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国各省(区、市)主要经济指标对比分析

时间:2022-10-21 11:01:54

一季度全国各省(区、市)主要经济指标对比分析

一、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一)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同比回落,排全国第18位

一季度,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9.9%,较上年同期低1.3个百分点;排全国第18位,较上年同期下降2个位次;排西部第11位,与上年同期相同。地区生产总值2943.9亿元,排全国第16位、西部第3位,总量在全国和西部的位次与上年同期相同。

一季度,全国国内生产总值118854.8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超万亿的省份有3个。广东、江苏、山东分别以12612.9亿元、11881.3亿元和11076.5亿元的总量居全国前3位。从增速看,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7.7%,较上年同期低0.4个百分点。云南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在全国的排名大幅上升,由上年同期的第20位跃居第1,以12.6%的增速与贵州并列。上年同期与贵州并列第一的天津以12.5%的增速排全国第3位。海南、广东、云南等8个省份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较上年同期有不同程度上升,山东同比持平。

图1 一季度各省份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

(二)内蒙古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回落,排全国第12位,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同比下降

一季度,内蒙古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2%,较上年同期低0.2个百分点,排全国第12位,较上年同期上升8个位次,排西部第8位,较上年同期上升2个位次。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9.5%,有21个省份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季度,内蒙古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规模以上,下同)320.36亿元,增速为-10.2%,较上年同期低18.9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2.3个百分点。同期,全国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1740亿元,增速为12.1%, 虽高于上年同期水平13.44个百分点,但较前2个月回落5.1个百分点。在全国公布一季度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的7个省份中,除内蒙古外,山西省为负增长,增速为-51.8%,较上年同期低57.1个百分点。北京、上海、广西、宁夏和贵州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为5.3%、7.1%、33%、33.1%和34%,分别高于上年同期水平9.5个、15.2个、57.3个、65.8个和32.8个百分点。从结构看,全国工业企业利润中,私营企业和股份制企利润增速较快,国有企业利润增速较慢。一季度,国有企业实现利润3412亿元,同比增长7.6%;而同期私营企业实现利润3757亿元,同比增长17.8%;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6843亿元,同比增长12.9%。同期,内蒙古私营企业、股份制合作公司和股份制有限公司的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分别为2.6%、-8.3%和-5.3%,国有企业利润增速为-21.1%。

图2 一季度各省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三)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上升,排全国第27位

一季度,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以上项目,下同)同比增长19.7%,较上年同期高1.4个百分点,排全国第27位,排位与上年同期相同,排西部第11位,较上年同期上升1个位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0.86亿元,排全国第23位、西部第7位,排位均与上年同期相同。

从结构看,一季度,内蒙古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93.9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14.4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其中,高新技术、农畜产品加工、化工分别完成投资13.5亿元、33.1亿元和78.72亿元,增速为67%、42.8%和40.5%,分别高于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2.4个、28.2个和25.9个百分点,能源行业投资占全区工业投资的比重为21.72%,较上年同期低4.91个百分点。

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58092.28亿元,江苏、山东、四川分位列全国前3位。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0.9%,有23个省份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贵州和云南分别以52%、34.2%和29.5%的增速位列前三位。西部省份仍然保持了上年投资增速较快的势头,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达24.2%,分别高于东、中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4.8个、0.1个和3.3个百分点。6个西部省份排在全国固定资投资增速的前10位。

图3 一季度各省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增速

(四)内蒙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同比回落,排全国第28位

一季度,内蒙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10.3%,较上年同期低5.2个百分点,排全国第28位,较上年同期下降7个位次,排西部第1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1.33亿元,排全国第19位、西部第4位,排位均较上年同期下降2个位次。

一季度,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4%,较上年同期低2.4个百分点,有21个省份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4个省份持平,内蒙古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受经济下行压力、中高端消费降温及消费刺激政策变化等因素影响,除广东较上年同期水平略高0.2个百分点以外,其他30个省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低于上年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也较上年同期下降2.4个百分点。

图4 一季度各省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速

(五)内蒙古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速同比回落,排全国第29位

一季度,内蒙古财政总收入606.83亿元,增速为-6.7%,较上年同期低29.5个百分点。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97.23亿元,排全国第18位、西部第3位,均较上年同期下降1个位次。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同比下降5.2个百分点,排全国第29位,较上年同期下滑18个位次,排西部第11位,较上年同期下降7个位次。

一季度,全国财政总收入32033.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收2057.6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千亿的省份有5个,其中,广东、江苏、上海分别以1627.5亿元、1619.7亿元和1197.6亿元排全国前三位。同期,有27个省份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云南、安徽、湖北分别以24%、23.2%和23.1%的增速位居前三位。

内蒙古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8个百分点。受经济增长趋缓、企业效益下滑等因素影响,全国22个省份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速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其中江西降幅最小,较上年同期低1.8个百分点,贵州降幅最大,较上年同期低31.2个百分点。其余9个省份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速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其中北京升幅最大,较上年同期高11.6个百分点。

图5 一季度各省份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及增速

(六)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速均同比回落,分别排全国第16位、第2位

一季度,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为10.1%,较上年同期低5.6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国排第16位,较上年同期下降11个位次,在西部排第9位,较上年同期下降8个位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998元,较上年同期增收642元,收入排全国第10位、西部第2位,在全国和西部的排名与上年同期相同。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速14.7%,较上年同期低5.1个百分点,增速排全国第2位,较上年同期上升2个位次,排西部第2位,位次与上年同期相同。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3224元,较上年同期增收412元,排全国第11位、西部第1位,在全国和西部的排名与上年同期相同。

一季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27元,较上年同期增收63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有7个省份,其中,超万元的3个省份浙江、上海、北京以12212元、11986元和10175元分列全国第一、二、三位。从增速看,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9.3%,较上年同期低4.7个百分点。有21个省份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8个西部省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排在全国前十位,、甘肃和青海以15.6%、11.9%和11.7%的增速分列全国第一、二、三位。全国有28个省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较上年同期下滑,天津降幅最小,较上年同期低0.9个百分点,贵州降幅最大,较上年同期低8.9个百分点。、青海、新疆3个省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季度,全国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2871元,较上年同期增收311元。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有12个。5个省份超五千元,浙江、上海、北京以6716元、6696元和5972元分列全国第一、二、三位。从增速看,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速12.2%,较上年同期低4.8个百分点。有20个省份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青海、内蒙古和陕西以15.2%、14.7%和14.5%的增速排全国前三位。全国29个省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速较上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宁夏降幅最小,较上年同期低0.2个百分点,吉林降幅最大,较上年同期低9.6个百分点。、北京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速分别较上年同期高1.6和0.1个百分点。

图6 一季度各省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

图7 一季度各省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及增速

二、初步结论

(一)增速“西高东低”仍是我国经济增长格局的主要特征,但西部增速优势已明显减弱,6个东部省份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同比加快

一季度,七个西部省份排在全国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前十位,但同比降幅达到或超过1个百分点的15个省份中8个是西部省份,其中,同比降幅最大的为宁夏,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较上年同期低3.4个百分点。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同比加快的8个省份中,除西部省份云南、外,同比增幅最大的东部省份为海南,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较上年同期高1.8个百分点。

表1 2013年一季度各省份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幅

(二)我国经济筑底迹象更趋明显,但回稳基础仍需巩固

到2013年一季度,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同比降幅连续三个季度收窄。截至4月底,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7个月高于50%的临界点。由此可以判断,我国经济已开始进入筑底企稳阶段,但企稳基础仍需巩固。主要原因:根据PMI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经济虽处于扩张区间,但4月PMI由3月的50.9%降至50.6%,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创三个月以来新低,且新订单分项指数和生产分项指数均出现回落,表明经济运行仍存下行风险。同时,一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1.7%,这虽减弱了对CPI的传导压力,但另一方面也表明企业对经济发展的信心有待提高。

(三)内蒙古经济受外部需求传导,现回暖迹象,但短期内因有效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仍存下行风险

从数据看,本轮内蒙古经济增速下滑已持续12个季度,同比降幅由2011年二季度开始首次收窄,同年三季度收窄为0,后降幅加宽再收窄,到目前,内蒙古经济增速同比降幅连续两个季度收窄,并有望继续收窄。今年一季度,内蒙古宏观经济预警指数下行,一致指数下探幅度逐步缩小,宏观经济先行指数继续走高,表明内蒙古经济增长放缓的同时,回升的预期渐趋明朗,经济景气有望回暖。但短期看,受外部有效需求和产能过剩影响,内蒙古主要工业品行业仍将面临“去产能化”压力,低增长、低效益状况仍将会在短期内持续。一季度,内蒙古工业品销售率为95.3%,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

图8 近年内蒙古经济增速同比增幅

(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和投资、消费双轮驱动的省份,经济增长更稳健,或实现率先企稳回升

从产业看,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同比加快省份除福建外均属二、三产业协调支撑和三产主导型经济。根据2012年各省统计公报数据及相关数据初步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同比加快的8个省份中,浙江、广东和云南为二、三产业协调支撑型经济(二、三产业比重均超过40%,且二、三产业比重差距不超过10个百分点),北京、上海、海南和为三产主导型经济(第三产业比重占50%以上,或第三产业比重占45%以上且远高于第一、二产业比重)。

属各次产业协调拉动的经济体,由于产业发展相对均衡,可以多点发力支撑经济增长,属中高端服务业占比较大的第三产业主导型经济体,由于服务辐射范围更大,经济附加值更高,在市场竞争中竞争力更强,不易受外部因素影响,因此,属于这两类型的经济省份抵御外部因素影响的能力较强,在经济下行周期中经济增速下滑幅度相对较低,并且更容易在经济回稳期率先回升。

如浙江省,三次产业结构为4.8:50:45.2,产业发展相对均衡。2012年,虽然工业增加值增速较上年水平下降3.8个百分点,同比降幅仅较内蒙古低0.4个百分点,但由于服务业占比较大,且下降幅度较小,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定的支撑,相对减弱了工业下滑对经济的影响,使地区生产总值仅仅较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较内蒙古低1.6个百分点。

如上海市,2012年工业增加值增速较上年下滑4.5个百分点,同比降幅较内蒙古高0.3个百分点,但由于上海第三产业占比和层次较高,受外部影响程度较小,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加快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地区生产总值仅较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较内蒙古低1.9个百分点。一季度,上海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同比加快0.8个百分点。

内蒙古产业结构比例协调性弱,工业占比大、重化工倾向明显,且能源原材料工业占比偏高。2012年,内蒙古三次产业结构为9.1:56.5:34.4,工业对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0.7%。重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高达84.2%,能源、冶金、化工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达73.8%,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种产业结构抗风险能力较弱。因此,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多元、延长能源原材料产业链条至关重要。

表2 2012年各省份三次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从需求看,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同比加快的8个省份的经济多为东部“三驾马车”协调拉动的省份或投资、消费协调驱动的省份。上海、浙江、广东经济属“三驾马车”协调拉动,而福建、海南、是投资与消费对经济拉动的协调性比较强。投资、消费双轮驱动和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协调拉动,更易形成合力,增加抵御经济外部影响的能力,所以这些省份经济增长更为稳健,在经济下行周期中经济增速下滑幅度相对较低,并且更容易在经济回稳期率先回升。如广东省,2012年,虽投资、消费、进出口增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而且投资、消费降幅分别大于我区2.5个和2.4个百分点,但其经济增速降幅仅为1.8个百分点,低于我区1.1个百分点。一季度,广东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实现同比加快,高于上年同期1.3个百分点。

内蒙古经济消费贡献过低、对投资拉动的依赖性强,削弱了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2012年,全国投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50.4%和51.8%。预计2012年内蒙古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40%,较全国平均水平低12个百分点左右。通过内蒙古宏观经济季度模型测算,如果一季度内蒙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与全国12.4%的平均水平持平,则工业增加值增速可达13.3%,才能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1.8%的目标,分别较实际情况需要提高2.1个和1.3个百分点。因此,后续三个季度,加大消费引导,提振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十分重要。

(本文未将香港、澳门、台湾列入分析范围,各指标绝对值和增速均为1-3月累计值)

上一篇: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分析 下一篇:夯实基础 增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