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带来市场

时间:2022-10-21 01:08:15

精品带来市场

一台充满了大气、豪气、霸气和英雄气的晚会,将燕赵儿女的奥运情缘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个团结奋进、锐意创新的团队,用他们的激情与梦想延续着一个又一个的传奇。

这是一种以杂技为核,融其他姊妹艺术为一体的富有后现代意味层次的综合艺术模式,好听,好看,好玩;这是传统文化与市场运作的又一次完美对接。河北杂技,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转化为一种全新的生产力,成为庞大的河北文化产业的一张闪亮名片。

一台不打折扣的精品剧目

舞台上,可爱的孩子们手持五星红旗和奥运五环旗,登高挥舞,上下翻腾,“中幡”在手中不停地舞动翻滚;服装鲜艳、青春靓丽的姑娘们,手持绘有奥运图章的团扇,和着欢快美妙的乐曲翩翩起舞,人人脸上绽放着美丽的笑容。舞台下,在北京演出时,一位德国观众自始至终乐得合不上嘴,不时地竖起大拇指称赞:“very,verygood!”;在石家庄演出时,一位本地观众看完演出后说:“整台晚会充满了大气、豪气、霸气和英雄气,是燕赵风骨的生动体现。”

这台名为《奥运情缘》的杂技晚会,系河北省杂技团专门为北京奥运会精心编排。6月7日至9日,《奥运情缘》参加文化部举办的“2008年北京奥运重大文化活动”,在北京天桥剧场连演3场,场场爆满,掌声如潮。6月26日至28日,《奥运情缘》在省会河北大戏院演出3场,又赢得了一片赞扬。

《奥运情缘》由十多个不同类型的节目组成。这些节目,均为省杂技团近年来的优秀节目,曾在国际、国内重大赛事中获得过金奖,享誉世界杂坛。既有地面节目,又有空中节目,艺术样式变化多端,高难技巧分布均匀,使舞台上呈现出婀娜多姿、绚丽多彩的壮丽场面。

“我们力图让每个节目都给观众留下极深的印象,给人以美的享受。”晚会导演刘丽霞说。

《奥运情缘》中运用了多种中国元素,从开场的一串串大红灯笼、国旗、奥运会旗、北方狮子,到《重蹬技》道具磁州青花磁大缸、传统风格的彩桌,从《诗画韵――蹬伞》的古典音乐、舞蹈、民族服装,到《雏凤凌空――车技》、《妞妞嬉戏――抖空竹》的中国头饰、服饰,都体现出了编导的巧妙用心,其民族化与多样性相结合的艺术呈现,特别是对中国元素的巧妙运用,营造出了非常好的艺术效果。

“省杂技团以精湛的技艺征服了首都观众,展示了燕赵杂坛的风采,也宣传了河北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省杂技团团长陈书镇说,自今年3月中旬接到任务以来,全团上下吃饭睡觉想的都是这台晚会。“百年奥运的舞台上有我们的身影,这是全团最荣耀的事情。”

在看完演出之后,省文化厅厅长冯韶慧感慨地说:“这台晚会,使我们看到了河北杂技的希望与前景,这批年轻的演员也将奠定未来十几年河北杂技在全国、在世界的地位。”

在省文化厅6月28日举办的《奥运情缘》座谈会上,省直艺术院团的负责人和省内杂技界的专家对这台晚会纷纷给予肯定。省杂技家协会主席边发吉激动地说:“这是一台不打折扣的精品剧目。”

这就是中国杂技的力量

河北杂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两千多年。吴桥是“杂技之乡”,被誉为“东方世界大赛场”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已经在石家庄举办了二十多年,“河北杂技”已成为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河北文化产业的一张闪亮名片。

始建于1976年的河北省杂技团,正是在秉承了杂技之乡的艺术底蕴和传统绝活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崭新的包装理念使得节目具有了极强的现代气息。

一台剧目是否成功,要靠市场来检验,靠观众来评判;而一个团队是否成功,靠的是每个团队成员的不懈努力,靠的是不断推陈出新的发展思路。

参加《奥运情缘》演出的50多个演员是省杂技团今年即将毕业的一批学员。他们平均年龄16岁,其中最大的18岁,最小的13岁。从开始排练到正式演出,一共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这台晚会。3个月,这其中包含着多少汗水和艰辛。

在北京天桥剧场演出时,参与《千仞英豪――皮条》、《龙腾虎跃――双爬竿》、《草帽情趣》等节目的刘国旺,在第一场演出时,手指头意外骨折,但他谁都没有告诉,忍痛继续坚持演出。第二场演出结束后,有发现情况的学生告诉了团长,结果送到医院检查,才知道骨折了。因为还剩下最后一场演出,刘国旺就找到导演和团领导,要求继续参加下面的演出。

“演员们虽然都很年轻,但他们懂事、坚强、重大局,这种优秀的品质让人感动。他们虽然年轻,但他们顽强的作风,让我对河北杂技的未来充满了信心。”演出成功后,作为一名老杂技演员的陈书镇团长流下了热泪。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都是宝贝,十几岁的年龄可能仍在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而在这些走进杂技团的孩子们的心中,集体的荣誉高于一切。

在这个团队里,不论是团员、学员的艰苦训练,身体创伤,还是老师、领导们的苦口婆心、言传身教都已成为一种常态。

“我们团口号很多,但实际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继承传统一些好的东西,把传统的优良品格都继承下来,然后继续挖潜,把每一个孩子的优势挖掘出来。”

“因材施教”这话说来简单,但是真正做起来并不容易。在孩子们都还很小的时候,很难看出来他以后的优势在哪里,在进行基本功训练的同时,杂技团注重的是对学员们进行思想教育。

态度决定一切。从刚进入杂技团的那一刻起,学员们首先要了解的就是这个团的精神所在。

坚强、重大局的品质,顽强的作风,精益求精的不懈努力……正是拥有了这种深入血脉的精神,才让这个团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闻名。

一个团队出去了,代表的是河北省杂技团; 一个人出去了,代表的还是河北省杂技团。

“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的是整个团的形象。哪怕是在训练当中我都会力求完美,在与外界接触当中,我会更加注意自己的形象。”今年16岁的学员张媛媛说。

“我们这一批老团员没参加过什么大赛,没拿到过什么大奖,但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拿到更多的奖项!”与陈书镇团长同批来团的王丽芳、杜素梅老师说。

……

“这次《奥运情缘》在北京演完后,北京市文化局局长激动地对我说,你们河北培养了一批具有现代一切素质的杂技演员,这就是中国杂技的力量。”想起当时的情景,陈书镇至今意犹未尽:“评价非常之高!”

这是一种形象,这更是一种荣誉。

回过头来,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团队的发展历程,以及他们通过不懈努力取得的骄人成就:

1976年,河北省文化厅分别从沧州、吴桥、肃宁等地抽调一批杂技尖子人才,组建了河北省杂技团。由于招调人员都有着良好的基础,建团初期即能上演40余个杂技节目,演出所到之处,深受群众欢迎。其中《顶碗》、《晃板》、《小跳板》分别被选入《杂技与魔术》和《飞燕迎春》电影中;

80年代初,一批受过正规专业训练的杂技演员从河北省艺术学校杂技科毕业调入河北省杂技团,使该团实力大增。杂技团陆续排出一批非常优秀的节目,多次参加海内外一些杂技比赛,一些节目在国内外赛场上先后获奖。《四人顶技》获法国巴黎“明日与未来”杂技节最高奖――法兰西总统奖;

1996年,杂技团又从吴桥杂技学校抽调近40名杂技学员组成学员队。经过艰苦的培训,这些学员已能独立演出,并在各赛场上崭露头角。《轻蹬技》获1998年瑞典今日青年马戏节金奖第一名及全国少儿杂技比赛银狮奖;

1996年,以河北省杂技团为龙头成立了河北杂技集团,使河北的杂技事业更加如虎添翼,蓬勃发展;

近年来,河北省杂技团在国内演出足迹遍及全国11个省、市、自治区,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出访了五大洲50多个国家,受到国家文化部的表彰,被誉为有突出贡献的杂技团,为“杂技之乡”赢得荣誉;

我省举办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以来,河北省杂技团作为东道主积极参加并取得累累硕果: 《狮子舞》获首届吴桥杂技艺术节“金狮奖”; 《走立绳》、《抖空竹》、《晃梯顶技》获“银狮奖”; 《集体武术》获第二届吴桥杂技艺术节“金狮奖”,《巧耍花坛》获特别奖; 《抖空竹》、《单杆顶技》分别获第三届吴桥杂技艺术节“银狮奖”、特别奖; 《四人顶技》获第四届吴桥杂技艺术节“金狮奖”; 《圣坛祭》获第五届吴桥杂技艺术节“金狮奖”;《流星》获第六届吴桥杂技艺术节“金狮奖”。

1997年第六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开幕式晚会上,刚刚组建未及一年的河北省杂技集团,以河北省杂技团为龙头,创造演出了一台大型杂技艺术晚会《故乡》,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晚会变幻纷呈的灯光、亮丽多彩的服饰、精湛的表演技巧,征服了中外专家及观众,被中外杂技界权威众口一词称为“一台世界水平的晚会”、“中国杂技创新的一次革命”、“杂技表演的一个转折点”。

……

要市场就要有创新

创新是艺术发展的源泉,没有创新就没有艺术。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现代与后现代交叉的时期,现代文化相对来说是单元的,娱乐方式是单样式化的。随着科技发达人类进步时代前进经济的繁荣,今天艺术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那就是后现代主义的悄然而至,艺术的形式是多元的,娱乐方式变得多样式化了。同时,传播的方式也变了,形状不再是垂直根状而是平面的了,方向不是单一而是互动的,媒介不再仅仅是印刷术纸张而是电子信息,符号不再是文字而是图像了,话语权也不再掌握在知识分子的手里而是在受众的手里了……时代变了,市场的主人变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演出团体、机构要演什么?怎么演?我们的文娱演出要发展,恐怕首先要回答好这个问题。”

处在这样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省文化厅副厅长边发吉认为,艺术要发展,必须不断推陈出新,进行艺术创新,实现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要“集成创新”,“这样,市场才会接纳你,喜欢你。”

“集成创新”就是把多种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提升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对于杂技来说,就是要以杂技为核,以技艺为主线,同时采用武术、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以艺术为手段,实现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和技术艺术的统一。

“杂技现在可以说是一个大筐,梆子、音乐、流行歌曲、武术、灯光、芭蕾舞……我都能往里边装,现在的杂技已经形成了一门综合艺术。”

陈书镇说,目前省杂技团的主要市场在国外,曾分别赴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意大利、瑞士、西班牙、葡萄牙、芬兰、荷兰、瑞典、日本及南美、中东、东南亚、南太等60多个国家上百次进行访演和商演,与世界众多知名杂技团有着合作,而从今年5月份与太阳马戏团开始的合作则有着一份长达10年的合约。“就在去北京演《奥运情缘》时,我们有一批人还在美国演出,赶不回来,在那边要演四个月。”

“太阳马戏团本来是由加拿大魁北克省一群街头艺人在1984年创办的,经过20多年的时间,他们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马戏团,每年有11个节目在全世界1000多个城市演出,年收入高达4亿美元。”

正是广阔的国际市场为河北省杂技团打开了一个崭新的窗口,其经营思路和经营模式都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今天的杂技,早已经不再是技巧的堆砌与罗列,而成了一门崭新的舞台艺术门类,舞蹈、音乐、灯光、舞美、服装……杂技仍然是内容,但绝不是唯一的卖点。”

在陈书镇眼里,现在河北杂技的发展环境非常好,领导重视,团里的新生力量已经发展起来,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都非常适合发展。

“我们现在处在了一个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时机,事业没有理由不发展。

今年我们的第一批学生就要毕业了,去年我们又招了第二批学生,一代一代阶梯式地往前走,让不管是本国的观众还是外国的观众一提起河北杂技都伸出大拇指来。

从明年5月份开始,全团力量回团集中,不再出去演出,全团将集中力量,把十个精品节目全部融进去重新打造一台晚会,我想这应该是真正杂技团的实力的体现。精品节目从数字上来说虽然是十个,但可以这么说,你到全国任何一个别的杂技团,别说十个,能拿出六七个就了不得了。同时这台晚会做完了以后,形成一个品牌,在全国巡演,最后落在一个市场上,这也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所在。现在我们正在考察选址,或者是在秦皇岛或者是在南方的某一个城市,我们要进行固定的演出,让人们了解我们,了解河北,包括也可以和旅游公司合作。市场要的是什么?市场要的是精品,好的东西会越来越好。”

除了奥运期间的专场杂技演出,省杂技团还承担了部分奥运场馆拉拉队的表演任务。“杂技拉拉队”与我们平时看到的蹦蹦跳跳的“拉拉队”不同,它是国家奥组委体现“中国特色”、彰显“人文奥运”的好方法。场馆中的杂技表演是一些精湛的小节目,在紧张比赛之余,运动员和观众可以放松身心见识一下中国的古彩戏法,在诙谐幽默中放松紧张的比赛情绪,体会一份别样的轻松和快乐。

上一篇:独爱蘅芜 第9期 下一篇:贵在得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