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有效性新解

时间:2022-10-01 12:07:03

高中英语教学有效性新解

摘 要 教学有效性是所有学科都在致力探讨和研究的重要领域,高中英语学科也无一例外。而传统的关于英语教学有效性的研究都将焦点集中在教师如何“教“,具体反映在如何备课、研究教材、组织教学、批改作业和反思等宏观和微观方面。本文关于高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育本质论的双重理论基础上,提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因而高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实现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合力”的结果。

关键词 高中 英语教学 有效性

1 教学有效性的概念界定

对教学有效性进行研究之前首先要清楚什么是教学有效性?有效性教学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①其实教学有效性是20 世纪上半叶西方极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教学理念。Effective Teaching(有效教学)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其核心思想就是教学的效益。“主要指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而根据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有效性是“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条件,开展有助于学生英语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发展、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的各项活动,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②

2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的文献研究

在中国知网重要文献资料库CNKI的社会科学分类中,以关键词为“教学有效性”进行文献查询之后,再以包含“高中英语”字段进行查询,结果显示共有3090条关于高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的条录。可见教育专家及一线英语教师对教学有效性的高度重视。但通过文献研究却发现目前关于高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聚焦于教师的“教”。 具体体现为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备好一节课、如何钻研教材、如何组织教学、如何批改作业和如何做好反思等宏观和微观各方面。这样的研究完全忽视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及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评价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要充分反映出学生是否主动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通过具体教学促进自身的进步或发展。能否通过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发展和实现预期教学效果才是高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研究更为值得关注的内容。这种以应试教育指导的教学理念依然将学生视为教育活动的客体,将学生的学习视为被动的接受性学习,忽视了学生情感价值观和非智力等因素的要求,不利于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 高中英语教学有效性新解的理论基础

“大家都承认,教育并不只是提供给学生的‘教学节目’,而是一个向学生提供的机会,以发展其一生所需的经验、理解力和技能的连续不断的过程。”③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起的特殊作用决定着高中英语教学有效性不能单纯由教师的“教”来决定。

3.1 教育本质论

学生不再是教育活动的客体,因为学习的本质是认识活动。“站在教育者的角度,教育是培养和改造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者是教育实践的主体。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教育是教育者指导下受教育者自我改造的实践活动。受教育是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教育既离不开教育实践的主体,也离不开受教育者这一学习主体。教育的本质就是教育实践主体指导受教育者学习主体的一种指导学习活动,即主体间的指导学习。”④

3.2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学生不再是教育活动中信息的被动刺激接受者。构建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积极主动构建自己知识的过程。”“在学习中,学生会主动对外部信息选择加工来存储和提取信息,学习过程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呈现者,还应该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和洞察学生的想法。教学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发现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⑤

4 高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实现依赖师生共同“合力”

在教育本质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双重作用之下的有效高中英语教学则是学生们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之下,通过自身积极的实践、充分的体验、不断的探究和相互间的合作,从发现英语语言的规律逐步过渡到掌握语言知识技能、调整情感态度并且最终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活跃思维并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拓展视野的过程。高中英语有效性教学实现的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两主体之间不断相互“合力”所产生的结果。

4.1 从教师日常教学方面保证高中英语有效教学

教师备课前首先应该通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浏览当前高中英语教材,结合学情编写可操作的教学计划。其次进行单元备课,将宏观教学要求转化为具体教学任务。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备课,即进行课时教案编写。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重难点,突出教学知识、能力和情感三维目标。并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以及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力争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以及教学媒体之间达成协调统一。最后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同每一具体的教学步骤紧密结合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要保证高中英语的有效教学,还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反思教学理念、反思备课过程、反思师生关系、反思教学得失,这样既可以总结日常教学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又可以能吸取教学过程中失败的教训,从而使高中英语教学整个过程更加完善。

4.2 从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促进有效教学

教学效果的实现还依赖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因素也影响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程度。非智力因素决定学生能否主动从事英语学习并不断坚持、能决定学生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投入努力和热情的多少、也决定着学生的英语学习是否注意力集中等。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第一,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学生不断思考,不断克服问题情境的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学习,动机不断加强的过程。第二,根据每次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动机激起水平与英语作业难度密切相关(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多德森),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第三,充分利用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反馈信息,给予恰当的评定。评定除了英语考试成绩外还包括日常的等级评价和评语。等级评价和评语的结合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第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妥善进行奖惩以维护学生内部的学习动机。在日常英语教学的学生管理中要注意适当表扬而非多批评,因为适当表扬的效果优于批评(心理学家赫洛克,1925)。其次,还因为英语语言教学的特殊性,经常批评学生不利于营造轻松活跃的英语课堂气氛。第五,合理设置英语课堂环境,妥善处理竞争和合作。在英语课堂竞争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会不断加强以取得成功,而在合作活动中学生间会形成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以保证英语教学的有效进行。

注释

① 刘洪.英语教学有效性之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6(6).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统计局编.国家教育委员会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译.国际教育标准分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④ 郝文武.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⑤ 冯忠良,伍新春.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基于教学环节的悬念式提问 下一篇:探究高职英语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