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专业范文

时间:2023-10-24 15:16:16

湖北大学专业

湖北大学专业篇1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前身为1952年组建的华中高等师范学校图画制图系,1985年学校重新恢复美术系,2004年4月在美术系基础上成立美术学院。学院下设美术学系、艺术设计系、造型艺术系和城市形象与当代艺术中心及当代艺术研究所,现有美术学(教师教育)、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动画、绘画五个本科专业,美术学、设计艺术学两个硕士学位点。

2017年计划招收美术学(免费师范)30人、美术学类(含美术学、绘画)75人、设计学类(含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71人、动画20人。2017年我校美术类专业不设专业校考。

一、招生省份及计划

【招生省份】

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广东、河南、广西、山东、河北、山西、云南

【招生专业及计划】

省份

美术学

(免费师范)

美术学类(含美术学、绘画)

设计学类(含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动画

合计

湖北

14

12

15

3

44

湖南

2

7

8

2

19

江西

2

5

4

1

12

安徽

3

5

3

2

13

广东

6

6

2

14

河南

2

8

10

2

22

广西

2

5

4

1

12

山东

3

5

5

2

15

河北

8

10

2

20

山西

2

5

4

2

13

云南

3

2

1

6

机动

6

6

合计

30

75

71

20

196

专业培养方式说明:

美术学类(含美术学、绘画):学生进校后按照大类培养,在三年级上学期根据自己的志向,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专业分流,但需达到一定人数方可开班。

设计学类(含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学生进校后按照大类培养,在二年级上学期根据自己的志向,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专业分流,但需达到一定人数方可开班。

动画:培养方向以游戏开发与设计为主。

【学费标准】

美术学(免费师范生)执行国家免费师范生政策,免学费、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600元/月/人)。

美术学类、设计学类、动画专业实行学分制收费,学费由专业学费和学分学费两部分构成,专业学费5750元/年/人,学分学费根据学生入学后所修学分另行收取(标准为100元/分/人),参考学费9000元/年/人。

二、招生对象及条件

考生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符合教育部有关高考报名条件,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入学文化考试,且文化达到生源省份美术专业文化控制线;(注:我校在江西省执行“省属本科高校美术专业文化录取控制线”。)

2.参加所在省级考试部门统一组织的美术类专业考试,且成绩达到省统考本科合格分数线,取得美术类省统考合格证;

3.身体健康,无色弱、色盲,文理兼招。

三、录取原则:

按照生源省份美术类专业录取政策规定,在考生高考文化成绩和美术类统考成绩均达到所在省控制线的基础上,按照生源省份美术类投档原则投档,我校按照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名录取。若生源省份没有统一的投档原则,我校将按照综合成绩(综合成绩=高考文化成绩/高考总分×40+省统考成绩/省统考成绩总分×60)从高分到低分投档和录取。

考生可兼报多个专业,我校录取时将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安排专业。考生所填报专业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考生成绩进行调剂录取;若不服从专业调剂,作退档处理。专业志愿无分数级差。

对于文科和理科分别投放招生计划的省份,按照文理科分别按以上规则进行录取;对于不分文科和理科投放招生计划的省份,录取时采取不分文理、统一按以上规则从高到低录取。

四、入学资格审查

我校将在新生入校后组织入学资格审查和专业复查,经查考试有舞弊行为或专业复查认定为专业水平不符合入学资格的,将取消入学资格。

五、监督机制

我校成立以主管校领导为组长,学生工作处、教务处、美术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美术类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考生申诉及举报联系方式:027-67867080、67868009。

六、其他说明

本招生简章由华中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若教育部或生源省份招生考试机构2017年有关艺术类招生的相关规定有变化,则按新的规定执行。

七、咨询方式

华中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

办公地点: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行政楼附楼101室

咨询电话:027-67863334、67863404、67863374、67862239

网 址:zs.ccnu.edu.cn/

湖北大学专业篇2

合格分数线

考试科目

湖南省

234分

色彩、素描、速写,满分300分

安徽省

234.33分

色彩、素描、速写,满分300分

江西省

221.33分

色彩、素描、速写,满分300分

湖北省

239.67分

湖北大学专业篇3

论文摘要:湖北高等林业教育的总体规模在扩大,但专业结构布局不合理。湖北高等林业教育要发展,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下,以重点建设一所林业特色明显的高等院校为目标,加大政策支持与资金倾斜,实现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思想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思想,其实质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现代林业的本质和核心也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两者之间的相互统一,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建设现代林业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必然选择。在建设现代林业的进程中,高等林业教育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建设湖北现代林业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林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湖北高等林业教育正是为湖北建设现代林业提供优质人力资源和高新技术的基地。

1湖北林业教育发展简史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湖北虽然没有省属林业高等院校,但林业中等学校却有6所,分别是:湖北省林业学校、咸宁林业学校、黄冈林业学校、宜昌林业学校、恩施林业学校、湖北省林业技工学校。这些林业中等学校大都开办有林业、经济林、木材加工、森林保护、园林等专业,且办学条件优越,师资力量稳定。这些学校中,以湖北省林业学校最为优秀。湖北省林业学校,1952年建校,被誉为湖北林业的“黄埔军校”,它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特色鲜明,为湖北林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90年代以后,随着高校合并(一些中等专业学校也合并组建高校)和其他一些原因,上述6所林业学校中,只有2所湖北省林业局直属学校(湖北省林业学校、湖北省林业技工学校)得以保留,其他4所市州学校皆并人其他高校或撤销。湖北省林业学校得以独立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易名为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生态学院);湖北省林业技工学校也更名为湖北省园林工程学校。上述学校合并或升格后,开始调整专业结构,设置一些市场热门专业,林业特色逐渐丧失。

2湖北高等林业教育现状

如果不计算部属院校,目前湖北独立承担林业教育的高等院校只有一所,即生态学院。虽然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和襄樊职业技术学院也开办了相同和类似专业,一些学校开办了园林类、生物类专业,但从其办学定位和办学方向来看,都不是以林业类专业为主体,不能成为承担湖北林业教育发展任务的主力军。生态学院目前开办有20个专业,林业类专业有林业技术、园林技术、园艺技术(花卉栽培方向)、木材加工技术、室内设计技术、森林生态旅游等。全院目前在校学生人数4 578人,林业类专业学生数2 545人,超过学生总人数的一半;专职教师120人,承担林业类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55人,接近专任教师总数的一半。虽然如此,该院在林业类各专业的发展上并不平衡。园林技术和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发展很快,目前在校生人数接近200。人,传统的林业技术专业陷人了尴尬的境地。从2002年该院升格为高职高专起计算,连续3届招收了林业技术专业的高职高专学生,但由于招生情况并不理想,从2004年起停招3a,直到2008年又恢复招生,但招生情况更加糟糕。木材加工技术专业的情况比之更甚,从2002—2008年基本停招,从全省的范围看也是如此。

以上情况表明:随着高校扩招,湖北高等林业教育的总体规模在扩大,但专业结构布局极不合理,一些林业特色明显的专业停办或萎缩。作为湖北高等林业教育主体的生态学院,林业特色明显,但与现代林业建设密切相关的林业技术专业的发展却停滞不前,这种现状很难适应新时期湖北建设现代林业的需要,这不能不引起林业部门、教育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注意。

3湖北高等林业教育现状分析

虽然湖北高等林业教育的总体规模在扩大,然而在湖北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湖北高等林业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由此可见,在湖北高等林业教育发展规模方面,不能只关注其规模的大小,还应清楚地认识到,湖北高等林业教育的规模和专业结构布局应满足湖北建设现代林业的要求。湖北高等林业教育的发展应该与湖北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3. 1林业教育投入不足严重影响林业教育发展

虽然自教育改革以来,湖北对高等林业教育的投人逐年增加,但如果从横向比较,即与其他学科教育比较来看,则是逐年降低的,这就拉大了湖北高等林业教育和其他学科教育的差别。林业教育投人不足严重影响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延缓了林业院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阻碍了教学设备的更新,阻碍了教学手段的创新,最终也影响了湖北林业人才的培养工作。

林业部门所属院校与省教育厅直属的高等院校相比,获得的教育经费支持相差很大。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教育系统直属院校招生可以获得教育补贴,其标准是本科生每人补贴3 700元,专科生每人补贴3 200元,而作为部门办学则无法获得此补贴的支持。以生态学院为例,该院行政上直属湖北省林业局,其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年4 000元,以此计算:其每年的学费收人仅仅只能维持学院上下基本运行费用,巨大的资金缺口对学院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3. 2林业类学生招生与就业难

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国家实行了高校扩招政策,但考生的专业选择自主度扩大,考生普遍不愿进人林业院校尤其是林业类专业学习。高等林业教育的特殊性以及林业类专业毕业生工作艰苦、条件差、待遇低、择偶难和子女就业难等状况,都使“招生难与就业难”一直成为困扰高等林业院校的突出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如果不改革现行的招生与就业办法,高等林业院校“招生难与就业难”的问题将会更加严重。

3. 3林业教育与林业行业的发展脱节,人才培养不适应林业发展的要求

进人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人,林业发展确立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推动林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总方向。然而受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思维的影响,湖北高等林业教育培养出来的林业专业人才还是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林业建设的实际需要。主要表现为知识结构陈旧,实践技能薄弱,社会交际能力不强,职业道德水准不高等。

4与湖北现代林业建设相适应的高等林业教育发展之路

4. 1以重点建设一所林业特色明显的高等院校为目标

要建设湖北现代林业,落实科教兴林的发展战略,就必须以科技、教育为先导,以人才作保证,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特别是高等林业教育。因此,发展湖北高等林业教育,也是湖北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湖北应以重点建设一所林业特色明显的高等院校为目标,同时积极支持与鼓励其他高等院校开办林业类专业,加强这些学校的林业类专业建设,才能实现湖北高等林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湖北高等林业教育的现状,努力把生态学院打造成湖北林业人才的摇篮,是湖北高等林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4. 2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湖北林业高等教育投入

湖北林业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靠资金投人。林业经济的最大特点是高投人、周期长、产出慢,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功能是为生态建设服务,因此,决定了林业的发展光靠林业部门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要依靠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湖北高等林业教育的发展要筹措大量的社会资金和财政资金,用于生态学院教学条件的改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林业科研项目的投人等。只有使林业类专业,尤其是林业技术专业教学条件不落后于其他专业,才能解决招生难和教师流失等诸多问题。因此,应该创新林业教育资金管理体制,改革林业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建设适合于湖北林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的制度和方法。

4. 3加强政策倾抖,对就读林业类专业的学生实行政策优惠,对毕业后在基层从事林业工作的毕业生实行政策扶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2007年12月31日)中指出:支持高等学校设置和强化农林水类专业。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助学金对在高等学校农林水类专业就读的学生给予倾斜,对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农林水专业工作达到一定年限的毕业生,实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政策,对农林水类专业学生给予倾斜。基于这一指示精神,湖北教育部门和林业部门应对报考林业类专业的学生,在录取分数、学费、奖学金等一系列政策方面实行优惠,以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学生就读林业类专业。在林业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时,可以采取多项切实可行的灵活措施,如加强就业服务与指导、定向分配、委托培养与自主择业相结合等方式。

4. 4深化林业类专业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阁

湖北高等林业教育要跟上现代科技发展的步伐,必须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首要任务。林业教育应由传统的单纯的专业技术知识教育转向全面素质教育,加强人才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科技素质教育、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和身体素质的培养与锻炼。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树立拓宽专业口径、增强学生适应性的观念,使培养的人才具备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和素质高的特点。使林业大学生既要有知识,又要有能力,更要有使知识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水平。

4. 4. 1确立培养目标

林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地域性,因此,高等林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应具有时效性、地域性和针对性。湖北林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既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林业专门技能的人才。通过培养大批林业专门人才,促进湖北林业产业规模的扩大,有力地推动湖北现代林业建设。

4. 4. 2制定培养方案

林业教育的发展应与国家建设现代林业的进程同步,湖北高等林业教育的发展首先应立足湖北,为区域经济服务。因此,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该紧扣现代林业建设目标,围绕湖北现代林业建设现状来确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时效性要强,针对性要突出。

4. 4. 3加强实践教学

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同时,重视实践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同时也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和过硬基本功的掌握。

4. 4. 4丰富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广泛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利用网络、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将教学内容具体化。尤其是专业课,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将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实际内容引进课堂,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深化林业类专业教学改革,是林业类专业吸引更多的学生就读的根本措施之一。只有学生在学校学有所成,能够适应现代林业科学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拓展学生的就业空间,为湖北林业行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当然,深化林业类专业教学改革,需要政府和生态学院投人大量的资金用于购买实验仪器和设备,兴建实习场地和实训基地,添置教学设备。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进行宏观指导,使教学能更好地为林业生产实践服务。

4. 5通过政策扶持,加强生态学院师资队伍建设

在林业现代化的征途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林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师资力量的建设不仅是从数量上,更应该是从质量上得到加强。为了提高和完善生态学院教师的整体素质,首先,应进一步优化专任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通过增加学习经历的多样性,丰富专任教师的知识背景。其次,应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规范其教学过程,提高其教学水平。政府和高校要为青年教师参与科研工作创造各种有利条件,要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让青年教师在完成科研项目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科研能力。此外,生态学院要充分认识加强师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师德教育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1项重要内容。通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逐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其爱岗、敬业、育人、乐于奉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使之树立创新、进取和团结协作的精神等。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应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投人,在科研立项、成果认定、职称评定、师资培训、工资福利等方面适当向生态学院的教师倾斜,以提高他们的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使他们扎根林业教育事业,为湖北林业教育的繁荣发展多做贡献。

4. 6加强政策宣传,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与择业观

当代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其中有高校扩招和就业体制改革的原因,但和学生的就业能力较差和就业观念也不无关系。当代大学生基本是80年代后出生的一代,且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改革开放的阳光雨露下成长,很少与社会直接接触,在家庭受到父母呵护,尤其是在城市中长大的大学生,在生活中早已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在求名、求富动机的驱使下,他们理想化成分居多,很少从实际出发,固执地以知识分子的身份自居,而且对自我认识不够,认为“我去择业”而不是“职业择我”。学生在择业时,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要求很苛刻,都希望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工作,成为“白领阶层”拿高薪,而对人才缺乏的基层单位和艰苦行业则不屑一顾。基于这样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学生不愿选择就读林业类专业就不足为怪了,虽然林业基层单位迫切需要林业专业人才,国家生态建设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但没有强有力的政策宣传和政策导向,学生的就业心理短期内恐怕不会得到改变。因此,学校和社会应加强树立正确择业观的教育。在择业时,大学生要树立勇于面对竞争、不怕挫折,克服依赖心理,面向基层、调整期望值,发挥专业所长,主动适应社会、正确认识自我的观念。在正确择业观指导下进行职业选择和就业活动,以自己所长择社会所需。加强树立艰苦创业思想的教育,艰苦才能创业,奋斗才能成才。大学生选择职业时,要面向基层,要符合社会需要,做好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要教育大学生只要深人基层,扎实工作,就会大有作为。

5结语

湖北大学专业篇4

关键词:湖北高校;音乐表演;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正在从过去单一的音乐教育专业,逐渐向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专业兼有模式发展,有的学校音乐表演专业的招生规模甚至大于音乐教育专业。在这个发展、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现实问题亟待解决。

一、湖北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办学中的问题分析

1.音乐表演专业与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模糊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湖北高校音乐教育基本上只有教师教育专业的办学任务,其人才培养模式、定位、课程设置都是围绕培养适应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的目标来进行。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科建设的推进,各地高校纷纷创办音乐表演专业。由于音乐表演专业与音乐教育专业在专业能力的训练和知识传授上有许多相同的湖北,所以在实际办学中,一些音乐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基本就是照搬音乐教育专业,“新瓶装旧酒”,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上基本跟音乐教育专业差不多。出现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模糊的问题。

2.湖北高校音乐表演专业面临的生源尴尬问题

当今的音乐艺术教育的办学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的9大音乐学院和少部分重点师范类院校垄断的单一格局转变为了多元的格局,即在专业院校方面有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龙头学校和各省、市专业音乐学院二元构成;在综合类院校中有部属高校、湖北高校、湖北师范类院校的多元构成。这种格局的形成对湖北高校的招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一流的专业音乐院校、部属高校由于其良好的办学声誉、所处地理位置吸引了最优良的生源。对于湖北综合高校来说,优质考生资源缺乏、考生专业起点低,具有较好的艺术学养、酷爱音乐艺术表演的考生凤毛麟角,则是普遍存在的情况。

二、湖北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办学过程中的问题解决策略

1.立足湖北经济社会音乐文化发展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多方向的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的功能,归根到底是为了适应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湖北高校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95.3%,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近年来,湖北综合性高校招收了为数不少的音乐表演专业学生,但是这些学生毕业后,真正能从事表演工作的却为极少数。围绕社会的需求、就业的方向进行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就成为必然。

2.专业演员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主要为湖北歌舞团、区县艺术团培养歌唱演员及乐器演奏者。针对专业基础扎实、有专业发展潜能、形象良好和有做演员需求的学生。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专业技能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和艺术实践课程的量和配置,教学内容侧重选择中、高级演唱(奏)作品,能力培养侧重于舞台心理素质、演唱(奏)个性、风格发展、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训练。

3.基础音乐教育师资方向的培养模式

主要是为基础音乐教育单位培养音乐教师。在课程设置上既要考虑音乐专业类课程,还要强调教师职业类课程的设置,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前音乐教学法、中小学音乐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的应用等。鼓励、支持考取教师资格证。能力培养强调“既能上舞台,又能站讲台”。

4.艺术管理者和与音乐艺术相关工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主要为企事业单位文艺宣传、电台电视台、演艺策划公司等行业培养从业人员。在课程设置上重视音乐艺术基本规律的探索,关注音乐艺术创作与制作、音乐艺术传播与接受、音乐艺术市场与营销等方面的学习。定期聘请电台、电视台、演出公司、报刊等部门人员和杰出人士进行专业讲座。也可安排学生到有合作关系的文化产业单位进行实践,将书本知识与社会文化产业实际演练紧密结合。支持、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考取音乐的各类职业资格证。

三、转变办学理念,打破与专业音乐学院在办学上的相似性,扩大差异性

作为湖北高校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面对目前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市场激烈的竞争形势,要让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具备足够的竞争力,必须改变办学理念,改变过去长期效仿专业音乐学院的办学习惯,走出具有湖北特色的音乐表演专业的办学之路。

每个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地域、社会环境条件决定了学校办学可以利用、依赖的发展空间和潜在资源。湖北高校应该凭借自身所处的社会条件与湖北文化资源、服务湖北社会的具体内容、人才培养的起点和学生就业的方向来探索和定位音乐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果说专业音乐学院是“高、精、尖”的人才培养定位,瞄准的是国家、省级一流的专业文艺团体,那么湖北高校的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就应该与湖北区域内的人才需求挂钩,打出服务湖北音乐文化艺术发展的口号,培养多方向的、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必须要弄清楚与专业音乐学院相比自身的优、劣势在哪里,学校所处湖北的历史特点与现实优势是什么,能够依托湖北优势办学的基础或者高地在哪里,与同类兄弟院校的发展思路、策略的异同等情况。

四、营造良好的成才氛围和环境,加强文化知识、艺术职业道德的培养

首先,充分利用综合院校学科门类齐全、教学资源丰富的优势,建立专业核心课程制,为培养学生综合文化修养提供平台。鼓励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以及今后就业的方向进行跨专业、跨学科的拓展课程修读。因为合格的、受社会欢迎的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能局限在几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艺术实践活动。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内容,有理论知识的传授,但更主要的还是技能的培养和演唱(演奏)的实践。学生要在“练中学”,音乐表演能力和艺术水平的提高需要在琴房、舞台之间经常、反复地实践才能有所提高。可以每学年让音乐表演专业学生举办一台自导自演的文娱晚会,开展音乐专业技能比赛、大学生艺术节、专业汇报演出活动以及参加全市、省甚至全国专业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锻炼自己的意志,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湖北大学专业篇5

与控制工程专业进行准确定位, 以更好地适应湖北经济的需求与发展.

关键词: 过程装备、 控制工程、就业、专业定位

中图分类号:TF748+.06文献标识码: A

长江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前身是成立于1972 年的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 专业自成立以来, 一直设在化工系, 后化工系与化学系合并成现在的化学化工学院. 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的教学以机械工程的内容为主、以化工工艺的内容为辅, 两者相辅相成, 专业的业生就业状况一直较好. 1998 年根据教育部要求, 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口径拓宽, 专业更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定位于“培养具备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和管理工程等方面的知识, 能在化工、石油、能源、轻工、环保、医药、食品、机械及劳动安全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以及工程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但用人单位及考生对这个专业感到疑惑, 专业的培养到底是偏机械、偏工艺、偏控制还是三者均衡兼顾?长江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特色在那里? 将来往何处发展?

根据2001 年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 “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高等学校, 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科学运用市场调节机制, 合理调整和配置教育资源, 加强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 积极设主要面向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应用型学科专业, 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各类应用性人才”.这表明, 专业的设置与定位应适应市场的需求与发展. 长江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定位与特色应首先是适应湖北社会经济的需求与发展.

一、长江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状况

长江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从2002 届到现在有6 届, 2002 届、2003 届毕业生就业状况略差一些. 近年来, 湖北地方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各级领导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非常重视, 湖北教育厅从2005 年起在媒体上公布各高校、各专业的就业率, 供考生参考. 在上述背景下, 通过专业的宣传, 近年来, 长江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大幅好转. 以2005 届、2 006 届为例, 按照湖北教育厅的权威数据, 2005 届41 位专业毕业生截止当年9 月1 日签约就业率为97. 56% , 2006 届43 位专业毕业生截止当年9 月1 日签约就业率为100%. 2007 届专业毕业生估计有51 人, 截止4 月25 日, 已签约48 人. 上述就业率统计数据中, 录取为研究生的人数计入签约就业人数中. 下面对长江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近年来毕业生去向及所从事工作特点进行分析.

长江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生近年来绝大部分去企业就业. 近三届专业毕业生中, 录取为研究生的共有12 人, 去部队1 人, 去学校2 人, 去广播电台1 人, 这些全部加起来, 约占专业毕业生总数的12% , 其余约88% 的专业毕业生去了企业专业毕业生中, 约有18%在化工企业, 这些企业主要有: 柳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池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鹿寨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湖北维尼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 这些企业是湖北化工企业的龙头, 前三家还是上市公司. 近年来, 区内外化工企业不断扩能改造, 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生需求势头强劲. 毕业生在这些企业主要从事化工机械与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检修、运行管理、选型与改造等工作.

专业毕业生中, 约有16%在制糖、造纸、制药、食品等行业企业, 这些企业主要有: 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贵糖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农垦糖业集团、湖北华劲纸业集团有限公司、湖北金桂浆纸业有限公司、东莞玖龙纸业有限公司、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燕京啤酒( 玉林) 有限公司、燕京啤酒( 桂林) 有限公司等. 制糖、造纸行业是湖北的支柱产业. 毕业生在这些企业主要从事制糖、造纸、制药、食品等轻工机械的安装调试、维护检修、运行管理、选型与改造等工作.

专业毕业生中, 约有13%在化工机械与设备制造、安装工程行业企业, 这些企业主要有: 桂林市鑫境化工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湖北建工集团第一安装有限公司、湖北区冶金建设公司、柳州市柳二空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山峰化工机械有限公司等. 毕业生在这些企业主要从事化工机械与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新产品开发等工作.

二、长江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定位

长江大学属于省属“211 工程”高校, 是湖北唯一设置有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高校,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属于长江大学重点建设的专业. 从前面对专业毕业生去向分析结果来看, 专业毕业生又绝大部分在湖北就业, 因此长江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定位首先应立足于培养能适应湖北经济需求与发展的人才. 从前面对专业毕业生去向及所从事工作特点的分析结果来看, 专业主要应培养过程工业的机械师. 过程工业是指以改变物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为主要目标的加工业, 它涵盖了化工、制糖、造纸、石油、冶金、制药、食品、水泥等行业. 过程工业处理的物料主要是流程性材料, 液体、气体和粉粒体

是典型的三类流程性材料. 综合起来, 长江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准确定位应是培养适应湖北化工、制糖、造纸、石油、冶金、制药、食品、水泥等过程工业行业需求与发展的机械师.

专业定位于培养机械师, 更不是控制师, 后者同样有相应的本科专业, 且其培养规模也高过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许多. 其实, 全国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所学的控制理论都是有限的, 对这一点毕业生用人单位很清楚, 但许多考生不清楚. 原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改为过程装备与控制程专业后, 因为“控制”是热门, 许多考生是奔“控制”而来, 一旦接触专业实际, 会有失落感, 甚至不安心专业, 影响学习积极性[ 3] . 专业有明确的定位, 对考生也是持负责态度. 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改为过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后, 增设了控制类课程, 但仅是考虑到机电一体化的要求, 对过程装备控制方面的原理、特点、应用及相应仪表元件的性能与选型仅做了解, 不涉及深层次的控制理论与系统设计.

三、结束语

湖北大学专业篇6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引导和激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和技能竞赛活动,提升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营造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良好氛围,推动全省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省教育厅决定2021年继续组织开展全省高校大学生学科竞赛。现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竞赛项目及承办单位

1.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复赛,由湖北工业大学承办。

2.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湖北赛区竞赛,由武汉大学承办。

3.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湖北赛区竞赛,由武汉大学承办。

4.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湖北赛区竞赛,由江汉大学承办。

5.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湖北赛区竞赛,由武汉大学承办。

6.“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湖北赛区竞赛,由三峡大学承办。

7.湖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由华中师范大学承办。

8.湖北省大学生生物实验技能竞赛,由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承办。

9.湖北省大学生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竞赛,由湖北民族大学承办。

10.湖北普通高校师范专业大学生教学技能竞赛,由华中师范大学承办。

11.武汉时尚艺术季暨高校服装设计展览,由湖北美术学院承办。

12.湖北省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技能竞赛,由湖北工程学院承办。

13.2021年第八届湖北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承办。

14.湖北大学生新闻传播教育创新实践技能竞赛,由湖北民族大学承办。

二、组织领导

全省高校大学生学科竞赛由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负责指导管理和协调。各竞赛项目在省教育厅指导下由牵头高校、承办单位等成立相关竞赛组委会,负责各项赛事的具体组织工作。竞赛组委会须由牵头高校(单位)的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担任组委会主任,相关院校负责同志参加。

竞赛组委会要制订详细的比赛规程、评判标准、评委聘请标准、应急预案等工作方案或竞赛章程;要参加赛事筹备、部署、评议等工作会议,审核赛事组织实施方案,检查落实竞赛安排部署,指导承办单位完善竞赛组织工作;要加大赛事宣传力度,协调全省高校积极参加竞赛,扩大赛事的参与面和影响力;要切实提升竞赛整体质量,以全省高校大学生系列科技创新和技能竞赛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三、有关要求

1、强化赛事组织实施。各竞赛相关单位要按照省教育厅统一部署,高度重视、加强赛事组织实施。竞赛承办高校要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细化各部门工作职责、落实竞赛各环节责任分工,要统筹协调后勤接待、安全保卫、疫情防控等工作,做到细致高效、规范有序地开展竞赛活动。

2、强化质量立赛公平公正。切实维护参赛学生利益,保障竞赛运行质量,确保竞赛公平公正、平稳有序、安全进行,提升竞赛的权威性和影响力。竞赛项目评审遴选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杜绝徇私舞弊、违规评分、伪造材料、盗用抄袭等行为。该项赛事的评委专家应具广泛性,其中来自牵头或承办高校(单位)的评委不超过评委总数的20%。规范各项赛事的获奖等级、数量设置,各赛事设个人奖项,分一等、二等、三等三个级别,个人奖项数量不突破参赛项目总数的50%,其中一等奖不突破10%,二等奖不突破20%,三等奖不突破20%;设优秀组织奖,数量不突破参赛高校数的20%。

3、化赛事管理。各项赛事中,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 创业大赛湖北省赛获奖名单和获奖证书由省教育厅发文公布和颁发;其他赛事由各竞赛湖北省组委会负责对获奖名单进行公示,获奖名单和获奖证书由竞赛湖北省组委会公布和颁发,盖组委会章。各竞赛组委会需在赛后认真总结,将竞赛总结报告一式一份于赛事全部结束1个月内以正式公文形式报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备案。竞赛总结报告内容主要是竞赛组织过程、参赛规模、现场比赛、评审、比赛结果等基本情况,实施竞赛的创新特色做法、基本成效或示范带动作用,竞赛中存在的问题或意见建议,同时附上获奖名单、竞赛规则、组委会及评审专家名单、评审细则、有无异议及异议处理等附件材料。我厅将把竞赛总结情况、完成质量作为纳入下一年度全省大学生系列科技创新和技能竞赛计划的重要参考。

4、疫情防控要求。各高校要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和防控措施,完善应对突发疫情工作机制,做好疫情防控预案,加强校园管控,做好物资储备、比赛场所环境消杀,根据实际情况,优化竞赛流程,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等方式做好竞赛工作组织实施,确保安全比赛。

请各高校根据本通知和各竞赛组委会有关竞赛工作的具体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竞赛活动。有关竞赛活动通知及安排可在各竞赛专门网站或承办高校校园网查阅。

2021年度全省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和技能竞赛

活动承办单位联系方式

竞赛项目

组委会牵头

高校

承办高校

承办高校具体联系人

手机及办公电话

1

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复赛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吕栋

15623988969, 027-59750117

2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湖北赛区竞赛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朱英

18971042100, 027-68756866

3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湖北赛区竞赛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朱英

18971042100, 027-68756866

4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湖北赛区竞赛

湖北工业大学

江汉大学

宋广峰

15327126, 027-84212505

5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湖北赛区竞赛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王晔

18995641371, 027-68754233

6

“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湖北赛区竞赛

三峡大学

三峡大学

杨超

15997601292,0717-6392287

7

湖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

武汉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原弘

13986080018, 027-67867230

8

湖北省大学生生物实验技能竞赛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华中 师范大学

谢志雄

李兵

车靖

13212766195, 13377880988

13349890855

9

湖北省大学生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竞赛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民族大学

刘显明

13972406099, 0718-8437881

10

湖北普通高校师范专业大学生教学技能竞赛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金新利

027-67867108, 13871239693

11

武汉时尚艺术季暨高校服装设计展览

湖北美术学院

湖北美术学院

黎老师

18602743583, 027-81317210

12

湖北省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技能竞赛

湖北第二师范 学院

湖北工程学院

孙平

13871889258

13

2021年第八届湖北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

武汉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张美霞

15527896867, 027-67883124

14

湖北大学生新闻传播教育创新实践技能竞赛

武汉大学

湖北民族大学

姚爱华

吴龙胜

13477919153, 13972406677

 

湖北大学专业篇7

【关键词】旅游翻译;需求调查;翻译人才培养

1 湖北省旅游市场

1.1 湖北省旅游资源概述

湖北旅游资源丰富,山水名胜与文物古迹二者兼备。据普查,全省旅游景观(点)共1500处。其中,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分处:武汉的东湖、十堰的武当山、随州的大洪山、襄樊的隆中和咸宁的九宫山。湖北人文旅游景观时代跨度大,历史价值高,包括古三国赤壁,武汉黄鹤楼、古琴台,辛亥革命遗址起义门,“八七会议”会址等。

1.2 湖北省旅游市场现状

2013年2月19日,湖北省旅游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湖北省旅游局长张达华作了工作报告。报告显示,2012年,湖北省接待国内外旅游者突破3亿人次,达到3.4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达到26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04 %和31.95 %。《2012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将湖北旅游综合竞争力排名全国第九。

目前,湖北省旅游产业正处于蓬勃向上的发展期。湖北省旅游市场快速发展以及日益开放,国际化合作不断加深,吸引众多外国游客纷至沓来。随着国际旅游业务的开展,湖北省的旅游翻译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2 对湖北省旅游翻译需求的调查

2.1 调查对象及目的

为了得到有效和准确的第一手资料,我们进行了实地、网络电邮问卷调查和电话采访等多种方式。调查面覆盖湖北8个市的20家翻译公司,及30家旅行社和外事行政单位,受访对象主要是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和翻译从业人员。

调查对象还包括湖北部分高校的外国语学院教师以及翻译专业学生,发放340份调查问卷,有效回收280份。学校包括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语言文化职业学院(专科)等。

从用人单位角度分析旅游翻译市场需求,从高校师生角度看翻译人才培养现状。

2.2 调查结果及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93%的用人单位认为旅游翻译市场未饱和,并有60%认为旅游翻译人才相对缺乏。82%的旅行社表示对专职翻译人才并不满意,主要原因是其对本土旅游资源缺乏了解、翻译专业化与实际灵活应变能力弱。在受访的翻译公司中,只有6家注册资产达10万元,翻译公司总体呈规模小且译员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93%的翻译公司表示译员可以胜任旅游方向笔译任务,20%的翻译公司认为该公司的译员可以胜任旅游口译任务,同时翻译公司兼职人员与专职人员的比例为73:26,反映了翻译人才供给专业性低的问题。翻译公司普遍认为来自外语院校的翻译人才,除了存在基本功不扎实,学用脱节,实际应对能力差等问题,大多数都缺乏翻译工作的实战经验,进入工作后必须经过长时间的二次培养才能胜任工作,由此给用人单位业务拓展带来诸多不便。(周晓娴,2012:9)

在对翻译人员的采访调查中了解到不到12%的译员学历在硕士以上,35%为本科,其余为大专与中专学历,反映了译员教育水平的分布状况。专门从事某方向的翻译人员仅占3.1%,其中专门从事旅游翻译的占1.2%。受访从业人员中26%的人认为能胜任目前的翻译工作,53%认为完成工作比较吃力,11%认为很吃力,难以胜任。在问及做好翻译工作(旅游翻译等专业性翻译)最需要的是什么时,选择宽广的知识面有78%,丰富的翻译实践65%,和应变能力58%,而选择扎实的语言功底的只占37%。这反映了面对专业性翻译任务,翻译人员需要更多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

在对高校翻译专业学生的调查中。根据湖北部分高校翻译专业毕业生流向,据统计,不到28%的学生继续往翻译方向发展(包括就业与深造)。因此,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产出率较低。同时,在对高校学生对市场翻译需求的看法的问卷调查中,77%的学生对翻译市场持乐观态度,但是只有不到30%的学生认为自己能胜任专业翻译工作。同时,在问及高校翻译培养计划与市场实际需求对接的最大矛盾是什么时,62%选择高校翻译课程设置不太合理57%专业师资不够,师资专业水平偏低,89%认为翻译市场与高校人才合作太少,翻译专业学生实践少。通过对高校老师的采访了解到针对翻译人才的培养,老师们也有不断扩大实践、专业化的想法,并且在尝试与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但是进程较为缓慢。

3 翻译人才培养

3.1 翻译人才培养的现状

在国外,高校对翻译人才的培养基本上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课程设置、教学要求、教师资格评价标准等方面,都以培养翻译实践能力为重点。但目前在国内,翻译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学上普遍存在缺乏专业性和实践性的问题,没有形成翻译人才培养的专门教育体系,而且翻译人才普遍缺乏国际化视野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旅游翻译而言,翻译人才对本地区旅游资源及文化了解度过低,人才培养中缺乏本土化考量。目前,翻译人才无法与旅游翻译市场需求相衔接,因此市场对高校翻译人才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3.2 翻译人才本土化、国际化相结合

现今,旅游翻译人才的需求呈现本土化、专业化、国际化等特点,这对翻译人才的培养提出新要求,传统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专业化创新型的人才培育模式势在必行。

创建校企合作模式是促进翻译人才发展的有效方式。湖北各高等院校、翻译公司、旅行社以及外资企业等多方资源,共同构建专业性、实践性、国际化的合作平台。在此平台上,各方资源共享、共同合作、共同发展。通过实践任务提高学生的翻译实务能力,以及掌握基本的国际交往规范及礼仪,同时也让翻译专业学生在翻译项目中贴近湖北的省情,了解本地文化与旅游资源,提升综合素质。

同时,培养专业性翻译人才(旅游翻译人才)需结合本土化,国际化的发展要求,突出专业性特色。旅游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中绚烂多姿的一部分,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而旅游翻译人才作为文化传播的桥梁,应努力提升自身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力,在发展自我的翻译能力的同时,传播中华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潘华凌,刘兵飞.翻译人才需求现状调查及其培养对策研究——基于江西省的情况[J].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

[2]周晓娴.翻译业需求视角下高校职业翻译人才培养对策——以湖南省为例[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2.

湖北大学专业篇8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商学院,武汉 430205)

(Business College,Wuh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Software and Engineering,Wuhan 430205,China)

摘要: 中高职教育衔接已经进入到课程体系衔接阶段。目前,湖北省物流专业中高职衔接模式主要有高职统考、五年一贯制、单独招生等几种。文章从专业设置、学制、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物流专业中高职教育内容的衔接现状。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connection pattern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logistics major usually includes higher test, five years of schooling and separate enrolmen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tatus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关键词 : 物流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

Key words: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connection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4-0244-02

课题项目: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学研究课题“职教集团框架下的中高职院校物流专业课程衔接问题研究”(课题编号ZJGA201316),主持人王宁。

作者简介:王宁(1983-),女,河南商丘人,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

0 引言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中高职教育实现有效衔接。湖北省职业院校的物流专业起步较晚,中高职教育的衔接还处在实践探索中。分析物流专业中高职衔接现状,能让职业教育者立足实际,找出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1 湖北省物流专业中高职衔接模式

1.1 高职统考 高职统考模式依据的是《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少数职业技术学校应届毕业生暂行规定》(国家教委1987年教学字012号文件),该模式已实行多年,采用的是与普通高考一致的纯理论考试形式,这种中高职衔接模式基本复制了普通高考等学历教育考试的模式,从一开始实行就广受诟病,因为它与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发展方向产生了矛盾,教考脱节给中职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此外,通过高职统考升入高职和本科的中职毕业生比例太少。因此,2010年,湖北省率先试行了“技能高考”,招考对象为广大应往届中职中专和职业高职毕业生,之后逐年增加招生额,新兴的招考制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校和中职毕业生的热情参与。据悉,从2015年开始,湖北省高等学校招收中职毕业生全面实施“知识+技能”的招生考试改革。原来的“高职统考”正式退出历史舞台。①

1.2 五年一贯制和3+2分段制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办好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几点意见》(教成职[2002]2号)和湖北省教育厅《关于试办“3+2”分段制高等职业教育意见》(鄂教发[2000]052号)文件下发,湖北省积极响应号召,于2000年开始试办五年一贯制和“3+2”分段制高职教育,我省2002年的招生规模已达12000人,包括师范类和非师范类,2005年招收非师范类五年一贯制和“3+2”分段制考生6300人,2006年招收8000人,2007年起停办五年一贯制和“3+2”分段制,一直到2014年又重新开办,恩施职业技术学院等20所高校29个专业开展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招生计划4690人;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等65所中等职业学校与有关高职合作,在166个专业开展“3+2”形式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招生计划14120人。由于湖北省物流专业开办较晚,因此,一直到2006年湖北省教育厅停办五年一贯制和“3+2”分段制中高职衔接教育,招生专业中都没有物流管理专业,2014年有2所中职院校招收160名物流管理专业“3+2”分段制学生。②

1.3 对口单招 对口单招由招生院校自行编写考试大纲,组织文化考试和技能操作考试,自主确定录取标准和拟录取名单。招生对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和普通高中毕业生,其中中职毕业生需是对口专业方能报考。

湖北省2010年开始有4所高职院校试点单独招生,预计招收400名,却因报考条件太高,仅招到21人,所招生的专业不包括物流管理;2011年有8所高职共招收1360人,其中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招收财经类专业;2012年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开始单独招生;2013年有3所高职院校招收共250名物流专业中职毕业生。②

2 湖北省物流专业中高职教育内容衔接现状分析

2.1 专业设置和学制衔接分析 中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衔接主要指中职院校及高职院校在专业分类、专业培养水平、专业设置标准等方面的衔接,明确培养层次,统一规划是其主要内容。湖北省高职物流专业单独招生时,要求中职毕业生所学专业为物流专业或相近专业。只有中高职专业建设规范化,才能促进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增加毕业生的就业面。以湖北省2014年“3+2”分段制招生情况来看,中高职物流专业的设置见表1。

多年来,湖北省中职院校根据各自的学制年限对学生进行教育,一般为3年,各高职院校主要通过升学考试的手段来加强与中职院校的衔接,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今年,物流中高等职业院校采用了多元化的衔接方式,学制衔接如表2所示。

2.2 人才培养目标衔接分析 中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操作性人才为主,而高职院校则以培养搞技能、管理型人才为主。中职院校的教育除了就业目标外,还有向高职院校选拔输送优秀生源的目标。中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和规格上有许多共同点。例如两者都具有职业性、实用性、技能性、基层性等特点。但是,两者仍有很大不同。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和规格上应表现出高层性。因此高职院校要找好对接点,培养目标的有效合理衔接,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源头,也是确定课程内容的基础。依据国家对现代物流企业分类原则,以及中高职毕业生行业分布情况和从业岗位,物流专业就业岗位如表3。

需要指出的是,高职物流毕业生一般都需要2~5年的时间在基层岗位积累经验,熟悉物流操作职业的流程和运作原理之后才能胜任此类工作。

2.3 课程体系衔接现状 中高职教育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方面的衔接是指同类的中高职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由原来的各自独立设计转变为按专业统一设计、分段实施,避免课程安排重复或脱节,从而提高衔接的有效性,实现各自的培养目标。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所在。本文以武汉市某中职院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仓储配送方向和某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为例来说明。

2014年5月,湖北省教育厅已对应用电子技术等6个中高职衔接专业的课程标准进行统一规范,以确保中高职课程衔接顺利进行,而物流专业中高职课程标准不在此范围。目前的中高职衔接还更多地局限在学历衔接上,以课程衔接为核心的内涵衔接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发展。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加大改革衔接的力度,行业集团发挥其协调作用,各相关中高职院校尽快规范专业和课程建设,进一步完善湖北省物流专业中高职衔接机制,促进湖北省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注释:

①资料来源: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

②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网站历年数据整理。

③资料来源:全国高职高专物流人才培养状况调研报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

参考文献:

[1]周大农.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的设计与思考[J].职教论坛,2013(4):12-15.

[2]赵倩.广州市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10.

上一篇:美人在侧花满堂范文 下一篇:火烧云课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