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战后中日关系分期的演变

时间:2022-10-21 08:40:03

浅析战后中日关系分期的演变

[摘 要]战后中日关系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无国交阶段、暖春期阶段、发展与矛盾并存阶段,分别以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1992年总书记和日本天皇互访为界点。三个阶段又可划分为若干个时期,且每个阶段下中日关系的发展都有其不同的特点。总之,只有依靠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使中日关系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战后;中日关系;分期演变

中日关系一直以来为两国学者关注,进入21世纪,两国关系发生了一定变化,发展和矛盾并存。近几年,由于问题的升级,参拜靖国神社等事件,使中日关系越发紧张。

对于战后中日关系分期问题的研究,国内学者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二分法,以1972年中日建交为界限,划分两个阶段[1]25-28,又有学者在这两大阶段下划分又分出九个时期[2]8;三分法,以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和1972年中日建交作为划分标准,将1945年到1995年的中日关系分为三个大的阶段[3]6-7;四分法,此种分法并未按时间点划线,而是以中日关系进展分为四个时段,并指出战后中日关系进展的三个特点为以民促官,以经济促进政治,进步力量与反动力量并存[4];九分法,将战后到21世纪的中日关系进行了细致的划分[5]3-4。以上为国内学者对战后中日关系分期的主要观点,随着时代进入21世纪,有更多的因素影响着中日关系。

在划分中日关系上,苏崇民先生曾提出“中日关系史的分期必须首先考虑国家关系的演变”,其次“还有民间关系,即人民群众间的经济关系及文化关系”[1]19,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国际环境的变化对中日关系亦有影响,此外还要考虑中日间发展的直接变化。根据以上几点,笔者将战后中日关系分为3个阶段,每个阶段下又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期。

一、无国交阶段(1945年―1972年)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中国人民取得最终胜利,这标志着中日关系的一个新开始。在这个阶段主要分为4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前,这期间主要由政府来处理中日关系,参与对日战后问题的处理。但实际上日本投降后,一直处在被美国独占的状态。而在1947年底到1948年初,中国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国民政府自顾不暇,对日政策基本停滞,因此产生的影响较小。

第二个时期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到1952年,在冷战背景下,中日两国分属两大对立阵营。在战后初期,日本曾奉行全面媾和政策,吉田再次组阁后,最终确立片面媾和路线[6],且日本政府对新中国的态度紧随美国脚步。1951年美国召开对日媾和会议,排除中苏与日缔结片面的《对日和约》,又签订《日美安保条约》,中日关系实质上成了美中敌对关系的反映[7]。1952年4月,吉田政府又同政府签订了《日台条约》,基于以上的3个条约,日本实行孤立和不承认新中国的政策。而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前就已开始考虑对日讲和政策,直到1951年已形成对日讲和政策的雏形、确立和假苏之口对美批判的三个时期,指出一,要早日讲和;二,确定领土归属;三,反对日本在军备及美军长期驻守日本;四,严惩战犯和拥有赔偿权。但由于美国的操纵,新中国被排斥于旧金山和会之外[8]。因朝鲜战争的爆发,使中美两国对立加剧,中日间几乎呈现出“真空”状态。

第三个时期是1952年至1962年民间贸易往来时期,在冷战下,发展中日关系面临着重重困难,中国政府试图采取“民间外交”方式打破局面。1952年4月,莫斯科召开国际经济会议,中国代表南汉宸在会前向日本发出邀请,希望各国工商界人士共聚一堂,研究发展国际贸易事宜,得到了日本各界的响应。高良富、帆足计、宫腰喜助三位代表突破重重阻碍来到莫斯科参加会议,又由莫斯科转往北京,同中国签署了第一次中日民间贸易协定,这为中日贸易友好往来开辟了道路。1955年,片山哲率团访华,签署了《关于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协定》,中日民间交流由经济扩展到文化,两国民间发展出现新景象。直到1957年岸信介执政,支持政府,受到新中国的谴责。1958年发生长崎国旗事件,使中日交流一度断绝。在此之后,中国提出“政治三原则”、“贸易三原则”和“政经不分离的原则”来处理中日关系,打破中日僵局。

1962年11月,高达之助和廖承志签订了《中日综合贸易备忘录》(简称L・T备忘录),以此为界开启了第四个时期,中日关系走向半官半民。L・T备忘录“实现了日本运用输出入银行卖方信贷向中国出口尼龙成套设备;双方互设备忘录贸易联络事务所和交换长驻记者,因而具有半官半民性质”[3]14,为中日贸易开辟出一条新道路。而1967年,佐藤访问台湾,两国关系受到打击。但这一时期中日贸易额不断增长,反映出中日民间交流不断加强,这为中日正式建交创造了一定的条件。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两国关系又迈入新的阶段。

二、暖春期阶段(1972年―1992年)

上个世纪60至70年代,国际局势非常利于中日关系的发展。1971年10月,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而美国深陷越战之中,中苏关又恶化,美国决定改善同中国的关系。这为中日关系发展创造了条件。由于美国的“越顶外交”使日本政府陷入被动状态,日本决定先于美国采取行动。1972年9月,田中角荣访华,双方发表《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两国邦交正常化。中日关系开启新的篇章。这一阶段可以1982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1972年中日关系正常化到1982年教科书事件,这期间中日关系发展迅速,特别是1978年8月,两国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该条约的签订从法律上结束了两国的战争状态,将两国和平友好关系用条约形式固定下来。复交后两国互访频繁,签订一系列贸易、航空、海运和渔业协定,中国于70年代末接受日元贷款,加强经济间合作。1982年教科书事件让升温的中日关系冷却下来,中日发展的同时出现了摩擦。随着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日本要求提升政治地位。而中国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两国都希望扩大合作领域,积极发展中日关系。这一时期中日两国领导人互访增多,召开中日政府成员会议,贸易金融方面也有发展。但在发展中也出现了摩擦,如篡改历史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光华寮问题等对中日关系产生不良影响。80年代末日本曾与西方国家一同对中国进行经济制裁,使中日关系再度受挫。到1991年,海部首相访华,中日关系全面恢复。在中日建交的20年里,两国关系取得了巨大成就,政治关系被改善,经济、文化方面也取得长足发展。虽有摩擦,但总体趋势是朝着友好发展的方向行进。

三、发展与矛盾并存阶段(1992年―至今)

进入90年代,冷战结束,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中日关系也深受影响。以1992年访日和日本天皇访华为界点,中日两国的关系开始第三阶段。这一阶段两国关系出现了发展与矛盾并存的波动式特点。1992年是中日建交20周年,两国举行纪念活动来推动中日关系的发展。4月,江总书记访问日本。同年10月,日本天皇首次访华。这“充分体现了两国努力改善和加强中日关系的愿望,确立了面向21世纪的中日友好关系的起点”[9]。从1992年到2000年,中日两国积极发展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加强政治互信,促进经济友好互利。直到2001年,小泉执政后,中日关系进入低谷。2001年至2006年,小泉首相不顾中方反对坚持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恶化,两国进入冰冻期。2006年安倍组阁,对华开始访问,有意打破两国政治僵局。2007年至2008年两国领导人互访,中日两国关系出现良好势头。而2012年的事件的升级,又再次使两国关系降入冰点。这一阶段中日关系不断起伏波动,发展与矛盾并存。进入21世纪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两国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而两国存在的问题也愈发激化,若想创造良好的中日关系则必须靠两国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总之,战后中日关系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无国交阶段、暖春期阶段和发展和矛盾并存阶段,三个大的阶段下又分为若干个时期,每个阶段下有其不同的特点反映出当时的中日关系。回顾战后两国的发展是一个历经复杂、曲折的过程。而对于未来中日关系的发展,则是需要靠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朝良好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苏崇民.关于中日关系分期的几个问题[A].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编.日本的中国移民[C].北京:三联书店,1987

[2]林代昭.中日关系史(1945-1992)[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田恒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张丽波.简论战后中日关系的进程[J].辽宁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5]孙乃民主编.中日关系史:第三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战后初期日本外交与片面媾和轨迹的形成[J].北方论丛,2010年第6期

[7]冀伯祥.论战后中日关系[J].重庆师院学报,1991年第2期

[8].战后初期中国共产党对日讲和政策的演变(1945.8-1951.9)[J].抗日战争研究,2012年第4期

[9]汤重南.新中国的对日外交与中日关系的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8期

作者简介:梁燕,1991年2月生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日本与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项目编号:2012BS62)。

上一篇:环保监测数据如何“保真”? 下一篇:有感“在环境治理中发现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