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有效教学探究

时间:2022-10-21 08:43:36

高中物理有效教学探究

【摘要】有效教学提倡: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学定教、细化目标,引导归类与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这些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体验,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通过教会学习方法、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最终目标。

【关键词】以学定教 体验成功 创新与实践能力

我们把有效教学理解为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的教学。这里的“发展”不仅仅是学生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还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即教学与教育的辩证统一。何谓教学效益呢?简单地说就是:“学生获得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学生、教师投入的时间与精力的比值”。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与技能、体念过程中,学习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的有效与否关键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这也是决定一个民族今后如何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因创新精神是民族发展不竭的动力。那么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史为鉴使人明智。要创新得先有继承,学生获取的知识大多是间接知识,焦耳研究热功当量研究了20年。不可能也不必要每一样知识都要求学生亲身体验。在获取间接知识的时候,要让他们知道科学家是如何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经过了哪些论证和实验、从而得出了何结论、又经过了哪些推广--获得的专利和发明。这是可能的也是必须的。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尝试运用这些方法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需要--自信心,使学生强化或者转变态度,从而形成积极的价值取向。学生来读高中,目的非常明确,都想考上大学。也就是说他们有学习的动机和需要,为何那么多的学生认为物理越来越难学?究其原因可能是知识准备不足、对内容不感兴趣、对老师不感冒、学习的方式单一等等对此教师应该:

1.弄清学生的就近发展区。有效教学是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准备时,要找几个你的学生研究他们原有的认知准备和情感准备;学生不可能不遗忘。在学习新知识前,老师要帮助他们将准备知识理顺,减少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

2.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愉快的合作学习-。教师要将高中物理常用的网址明确的诉学生,让学生有目的收集资料查阅文献、观看 课件。学生对“见过的”知道,对“做过的”就会。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信息加工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单向接受的知识是掌握不牢固的,不能转入长时记忆和有效内化的知识。学生极主动的参与,是反映“学生在与学习有关的活动中投入生理和心理能量”的状态变量。参与意味着主体对活动的能动性作用过程,是能力和倾向的统一。主体参与绝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一种状态。而且是一种亢奋、激动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学习,更是高效的学习。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只有在与他人合作过程中,主动加工那些对个人有意义的信息,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大量的研究也表明了合作学习的价值。所以让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意义的学习,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但合作学习不仅仅是小组学习,也不仅仅是一种课堂活动形式。米尔斯把合作学习定义为“成员各负其责,为实现小组的共同目标而合作的有组织的小组活动”。 互动、合作不仅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反映了课堂教学的本质。描述了教学中师生、生生以及与自身的认识、思维、思想情感的流动情况。没有这些内容的流动,甚至是碰撞就不可能形成有意义的学习。有效教学追求的就是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所以在教学目标的落实和达成的过程中,选择怎样的教学策略非常重要。

3.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90后的学生在家里都是娇娇儿、娇娇女。他们的自主观念、民主意识很强。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取得他们的信任,所谓亲其师才信其道。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教师在教学准备阶段对学生认知准备和情感准备的理解,这就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教学实施重教师创设一种自然、和谐的教学氛围也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课堂上教师认真倾听、热情鼓励、友善指正,学生虚心听讲、积极参与、主动探究是互相尊重,共同促进的生命过程。其次在学习过程中师生与教材的对话,与同伴的真诚交流,与自己内心世界的对话。

4.教师要明确学习目标。目标越具体、越清楚越容易达到。崔允教授在《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一文中提出规范的教学目标四个要求:学生为行为主体;行为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 考察一个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需要明确在教学实施前,教师和学生期待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否则所有的考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有效的前提。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

5.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归纳总结,以期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在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后,教师与学生一道,采取专题复习,归类总结。要让学生知道这部分知识有哪几类问题,每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如何,要鼓励学生尝试用这种方法去解决问题。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学生只有会学习、能解决问题才会对学科产生持续的兴趣。才能体会到学习是愉快的。一节课利用变式训练只解决一类问题。效果会非常明显!

6.教师要有以学定教的观念。也即是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定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要讲。学生学了也不会的就不要学。要大胆的取舍。不要大而全,要让学生从解决简单的问题入手,让他们解决能解决的问题,在快乐中学习。获得成功的体验。

7.要将学生对学科的直接兴趣要转化为为今后发展需要而学习。学生不一定是直接对学科有兴趣。学生要完成学业,修习的每门课程必须达到一定的学分。老师要善于引导他们要为自己今后的发展、为民族的生存而读书。

8.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只学习解决问题的步骤,而不了解使用这种常规做法的原因,就是模式化知识的表现。这些知识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教师在促进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同时,更要促使获得能力的迁移和思维的发展。只有促进深层理解的学习才能将学习所得进行内化,内化成学习者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让学生明白预习的好处,是知道上课时哪些知识是自己能掌握的、哪些是自己还没搞清楚的。可以使上课时探究的、合作学习时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是人不可能没有遗忘。教师要根据遗忘规律指导学生及时复习、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回忆不起的时候就要安排时间复习。根据一天中的记忆、逻辑运算规律合理安排学习的内容。教会学生文理搭配,合理用脑。教会学生归纳与小结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

三、要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勇于创新

让学生知道科学家是如何创造性的研究解决问题的。让学生明白思维创新的常规方法。如增加新功能、功能的组合、或将其它的功能方法加以迁移等等。

总之有效教学首先是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准备时需要研究学生原有的认知准备和情感准备;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学习的兴趣、动机的激发以及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的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实施,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无不围绕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其次有效教学充分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地位和角色。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同时也明确了教师在教学中起激励、组织、引导、评价的角色。只要教师有先进的育人理念,合理运用各种办法就一定能提高教学的效益。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理论》全主编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现代教育理论研读》周国韬 杨雪梅 王淑娟编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上一篇: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探究 下一篇:每个人都有一次说脏话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