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营经济发展新思路

时间:2022-10-21 01:49:37

湖北民营经济发展新思路

【摘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实现途径,民营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消费增长、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有利于提高投资效率。但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民营经济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必须通过实行平等市场准入原则、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加强政策协调服务功能、培养产业集群、建立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机制、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等措施来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民营经济 湖北 发展

一、民营经济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现阶段,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非常紧迫,当前问题的焦点已经不是转向何方,而是集中于“如何转”的问题上。本文认为,要从湖北的省情出发,改变政府驱动和投资驱动的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偏重与环保目标背离、收入分配结构亟待改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仍将长期存在等几个主要矛盾,从根源上给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湖北的民营经济的份额比东部沿海省份甚至中部的某些省份都要低。给民营经济一个天高海阔凭鱼跃的舞台和空间,将有助于化解湖北目前面临的很多矛盾。

1、民营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消费增长。湖北发展主要依靠政府投资,这个问题近年来越来越突出,而消费驱动、内需驱动的模式才是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民间资本投资增加意味着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的发展意味着就业机会的增加,就业增长意味着居民工资性收入增加、平均收入的增长和消费支付能力的增强。中小型服务企业的发展,既创造就业,也创造消费需求。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增加工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提升消费支付能力,是推动湖北省增长方式从以投资为主向以消费为主转型的基础。

2、民营经济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相较于国有经济而言,民营经济占有较少的土地、矿产等物质资源,对环保目标是有贡献的。而且,民间投资通过市场化路径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从而使产业布局调整趋于合理。民间资本的大规模发展,有利于打破垄断,形成竞争的市场格局,从而使市场机制的优胜劣汰规律发挥作用。摆脱经济危机从来都是通过产业升级换代走出产能过剩的困扰,完成产业周期调整,重新开始新产业结构、新产品结构层次上的增长。因而民营经济对经济周期性变化更敏感,调整速度更快。

3、民营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投资效率。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相比,有更高的效率。因为政府投资由于投资主体缺位,是基本不考虑投资回报率的,政府投资占比高实际上会制约经济的长期发展。在电信、能源、金融等竞争性领域,应推动最有活力的民间资本参与;具有强烈逐利性的民间资本越积极地参与,意味着经济就越能产生实质性的增长;对于有政府补贴的社会事业的公共领域,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公共事业的投资,可以搞活公共事业、节约政府资本,达到既满足老百姓的公共服务需求,又增加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目标。民间资本的发展会培育更多优秀的上市资源,对于直接融资、证券市场的发展,对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结构的调整、资源的优化配置,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湖北民营经济面临的难题

2009年,民营经济成分的市场主体再度快速发展,私营企业达23.1万户,同比增长12.6%,个体工商户达139.3万户,同比增长13.4%;民营经济贡献税收能力增强,纳税总额375.3亿元,同比增长32%;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民间投资3697.3亿元,同比增长49.7%。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反映出经济日益活跃和繁荣,但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民营经济仍然面临诸多问题。

1、市场准入障碍。目前,国有经济、外资经济与民营经济在市场准入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政策差异。尽管2005年国务院出台了促进非公经济36条,但是,民间投资在一些亟需扩大投资、加快发展的产业领域,比重还很低。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界线,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交通运输、金融、政策性住房建设、社会公用事业等领域。但是长久以来,“名义开放,实际不开放”的现象比较突出。金融、电信、邮政、供电、铁路、民航、港口、公用事业、广播电视等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产业改革,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深层次的体制改革任务仍相当繁重,政企不分、行政限制准入、行政审批过多等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另外,又出现了国家利益固化为部门和企业利益的倾向,形成了新的行政性垄断。不少产业未形成有效的市场环境和规范的准入制度,使我国民间资本还不能平等地参与这些领域的市场竞争。还有一些其他的不平等待遇,比如说有些好的民营企业,在强行的行政干预下被国有企业收购,这样持续下去对民营经济发展会有很大的阻碍。

2、发展资金不足。湖北省民营企业资金来源中40%以上是自筹,筹措渠道较窄,扩大再生产的潜力有限。民营企业获得信贷资金限制很多,尤其是中小规模的民企,获得银行贷款所占比例不到20%。民营企业的发展普遍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困扰,除了短期信贷以外,其他融资渠道对民营经济的开放度很低。目前国家虽然出台了信用担保、风险投资等方面的政策,但具体操作难,在基层落实难。民营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的机会少、规模小、期限短、比重低、品种少、担保难、成本高。与银行信贷相比,证券市场对民营公司的开放度更低,即使是十分成功的民营企业,要想利用上市或发行债券、商业票据等融资手段也极为困难。企债权融资也排在国企之后,政府提供的银行技改贴息贷款、国家科技发展基金、加速折旧减免税收等财政金融优惠政策也往往与绝大部分民营中小企业无关。民营经济间接、直接融资的渠道都比较狭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发展。

3、内部管理落后。民营企业在资本积累、管理机制建设、人才培养和使用、品牌培育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还存在巨大差距。管理水平较低,多为家族式粗放型管理,企业运行的随意性较大,缺乏高水平专业管理人才,缺乏科学管理的经验。在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增加员工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等侵害员工利益的现象,员工的劳动条件差,劳动缺乏保障。这些都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

4、市场竞争秩序混乱。民营企业多是中小企业,低水平过度竞争现象严重。整体上民营企业普遍规模偏小,产业结构趋同、产品结构单一,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市场开拓能力普遍不足。一般而言,民营企业通常采取的手段是压价竞销、仿冒、偷工减料等低劣的竞争手段。企业自身素质不高,缺乏竞争力,企业间合作度低,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机制尚未建立。许多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分散独立,小而全的状况使组织规模较小,不具备共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5、自主创新能力较差。湖北省作为科教大省,自主创新能力却极为有限。比如专利申请受理数、技术市场成交额、R&D经费内部支出等远低于浙江、北京、上海等地。湖北省民营中小企业在产业经营上仍以外延型为主,如目前的汉产软件、计算机等信息产业,大多数以组装为主,没有自主产权,出口产品附加值不高。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缺乏合作,生产效率低下,成果转化率低下。湖北民营企业技术含量偏低,亟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三、加快湖北民营经济发展的措施

1、实行平等市场准入原则。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造重组,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城市基础设施,进入社会事业领域、国防科技工业等领域,并做到一视同仁。通过建立帮扶机制,培育企业成长,通过加强创业训练、创业引导,优化创业意识与行为,将湖北建设成中国民营经济的创业基地。增加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投放,加强创业孵化器和农民工创业园建设。

2、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加快步伐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和信用服务体系。促进建立银行信用制度,提供信用产品和信用贷款;促进建立企业信用制度,提供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促进建立社会信用制度,引导信用消费与信用合作;积极建立政府信用制度,开展信用评价,优化信用环境。各金融机构还应加强和改善对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开发适合民营企业特点的融资服务项目,扩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支持各类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基金与湖北省民营企业开展合作。增加财税支持力度,扩大信贷规模,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3、加强政策协调服务功能。将民营经济发展纳入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加强政府部门间的政策与工作协调。强化政府经济管理和服务部门的经济分析、企业诊断、企业评价、企业帮扶、贷款担保、协调沟通等职能,促进民营企业加快成长、健康发展。建立企业辅导机制,集合有关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有关专家组成企业辅导专家委员会,应企业需求为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发展以及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供企业决策参考。改进政府监管方式,公开监管制度、规范监管行为、加强监管执法,加强劳动监管和劳动关系协调,建立和完善三方协调机制。同时规范国家行政收费行为。发展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开展创业服务,支持经营者培训,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完善私有财产保护法律制度,禁止侵犯民营企业的合法财产,禁止干预企业的合法经营行为。在保护职工合法权利方面,民营企业必须尊重和维护职工的各项合法权益。

4、培养产业集群。引导中小企业围绕产业链聚集来加快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壮大。培育通向全国和全世界的营销网络,利用国内外经济资源,努力探索国际化营销、国际化生产、国际化资源配置的产业发展道路。创造众多“块状经济体”,产生集聚效应;及时组建商会和行业公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规范发展商会、协会等自律性组织,增强对民营企业的组织与聚合、联系与沟通、桥梁与纽带、促进与助长等服务功能。

5、建立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机制。湖北省民营企业的科技活动和R&D活动的覆盖面相对较低,但资源条件相对较好。在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大力发展民营科技型企业,是发展民营经济的有效途径,从而使中小企业实现对传统技术、传统工艺的改造与提升。可见,高技术不仅可以对传统产业进行改进,还可以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延伸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6、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民营企业应注重自身的企业制度、管理机制、资本运营、人才队伍、品牌培育和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多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实践经验,大力发展职业经理人队伍和各种专业人才市场,以提升民营企业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蔡玲:湖北民营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4).

[2] 姜必欣:民营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J].理论学刊,2005(1).

[3] 梁鸿飞:略论民营经济的就业吸纳效应[N].中华工商时报,2006-04-07.

上一篇: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财政政策良性互动的... 下一篇:高职院校素能结合型服务类专业人才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