在开始的时候会对这样的细节变化感觉不大,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以后会发现自己的细心程度和耐心程度得到了锻炼。数学和音乐具有共同的“数”的结构,所以音乐的本身给数学提供了肥沃的土地。一个数学家对音乐的兴趣不在于音乐本身的演奏,更多的是在于对音乐的演奏方式和变化结构的方式的感悟,这和数学的逻辑思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一个学生看到数学的文字题,不是要考虑到文字本身的含义,而是要考虑到要运用到的已知条件,把已知条件转化为自己可用的知识。同时在学习立体几何的时候可以通过音乐提升学生对词曲规划能力的空间思维,在生活中也可以用到,比如在摆放东西的时候要考虑空间的承载能力,音乐中每一个音符的摆放位置和空间逻辑关系很大。

3.音乐与身体自然智能的关联性

音乐当中的乐器学习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动作技能,因为学生的智力和学生的动脑有着很密切的联系,所以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手指的灵活性,音乐教师多鼓励学生学一些简单的乐器,在手指的培养中提升学生的智力。在西方很多外科手术医生都要求会拉小提琴,因为小提琴上的每一个音必须要校准,如果不校准声音会有很大的偏差,这就要有很好的手感,而且手的位置摆放很关键。有这样一个事例,在音乐世家中有一个孩子从小学小提琴,但是她在天赋方面有限,后来成为了一个外科医生,在做外科手术的时候她所拉的刀口非常小,缝针的时候很精密,在伤口愈合以后,不仔细辨认很难看出伤口,所以她的很多同仁都向她取经,但是她只是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从3岁起就开始练这项技能,所以这是一种手感,没有对琴弦的准确把握就不能够灵活地掌握。所以说对乐器的学习能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培养出潜在的技能。这是因为长期训练过程中自我智能和自然智能的形成,身体有了机械性的记忆,这种记忆在今后的工作中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

四结束语

音乐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对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为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要重视音乐教育和多元化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适宜发展的全面型人才,这才是开展教学的重要意义。

作者:钱慧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观音山小学

上一篇: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方法研究 下一篇:美术教育对幼儿成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