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的“光”与“影”

时间:2022-10-21 01:14:13

影子银行的“光”与“影”

1 影子银行的概念

影子银行,又称为影子金融体系或者影子银行系统。FSB对“影子银行”作了严格的界定,“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中国影子银行体系主要包括信托公司、货币市场基金、典当行、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以及金融机构理财等表外业务,机构众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经济金融运行的重要环节。

2 影子银行的前世今生

2.1 产生的原因

①中国的金融市场体制极不完善,没有一部针对规范影子银行系统行为的法律法规,影子银行体系在发展中没有得到有效监管。

②80年代金融自由化浪潮以后,证券化、衍生产品等一系列创新产品和工具层出不穷,投资银行、对冲基金通过高杠杆率的方式纷纷转而投资这些产品谋取高额利润,使得影子银行的融资体系开始壮大。

③影子银行在中国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限制。金融市场本身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商业银行具有高风险的特征,而且商业银行一直在追求安全性、稳定性和盈利性的平衡,也一直在规避风险。

2.2 特点

①交易模式采用批发形式,有别于商业银行的零售模式;②进行不透明的场外交易。这些金融衍生品交易大都在柜台交易市场进行,信息披露制度很不完善;③杠杆率非常高;④影子银行的主体是金融中介机构,载体是金融创新工具,这些中介机构和工具充当了信用中介功能;⑤主要采取金融资产证券化的方式不受针对存款货币机构的严格监管,存在监管套利的行为;⑥与传统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关联度高,存在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⑦影子银行可能创造货币信用,也可能只是为信用创造提供帮助。

2.3 现状

我国影子银行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主要围绕传统银行信贷等业务展开,并且大多数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都处在金融监管之下,不像有些国家那样完全脱离监管。

长期以来,我国金融体系形成了以银行业为主导、间接融资为主的社会融资模式。近年来,在政策和市场的共同推动下,金融总量快速扩张,金融结构呈多元发展,金融产品和融资工具不断创新,证券、保险类机构和信托、理财、债券和股票等其他金融资产对实体经济影响加大。

3 影子银行的光与影

“影子银行”问题如同光与影:一方面在全球资本市场转型的过程和在帮助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影子银行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影子银行”之所以在中国出现,是因为其背后有实体经济的真实需求。在小企业融资难的状况未得到改善时,影子银行也满足了部分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的融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规金融的不足,对国民经济给予了必要的助力。

另一方面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可能导致信贷过度膨胀。由于“影子银行” 放大了银行的信贷能力,在长期内,可能致使旨在控制银行信贷扩张的监管政策失效。其次,可能对货币政策形成干扰。再次,可能导致银行信用风险的低估。最后,“影子银行”产权不够清晰,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风险,可能引起中国实体经济“空心化”,而且“影子银行”业务可能影响市场取向的经济转型。

4 如何将“影”幻化成“光”

每一样事物的存在都有利弊,如何将弊化为利一直是一个难点。对于影子银行来说,“影”之所以会存在,在我看来是因为没有一部针对规范影子银行系统行为的法律法规,使得影子银行游走在监管的真空地带,所以最应该做的就是:健全影子银行体系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机制,规范影子银行的业务开展,这样做可以降低影子银行带来的风险系数,而且健全的法律制度是影子银行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外部体制保证。

我们都知道影子银行的出现也是因为其背后有实体经济的真实需求,但是它的存在又可能引起中国实体经济“空心化”。所以监管者对于它的态度还是有些“暧昧”的。堵,担心扼杀金融创新;疏,担心突破风险底线,到底该如何应付它呢?我认为得“疏堵结合”,因势利导,完善制度,加强监管。具体就该这样做:监管者在堵的同时,也得通过放松信贷管控来疏导实体经济的流动性需求压力,那么资金运动就有望更多的回到正规银行业务中,这样既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影子银行的发展规模,同时也降低了整体金融风险,支持了经济增长。但是如果贷款控制过于严厉堵上了影子银行那条路,或许会让经济增长因为流动性紧缩而陷入困境,又或许会迫使资金取道更加远离监管的途径运行,带来更高的风险。

影子银行可能导致银行信用风险的低估。它的操作可能使银行的实际信贷规模被隐匿或被转换为风险权重较低的资产,进而导致实际风险规模的低估和资本充足率被高估。其实这是因为金融市场本身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所以必须规范影子银行信息披露机制,从降低信息不对称角度加强影子银行系统监管,建立一个统一、及时、完整的信息收集、处理、共享平台,来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了金融体系的风险系数。

上一篇:中小学新教师社会化刍议 下一篇: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途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