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基于教学环节的悬念式提问

时间:2022-10-21 05:32:55

小学语文教学中基于教学环节的悬念式提问

摘 要 提问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非常广泛的教学手段,传统的提问往往没有很高的思考价值或者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悬念式提问立足于吸引学生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增强问题的启发性,加强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减轻学生面对问题的压力,本文从教学的基本环节阐述悬念式提问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使用。

关键词 悬念 启发 语文教学 提问

悬念是情绪和直觉的中间产物。悬念可以引起人们急切的心理状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使用悬念式提问可以是学生的兴趣不断向前延伸和产生“欲知后事如何”的迫切要求。悬念式提问引起的一个直接心理效果就是学生的好奇心,有时甚至是学生在潜意识中的好奇。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更加注意去寻找语文学习中的信息或信息的线索,这便有了有意注意的特征,从而加深对学习内容的记忆。本文将基于小学语文的教学环节悬念提问进行研究。

1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导入是教学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关系到整堂语文课的成功与否。好的引入是课堂成功的一半。导入不但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爬山虎的脚》这一课的导入设计,有三位老师的三种导入设计,(1)“同学们回想一下,《雪地里的小画家》都是画的什么?(小猫的脚、小狗的脚……)这些都是动物的脚。那你们知道植物也长脚吗?”(2)“展示图片 (动物的图片,重点突出脚) 教师问,同学们知道大象、老虎、熊猫等动物都是有脚的,你们知道植物也有脚吗?”(3)“出示谜语:①上搭架,下搭架,开黄花,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 ②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爬山虎也是一种蔓生植物,它搭架吗?”虽然教师都是用的提问导入但是很明显第一种与第二种的就不如第三种提问高明,第一种和第二种提问学生从教师的问题本身可以得到一个猜测“有的植物是有脚的”,当老师揭示出课题《爬山虎的脚》时,导入中学生的求知欲在很大程度上就得到满足了,问题虽然吸引了学生的有意注意可是却并不持久,没有激发出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而第三种提问,则属于悬念式提问,教师首先呈现了两个谜语,而谜语本身就是悬念,虽然谜底很容易揭晓但是紧接着两个谜底成了新的悬念提问的素材,爬山虎和葡萄丝瓜一样是蔓生植物,是不是也需要搭架?爬山虎和葡萄丝瓜相比有什么特别所以不需要搭架?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发挥作用的?等等一些列问题会呈现在学生头脑中。而学生的这些疑问保证了教学的高效顺利的进行。教师此时便可在悬念的气氛中导入新课。这种悬念式提问在导入中不但能开启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动机,增强学生求知动力,更能激发学生语文的学习兴趣,活跃语文课堂气氛,营造出融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鼓励刺激学生的求知欲。

2 启发引导 讲授新知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尤其重视学生语文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的语文情感。所以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关照学生的情感。启发引导,讲授新知是课堂教学的重点环节。此环节提问的技巧重点在于巧妙的问题设计,而问题的设计,首先应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相一致,即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其次注意对象。性格内向的学生往往不轻易开口回答问题,对他们教师要多加鼓励以增其勇气;性格外向的学生则往往不加思考,轻率回答。教师在对他们的积极性给予肯定的同时,也应要求他们回答问题时必须慎重。再次,注意在教学的启发引导阶段提问要要围绕着教材并结合着上一环节的情景进行,使提问在学生进入的情景有一定的深度。

例如,一位教师在讲授《草船借箭》这一课时,在启发引导,讲授新知环节设计了这样的悬念问题:(1)“周瑜是明摆着为难诸葛亮,那么他是怎样堂而皇之无理取闹的呢?” (2)“诸葛亮为什么不拒绝这个不可能的任务?” (3)“诸葛亮是如何完成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教师通过这三个悬念式问题引导学生读课文,循序渐进,逐步深入,不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关照到学生的情感体验。

首先,分析第一个问题,教师打破学生惯性的思维,“明摆着难为人,就不可能堂而皇之”这是教师设置的第一个悬念,在这个悬念的驱使下学生就会探究周瑜“堂而皇之无理取闹的”资本,这是站在周瑜的角度理解草船借箭的伊始。其次,在第二个问题中,学生的惯性思维是借口为难人的任务,是可以拒绝的,教师的这个悬念的前提是,诸葛亮知道周瑜是故意为难他的,但是他却没有拒绝这个任务,潜在的对学生的暗示在于,诸葛亮一定有把握完成这个故意为难人的任务。这就使学生处于诸葛亮的角度,去探视草船借剑的发展。最后,第三个问题,是引导学生站在客观的角度纵观事情发展的结果,诸葛亮顺利完成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重点在于诸葛亮的手段,学生在完成三个问题之后,不但了解了故事的起因、发展、结果,而且在悬念的解开过程中体会到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3 变式练习 巩固新知

此环节是上一环节的辅助阶段,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加强新的内容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发生重组。教师要求学生换一种方式巩固上一环节所学到的知识,除了回顾知识外,此环节还应重点加强学生对过程与方法的掌握。因此悬念式提问要抓住教学中知识与技能目标的重点。

例如,在一位低年级教师在此环节表演字谜,要求学生在看到老师的表演后尽快说出教师所表演的是什么字。教师使用教杆、书本等教具,形体表演出文字“木”“本”“末”“未”和“人”“大”“太”“夫”,等几组相近的字。学生猜出教师所表演的字后,教师接提问“为什么要把这几个字放在一起表演?”引导学生发现相近的字的区别。

首先,教师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为基础的,形体的表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每一个汉字的形体表演也可以看成每一个小的悬念问题。同时,学生完成任务以后教师的问题无疑在练习学生的归类思想,学生的探索这样一方面教师的夸张滑稽的表演加深了学生对字型的记忆,另一方面,也启发学生运用归类的的思想记忆汉字的方法,这就体现了教学三维目标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4 概括总结 提炼升华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概括总结阶段教师和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与学习方法分别做总结,从而引导学生元认知的发展。在概括阶段悬念式提问指向整个学习过程,其作用是在引起学生对当堂课所学内容的反思同时也能使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作为下一次课的激励。此外,由于在这个环节当堂课的整个学习任务已基本完成,学生可以在整体上理解所学内容,此时较容易挖掘教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悬念式提问在这个环节可以在联系整个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做适当的开放。

例如,教师在讲授《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时,在概括总结阶段设计了这样的悬念式问题:(1)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请问同学们为什么我们的课文题目是“富饶的西沙群岛”?可不可以改成别的?(2)假如,突然有一天西沙群岛变成了一群荒岛,海中的动植物渐渐地死去了消失了,你们认为会是什么原因?教师的第一个问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回忆刚刚学习的课文内容,重新体会西沙群岛的富饶,再次调动了学生对西沙群岛的向往热爱。教师第二个悬念问题,强烈地冲击了学生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教师如此残酷的假设,引导学生思考西沙群岛变成一群荒岛的原因,用这种破坏性悬念假设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由于学生心中已有对西沙群岛强烈的向往之情,教师所设计的绝望假设,在对学生环保教育上的作用就会事半功倍。

5 灵活运用 拓展提高

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主要是布置作业,苏霍姆林斯基一直要求“让学生享受到思考的快乐”。没有深度的作业,学生无法得到思考的快乐。枯燥的作业学生是没有积极性去思考的。此环节的悬念式提问重视悬念的感觉忽略提问感觉,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会的是揭示悬念的过程,而不是回答问题。

例如,教师在给学生布置熟读课文的作业时,是这样说的:“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是很有趣的一个故事,不知道你们的爸爸妈妈听了有什么体会,同学们回家把课文仔细地讲给爸爸妈妈听好不好?”教师的这种作业表述方法把简单的“熟读课文”转变成“学生期待爸爸妈妈对课文的体会”。作业在不知不觉中布置了,而学生想要了解爸爸妈妈对课文的体会,必须要再次读课文甚至要用自己的话表述。因此,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也是不知不觉的、积极的、快乐的。

参考文献

[1] 邵璐.设计心理学.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9:32.

[2] 高春艳.谈在语文教学中巧设悬念[J].教育教学论坛,2011(22).

[3] 徐其锐.优化问题设计:捕捉教学的契机[J].上海教育科研,2010(12).

[4] 冯敏.小学语文“快乐作业”的思考与设计[J].教学与管理,2010(20).

[5] 李安全.语文作业创新设计举隅[J].语文建设,2009(12).

上一篇:网络环境下虚拟三维实践教学平台应用于高职计... 下一篇:高中英语教学有效性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