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英语“语感”现状及培养策略

时间:2022-10-21 02:29:19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英语“语感”现状及培养策略

摘要:高中新课改要求教师和学生改变旧有的英语教学观和学习观,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即要培养学生的高水平语感,真正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现阶段教学实际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尚有矛盾,从实际出发,英语教师首先要改变学生对英语的偏见,正确对待英语学习,通过课堂上创建语言环境、课后练习设计及英语课堂教学的延伸三个策略使语感的培养落到实处,切实体现英语新课程的基础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关键词:“语感” 新课程改革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现状 策略

1 引言

国家教育部根据《基础教育课程纲要》的精神,结合英语学科自身的特点,制定了新课程标准。根据《新课程标准》体现的基本理念,设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强调在进一步发展综合语言运用的基础上,着重强调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 现状

在英语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语法知识再细致、再系统,学生的语法选择题得分仍然少得可怜;学生背下几十上百句“作文经典句型”走进考场,写出的句子仍是错误百出;完型填空阅读理解更是如同天书一般能蒙则蒙能猜则猜。记单词难,写句子难,看文章更难。为什么同样是语言,中国学生说中文就流畅无比滔滔不绝,同样是英语,老外用起来就那么容易?看来是我们在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方面有所欠缺,英语学习者的高水平的“语感”出了问题。

然而培养高水平的“语感”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在实际语言教学工作中,现行教育制度、考试制度与“语感”培养碰撞产生的矛盾比比皆是。而归根结底,矛盾产生的根源应该在于如下两个方面:

2.1 现行高考制度不利于“语感”培养。毫无疑问,根据我国目前实际情况,高考是相对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人才制度,高考的动向直接影响整个中学特别是高中阶段的教学。多年以来针对高考的教学基本模式早已形成,目的性极强,上课内容紧抓考点,围绕考点重复训练。新东方英语培训班甚至能总结高考英语听力出题规律,培训学员不需听懂听力材料选对答案的能力。可是这种能力是脱离语言基础而存在的,脱离了“语感”,没有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学生,连几个完整句都写不出来说不出来,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只有做笔记背单词背语法,辛辛苦苦考试拿低分,如此怎么能不对英语心生厌倦,产生沉重的挫败感?在他们心中,英语成为一块考试敲门砖,是沉重的学习负担。在当今开放型多元化的社会中,多掌握一门国际通用语言本是一件好事,然而辛辛苦苦十多年,英语学习毫无建树,这怎能不说是一场悲剧!

2.2 初高中英语教材衔接不良阻碍“语感”培养。新课标课本与旧教材相比容量大大增多,而现行初三英语教材(仁爱版)每个单元分为四个section,其中包括对话2段,100-200字短文两篇;而新高一模块一教材(人教版)每个单元包括一到两篇课文,字数在300左右,没有对话练习,听力难度大大增加。总体说来初高中英语教材在衔接合理性上尚有待商榷。初中基础稍弱的学生从初三升到高一,不仅仅是要跨过一个门槛,简直是必须翻越一座大山。他们高高兴兴升入高中,拿到手的却是如“天书”一般的英语课本,其心情可想而知。在这种情绪下学习,谁能顾及培养什么“语感”?光单词都背不完了!在这样的模块“指挥棒”下,所谓的“高水平语感”要如何培养?

3 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了适应新形势,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真正爱上英语,旧有教学策略叵需改变。以下是几点“语感”的培养策略:

3.1 无论是教师抑或是学生,对英语学习都要抱持新态度新理念。首先在英语的教与学过程中,必须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须知英语语言综合使用能力的养成绝对不在一朝一夕,而是一个长期的贯串整个中学学习生涯甚至一生的过程;其次必须明确英语是一门有用的语言工具,绝对不是某一次考试的敲门砖。英语是一门语言艺术,离不开语言环境的栽培灌溉。单靠纯粹记忆单词短语,或是强记几条语法规则来学英语,往往导致断章取义,事倍功半。英语的教学应当听说读写并重,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出对英文词句语篇构建的理解能力和驾驭能力,学会用英语思维,即培养出高水平准确的“语感”,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3.2 课堂外创造语言运用的机会。语言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项,在缺乏必要语言背景的前提下,要想学好英语,更是需要勤加练习。

3.2.1 课堂是运用英语语言的最佳阵地。新高中英语教材中没有专门的对话练习,就需要教师动一点脑筋。首先是对单词的处理,绝对不能讲解完重要用法就了事,一定要让学生开口熟读,反复的读。读的时候可以带上升调降调练习。很多学生不明白英语单词拼写的规则,记忆的时候强记字母排列顺序,记了忘忘了记,如此反复浪费时间。在重复开口发音的过程中,加以适当的指导,学生能够逐渐领悟英语读音与拼写的关系,一事通百事通,将省去无效记忆的大把时间。

3.2.2 课后作业的布置。课堂上时间有限,练习了听说读,写的过程就要在课后多下工夫。首先在平时练习中加大翻译题的份量。根据学生的现实水平,翻译题的难度逐渐提高,最后能够做到整句的翻译。做翻译题的过程就是检测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对完整句的把握能力。翻译题过关了,写作的难题就解决了一半。其次是背诵过的篇目段落可以进行默写。默写是对脑中抽象记忆的具体化,同时是对单词拼写的复习和检测。这一部分练习比较艰苦,学生大部分不喜欢,就需要教师多加鼓励和监控。

总之,英语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快乐的过程,绝对不是应付考试的鸡肋、敲门砖。正确的英语教学应该使学生从中获取有用的知识,提高自身素质。英语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着眼于终身学习的目标,不可急功近利。在新形势下,改变英语教学理念和英语教学策略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英语新课程标准[Z]

[2] 莫如玉.让英语课堂涌动生命活力――浅谈高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EB\OL].res.省略/content/213696.aspx

[3] 百度百科.什么是语感?[EB\OL]

上一篇:解析美国英语在网络翻译中的重点与难点 下一篇:文化意象在英汉翻译中的处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