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井管行业遭受反倾销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21 12:15:51

中国油井管行业遭受反倾销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油井管产品贸易遭受到来自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前所未有的反倾销反补贴制裁,这对中国油井管行业产生了深刻影响,基于对油井管产品出口反倾销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深入剖析“双反”制裁的原因,从宏微观层面提出了应对措施,以促进中国油井管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油井管;反倾销;反补贴;贸易保护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6-0175-03

金融危机下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兴起,呈现为贸易壁垒不断提高且日趋复杂化趋势,包括提高关税、反倾销、出口补贴、禁止进口、苛刻的技术壁垒、采购国货、绿色标准等。在此轮全球性贸易保护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国制造”。2009年中国GDP占全球8%,出口占9.6%,而遭受的反倾销占全球40%左右,反补贴占75%[1]。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数量之多引发全球关注。其中中国钢铁行业是中美贸易摩擦的重灾区,而油井管是中美钢铁贸易的主要产品。从美国对中国油井管出口发起反倾销反补贴(简称“双反”)调查到最终裁定,中国油井管出口企业遭受了不公平的惩罚性关税,导致出口利润几乎为零,同时也失去了大部分的美国市场。另外加拿大、欧盟、俄罗斯等也纷纷效仿美国,采取反倾销措施,使得中国钢铁行业出口贸易处境更加艰难。

一、中国油井管行业国际贸易发展的现状

(一) 油井管行业发展概况

中国生产油井管已经有六十多年的历史,1994年以前,中国石油行业所需油井管主要依赖进口,当时油井管的国产化率不足20%;经过15年的努力,2008年油井管的国产化率达到93%。2008年,全球油井管消耗量1 350万吨,中国油井管产能达850万吨(约为全球的2/3)。2008年底,实际产量660万吨(接近全球的1/2);消耗量283万吨(国产261.4万吨,进口21.6万吨);出口量398.6万吨,约占全球油井管需求量的30%。以上数据表明:中国已经成为油井管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全球供应基地[2]。

目前在国内市场上,中国油井管总体上供大于求,其中低端产品产能严重供大于求;中高端产品仍然部分进口,但进口比例逐年减少。在国际市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兴起,国际油井管市场竞争形势激烈,再加上一些进口国自身还存在一些产能潜力,未来中国油井管行业出口形势十分严峻。

(二)中国油井管对美国出口情况

根据美方统计,美国2006年从中国进口6.322亿美元原油管材,2007年这一指标值为7.496亿美元,2008年为26.3亿美元,较2006年的进口额增长超过3倍。2009年,美国展开对中国油井管的双反调查,中国对美产品的出口额大幅下降,降幅高达11亿美元[3](见图1),由此可见,此次美国双反制裁对中国油井管行业的打击是非常大的。

二、中国油井管行业遭受美国反倾销的原因分析

油井管行业双反案是美国对华贸易的重大经济摩擦案件之一,究其原因,需要进行全方位思考,综合分析中美双方国内以及国际因素,从而“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中国对外贸易事业健康发展。

(一)国际方面

随着关税和非关税税率的不断削减,反倾销成为目前世界各国最普遍和频繁使用的贸易救济措施;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WTO允许的贸易救济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有效工具。反倾销往往与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形势的起伏变化紧密相连,每当世界经济形势低迷时,反倾销常常成为世界各国实施贸易保护的常用工具。另外,反倾销调查会增加涉案企业的应诉成本,反倾销调查的复杂性、时限性和较高的法律成本以及调查机关的自由裁量权[4],往往使得涉案企业望而却步,无法顺利进入进口国市场。

(二)美国方面

1.美国金融危机引发贸易保护

美国是此次金融危机的发源地,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之深远仅次于二战前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美国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举起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大旗,且主要针对发展中国家(主要是中国、印度等国)。

美国对中国油井管反倾销调查,还在于其国内兴起的购买国货行为。2009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批准了总额为7 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时,总统法案要求,使用政府经济刺激资金建设的公共工程项目必须使用产自美国的钢铁,除非使用国内钢铁产品导致整个工程的造价升高25%以上。这意味着外国钢铁产品可能无法染指美国庞大的公共工程建设。

2.滥用对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

欧美等发达国家一直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动辄运用“非市场经济地位”为由,频繁发起双反调查,并采用“替代国”方法,即在计算中国出口产品的正常价值时,以替代国国内市场同类产品的正常交易价格来代替,替代国选择的随意性往往导致倾销行为判定的不公平。在此次双反调查中,美国不认可中国提供的国内市场价格信息,执意使用其他国家市场价格(替代国为印度)作为比较基准,人为抬高了所谓的补贴幅度,从而对从华进口的油井管任意提高反倾销和反补贴税率,给中国钢铁行业出口造成严重影响。

3.缓解政府信任危机,解决中美贸易逆差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经济衰退,债务危机不断,国内失业率居高不下(为10%),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奥巴马政府面临执政以来巨大的信任危机。出于维护自身政治利益考虑,奥巴马政府屈从于国内钢铁业、纺织业等行业工会压力采取反倾销保护措施,以争取更多的选民支持和政治资本。

近年来中美钢材等贸易逆差日益扩大。2009年,中国出口美国钢材金额为15.11亿美元,而中国进口美国钢材金额为8.37亿美元,中国对美钢铁贸易实现顺差高达6.74亿美元[5]。为此,美国一些政客敦促美国政府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促使人民币升值,缩小贸易逆差,遏制中国经济发展,尽快复苏美国经济。这也是此次美国发起“双反”制裁的深层原因[6]。

(三)中国方面:企业出口依存度过高,存在无序竞争

1.油井管出口市场过分集中,出口依存度高

一般来说,当一国出口产品在进口国当地市场所占分额超过20% 就容易遭到反倾销。近年来美国成为钢材和油管主要的出口国,以2008年为例,中国油井管出口量398.6万吨,而根据美国商务部称当年美从中国进口油井管199.4万吨,占50.03%。所以,美国政府对中国油井管发起双反制裁是其必然的选择。

2.国内企业压低价格、无序竞争

中国对外出口的油井管多为中低端产品,在国内有大量厂家生产同一种或相似的可以相互替代的产品,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一些生产者忽略产品质量,企图以价格取胜,造成出口市场的混乱,影响中国企业整体利益和形象。这也给美国政府对中国产品反倾销以口实。

三、中国油井管行业应对反倾销的措施

(一)运用政府资源和力量,建立贸易摩擦预警机制

1.利用贸易大国的地位和影响,积极启用WTO的多边贸易解决和磋商机制

中国应充分利用WTO多边贸易解决和磋商机制,妥善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摩擦新情况,维护中国的正当权益。积极主动与各国进行贸易沟通和国际经济政策的协调,构建应对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机制,积极推动多哈回合谈判,有效规避和抵制不公平待遇,遏制美国新一轮贸易保护的蔓延以及对其他国家形成连锁效应,推动全球自由贸易机制的构建。

中国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还不能与中国国际贸易地位相匹配,贸易大国地位并没有形成具备影响国际贸易的所有权优势,也不掌握国际贸易领域的话语权。为此,中国应该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代表发展中国家维护发展中国家及本国企业的合理利益。

2.建立贸易摩擦预警机制,争取公平贸易环境

中国政府应加强与美国商务部、国际贸易委员会及贸易摩擦涉及到的行业及时谈判交涉,向美方表面立场,讲清事实,促使美方撤销对中国企业相关不合理的贸易制裁,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利益。对于美国一些行业对中国出现的倾销,补贴等不符合WTO相关贸易规则的贸易,中国也应该及时实施相关措施维护中国的产业安全。

为了维护产业、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中国政府应该参照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建立一套完善的贸易摩擦预警机制。政府在此预警机制中应该扮演着主导角色,政府应该对一些重点行业例如化工、钢铁等对外贸易进行监测和及时预警,为企业应对贸易摩擦提供及时充分的信息服务。

3.加强政府战略导向,促进油井管企业同石油企业的合作

中国政府应制定油井管行业发展战略,并在政策上给予导向。鼓励油井管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促进油井管企业同国内外石油企业的合作。政府应给予政策支持和优惠;同时可以利用政府采购,促进油井管企业内销;利用出口退税、税收等优惠措施鼓励油井管企业开发新的出口市场等,提升中国钢铁产业的竞争力。

(二)加强行业自律,发挥商会作用,避免内部自相残杀

为避免外贸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存在的恶性竞争和各自为战现象,中国应借鉴国际商会的管理经验,赋予商会必要的职能,充分发挥商会作为行业的权威代表在运用国际贸易规则、应对贸易摩擦、加强行业自律、外贸监管、沟通指导等方面的作用,通过行业自律和规范来协调企业对外贸易与对外投资行为,防止违法经营和恶性竞争行为,形成合理的贸易布局与竞争合作关系。

钢铁行业协会应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结合本行业特点,制定行规行约。钢铁行业协会应该建立行业自律机制,避免行业内无序竞争行为。同时,面对反倾销制裁,组织企业积极应诉。行业协会应该建立本行业企业的信息库,将国内外本行业的相关贸易摩擦案件列入档案库。当遭遇贸易摩擦时,应该结合反倾销案件的特点,总结经验,组织企业积极应诉。

(三)企业层面:积极应诉,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1.积极学习和掌握WTO规则,积极应诉,应对贸易摩擦

近年来,中国钢铁行业贸易摩擦不断,如果企业遭受双反制裁后,只是一味地退出该市场,转战他国,那么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国家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中国企业应该组织企业相关人员深入学习WTO的相关规则,积极应对贸易摩擦,能够做到准确运用WTO的相关规则保护企业的切身利益。

贯彻“谁应诉,谁受益”的原则。为充分调动企业应诉的积极性,外经贸部1999年专门制定了“谁应诉,谁受益”的原则:对积极应诉的企业给予奖励,对不应诉或在应诉中表现消极的企业给予处罚,减少和取消其出口配额和数量,情节严重的暂停其出口经营权。

2.实施技术创新,加强R&D投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中国油井管出口多是低端产品,替代品多,附加值低。虽然国内一些生产企业已经通过了API认证和ISO9000体系认证,取得了API会标使用权。但是,国产油井管与同钢级、同规格进口产品相比,质量水平差距还较大,特别反映在产品的使用性能、螺纹加工和无损探伤检验等方面[7]。中国企业应改变仅靠低价竞争的策略,创新企业的营销观念,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提高产品技术层次,获得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专有技术知识产权。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价值链,掌握产品核心技术才是国际竞争的制胜法宝。

3.加快“走出去”步伐,开发新兴市场,实行出口区位多元化

中国油井管企业应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和潜在市场。在稳定原有贸易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非洲、南亚、中亚、拉美等新兴市场业务,充分发挥中国企业的比较优势,分散企业经营风险。

油井管企业可以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以规避进口国反倾销风险。在东道国或进口国实施投资经营,形成网络化生产、研发和销售体系,既可提高竞争档次,也可通过海外投资及内部转移价格方式规避反倾销。

加强同国内外石油企业的合作,双方共同投资,共同研发,互惠互利。目前中国一些大型钢管企业如宝钢,已经和中石油签订了油井管合作开发协议。加强与国内外石油企业的合作强度和深度,不断做大做强,增强油井管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四、结论

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将会走出萧条的谷底,贸易自由化仍然成为发展大势,中国的油井管行业在经历“双反”制裁的寒冬后,必将走向更加健康发展的轨道。对于欧美国家的贸易保护,油井管企业一定要做好充足的防范工作。油井管企业应积极应诉,应对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壁垒,不断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同时中国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应加强合作,共同努力,促使油井管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贸易摩擦形势依然严峻,出口总值中贸易纠纷占比不高[EB/OL].中国产业安全指南网,2010-04-2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EB/OL].mofcom.省略,2009.12―2010.3.4.5.

[3]U.S.Steel Exports Modest Rise[EB/OL].美国钢铁协会官方网站,2010-04-11.

[4]杨凤鸣,戴臻.2010年中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对策研究[EB/OL].中国产业安全指南网,2010-03-26

[5]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EB/OL].mofcom.省略,2010-05-16.

[6]今年共有19个国家对我方发起102起贸易救济调查[EB/OL].中国钢铁产业网,www.省略/zhishi/zs.asp/bbs.省略/dispbbs.asp,2010-02-07.

[7]张毅,李鹤林,林诚德.中国油井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焊管,1999,(9).

Research on 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 of Oil Well Pipe to Response Antidumping From the U.S

CHEN Li-hua,TIAN Ze,HE Jun-ru

(Business school,Hohai University,Changzhou 213022,China)

Abstract:Since Financial crisis,oil well pipe products trade in China suffered from the U.S.anti-dumping and countervailing sanctions.Therefore the impact on China’s oil pipe industry had a profound effect.Basic on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and status of anti-dumping to china’s oil well pipe exports.Deeply study the reasons of anti-dumping sanctions.Measures were proposed for china’s enterprises from the macro and micro level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oil well pipe industry.

Key words:oil well pipe;anti-dumping;countervailing;trade protection[责任编辑 陈凤雪]

上一篇:首创精神对集群形成影响机制分析 下一篇:中国零售业利用电子商务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