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民营企业文化优化策略

时间:2022-10-22 04:08:02

湖北省民营企业文化优化策略

摘要:在文化力竞争的时代,企业文化建设滞后已经成为阻碍湖北省民营企业发展的一根软肋。文章从荆楚文化特点入手,探讨了荆楚文化、家族理念、区位特征等因素对湖北省民营企业文化的影响,描述了湖北省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特征及其缺陷,认为应该将家族企业文化和现代企业制度融合,实现地域传统文化和现代企业文化的交融,以培育民营企业价值观为先导,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民营企业文化,以提升湖北省民营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民营企业;企业文化;荆楚文化

一、湖北省民营企业文化的特点与缺陷

(一)企业文化建设层次低且形成单一

湖北省民营企业并非不注重文化建设,只是这种文化建设只停留在一些层次较低的方面。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员工工作的目的也不再是简单地获取物质利益,是否能够实现其自身价值,工作是否快乐等精神追求日渐成为其工作的目标,甚至是核心目标。这些问题也正是企业文化建设所需关注的。日本的松下公司能够发展壮大至今,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其对员工的培养,松下公司把企业看作是“培养人才的公司,并且兼作产品”。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的灵魂,价值观地内化需要采取多种手段,民营企业家的价值追求、民营企业家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人格魅力等等,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将其成为企业家的非职权影响力。

(二)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个性

企业文化的生命力不在于标准化,而在于个性化:唯有符合地域特点和企业特点的,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的文化,才具有真正的价值。调查发现,湖北省大多数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大同小异,相互模仿,忽视了自己个性;特别是一些专业性强的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甚至没有体现其行业特征。如中商集团和中百仓储是湖北两大知名超市。但不管是其员工对顾客的服务上还是超市的内部形象方面都没有显示出其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差异性。所以当我们要购物时并没有对其中一家有特别的偏好而只是选择近便的地点。相反,沃尔玛、家乐福等超市却总会吸引着顾客。

(三)企业文化力难以转化为竞争力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高级管理模式,需要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能将原有的价值理念整合成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而就湖北省民营企业经济基础来看,其发展规模还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多数民营企业处在创业的初期或发展的转型期,企业文化的积累还不够,所以很难使企业文化成为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部分。

二、影响湖北省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因素

(一)荆楚文化对湖北民营企业家精神文化的双重影响

湖北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关于荆楚文化的特质,学者们各执一词,没有统一的认识。学者们将荆楚文化的特征概括为“积极进取、开放融合、革新鼎故、至死不屈”。或者直接总结为:“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抚夷属夏”的开放精神;“一鸣惊人”的创新精神;“深固难徙”的爱国精神;“止戈为武”的和合精神等。刘玉堂的研究表明,荆楚文化影响下的湖北人,既具有“睿智机敏、自信包容、刚毅果断、英勇顽强”的优秀性格,同时,也存在“重情感而轻理智”、“重开拓而轻守恒”、“重竞争而轻协作”的性格缺陷(刘玉堂,2007)。本文仅从管理文化的角度审视荆楚文化对湖北省民营企业文化的影响。重情感、轻理智使湖北民营企业的制度文化带有浓厚的感彩。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表现为:任人唯亲,因人设岗,用柔性的情感代替硬性的制度,将企业管理的权威建立在自己信任的“内部人”身上。这就容易导致民营企业缺乏制度的科学性和管理的规范化,企业管理缺乏公平和效率,企业内部向心力和竞争力不强。重开拓而轻守恒使湖北民营企业重创业而轻守业。创业是创新的表现,创业固然重要,创业能力强显示了湖北民营企业植根于文化底蕴深厚的荆楚文化所特有的张力,也体现了当今湖北科教大省的优势,但是,猴子掰苞谷式的企业创新和频繁的企业创业行为,既是对湖北教科资源的浪费,也与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格格不入。企业的创新不是“游击战”,应该是“阵地战”――立足长远,沿着既定的战略不断地对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与服务模式进行改造,也就是说,是守业基础上的创造,而不是隔一段时间就推倒重来。重竞争而轻协作是企业片面理解竞争的表现。竞争并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协同共赢――协作是竞争的手段,竞争是协作的前提。“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一方面是在赞扬湖北人的精明强干,另一方面则是指责湖北人不善合作的本性。这种性格特征表现在湖北省民营企业制度选择上,倾向于家族制企业;在生产经营上,习惯于自成体系,缺乏现代市场经济应有的开放性。

(二)家族理念对湖北民营企业制度文化的渗透

家族式企业在我国的民营企业中是一种常见的组织模式,在湖北省,大多数民营企业选择了家族式组织模式。家族式企业并不是落后企业的代名词,世界上许多知名企业也是家族式企业。但不得不承认,家族企业有其固有的缺陷。家族式企业通常采用家长式的管理,对“族”外员工有较强的排外性,对“族”内员工又碍于情面,难以规范管理。于是在企业内,实际上流行着两个不同的管理理念,两套不同的管理制度。管理的“混乱”可见一斑。

(三)特殊的地理区位与政策方位在企业文化上的折射

从地理区位上讲,湖北省地处中部地区,是一个内陆省份,虽然有长江与大海相连,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湖北区段的长江文化并没有显示明显的优势。倒是内陆文化的特点在湖北民营企业发展中打下深深的烙印。由于深处内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开放度不够,导致湖北人存在两种看似矛盾的行为习惯:一是普通老百姓习惯于“走出去”,到沿海地区就业和创业。二是湖北的民营企业家习惯于“小而全”、“大而全”的经营模式,希望自成体系,万事不求人。从政策方位上讲,作为一个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对湖北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对民营企业发展和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国家给予湖北的战略支持是有限的,导致湖北民营企业的行动相对迟缓。2004年,国家正式启动“中部崛起”战略,2007年,将武汉城市圈确定为“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这些战略举措才真正带动了湖北省新一轮经济增长。在制度建设方面,湖北省民营企业80%缺乏制度系统的文化建设,或者制度文化更多的表现为一些硬性的限制性规定(如员工不得迟到早退,上班时间不许聊天等等),这种硬性的制度管住了员工的行为,但难以建立起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制度文化的缺乏终究会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致命因素。

(四)优秀企业示范效应弱化对民营企业文化的影响

企业文化植根于社会文化的土壤中,企业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无不打上社会文化的深烙印。青岛的海尔、青岛啤酒,广东的格兰仕,既植根于当地区域社会文化,又以其独特的个性品质体现着优秀企业文化的张力。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优秀企业文化对区域社会文化的继承和对区域内企业文化的引领作用。

在湖北省,恰恰缺乏这样的企业。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政府的牵引力不够。湖北省政府没有像山东那样弘扬以“义”为核心的山东精神(《水浒传》、《闯关东》等作品艺术性地再现了这种精神,并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认可)。荆楚文化有许多优秀的品质,我们对其研究和再现得不够,社会认可度也不高。二是湖北省民营企业中鲜有类似海尔集团那样的优势企业和像张瑞敏那样的企业家,他们对企业文化的推动作用难以发挥出来。

三、优化湖北省民营企业文化的基本思路

(一)家族企业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的结合

研究表明,家族企业制度文化具有排外、唯亲、集权、专断的特征。现代企业制度文化崇尚拼搏、奋进、灵敏、宽容、理性、民主的精神。家族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的融合,就是要民营企业必须痛下决心,把“血缘”、“情缘”文化理念与“业缘”、“事缘”文化结合起来,并非对家族文化全盘否定,而是对家族文化的扬弃与创新。为此,要求湖北省民营企业将家族企业文化中重亲情的特征与现代企业制度中“以人为本”的观念相结合,把每个员工都看成自己的家人,让员工有“家”的感觉,以激励员工心甘情愿为企业拼搏,将企业的发展与员工自身福利的增进结合起来。

(二)将地域文化和现代企业文化有效融合

如前文所述,湖北的地域文化博大精深,当今,湖北省仍然是一个教科文化大省。如何将这些优秀的特色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结合起来,是一个十分棘手又不得不解决的问题。荆楚文化强调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强调对人的精神面貌的塑造和改善,这种文化包含一种具有实践性的人生哲学,而这种人生哲学恰恰与现代企业文化中“以人文本”的思想相符。湖北省民营企业应该发掘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思想,并将其固化到企业文化之中。湖北省地区中部,但并不闭塞,九省通衢的武汉更是“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汇集之地。湖北的民营企业必须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崇尚“兼容、协同”的企业精神,将“人流、物流、信息流”汇成巨大的“商流”。“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的民谚曾经是赞誉湖北商人精明强干的溢美之词,现在却成为讽刺湖北人缺乏诚信的流行语,这是沉痛的教训。改变这种局面要求湖北省民营企业牢固树立诚实守信的观念,并将其落实到企业的制度规则和运行机制上,要通过承担社会责任,树立民营企业良好的公众形象。

(三)走出内陆文化的限制彰显企业文化的开放性

在网络经济时代,身居内陆不应该是“闭关自守”的借口,在“中部崛起”战略和“两型社会”试验区战略的推动下,湖北省的民营企业也没有继续封闭的理由。为此,湖北省民营企业家要破除“封闭保守”的思维习惯,不盲从于过去的经验,要用开放的心态接受别人的经验,创建“学习型企业”;要破除“家天下”的观念,改变单向开放(“走出去”为主)的格局,多维度地主动引入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使本土企业在竞争的环境下成长;在企业竞争力逐渐增强的条件下,湖北民营企业还应该按照分工协作的要求,主动寻求相关企业的配套服务,不必再走“小而全”、“大而全”的老路。民营企业文化的开放性需要政府的配合,因此,政府的各项政策及其运行机制必须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四)以培育民营企业价值观为先导塑造企业文化

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制度文化和器物文化是企业精神文化的具体化。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的塑造和内化就成为最为关键的环节。对湖北民营企业而言,要开拓市场,就要有筚路蓝缕、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要开发产品,就要有追新逐奇、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要吸引人才,就要有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要打造品牌优势,就要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以人为本、诚实守信的信用准则。

为此,需要运用多种喜闻乐见的方式灌输这些理念和精神,使之固化为企业制度和企业的产品设计与营销流程,内化为全体员工的行为习惯。

四、结束语

湖北省民营企业植根文化底蕴深厚的荆楚文化,却没有显示出旺盛的竞争实力。企业文化建设滞后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在当今时代,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给湖北民营企业发展创造了极好的机会。民营企业只有从战略的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将家族企业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起来,实现地域文化和现代企业文化有效融合,以培育民营企业价值观为先导,重塑民营企业文化体系,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彰显荆楚文化的张力和民营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徐彬.企业家非职权影响力探讨[J].企业经济导刊,2003(12).

2、林证.楚文化的基本特征[EB/OL].,2004-12-22.

4、刘玉堂.“九头鸟”寓意褒多于贬[EB/OL].news.省略/c/2007-11-02/053712830904s.shtml,2007-11-02.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政法学院。其中,徐彬为经济学博士、教授)

上一篇:文化产业链的培育与优化研究 下一篇:上市公司委托理财存在的问题及其规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