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人画的形似与神似特征研究

时间:2022-10-21 10:55:57

元代文人画的形似与神似特征研究

元代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许多文人雅士不愿去追名逐利,而均隐逸山林,潜心书画,使绘画在当时成为一种纯属自娱性质的文化行为,画家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取题材和表现手法,如钱选所说的“无求于世,不以毁誉扰怀或是像倪瓒所标榜的“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但创造上的自由,并没有导致艺术质量上的滑坡,元代绘画仍旧依循着艺术的发展规律而发展。

一、“不求形似”在元代文人画中的表现

“形似”是中国画论最主要的范畴之一,是长期影响中国画思想发展的基本概念和核心问题。到了元代,山水大家倪瓒说:“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或涂抹久之,他人视之为麻为芦,仆亦不能强辩为竹,真没奈览者何!”又云:“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白娱耳。”另有吴镇曰:“墨戏之作,盖士大夫词翰之余,适一时之兴趣”。根据这些言说,今天有人认为元代文人画已把“形似”置于非常次要的地位,认为元代文入画从笔法上的表现来讲,一般是逸笔草草,不求形似,以貌取神。但是我个人认为这种理解并不正确,有些绝对化了,其实元代文人画也是很注意形似的,这是对元代文人画形似与笔墨表现的片面理解,是审美认识上的偏差,结合具体的历史情境,本文认为元代文人画并非“不求形似”,更非“墨戏之作”。

倪瓒所提出的“不求形似”是与“写胸中逸气”直接相联的,意为绘画应以“写胸中逸气”为根本目的,而不应以“求形似”为目的。倪瓒要求以“写胸中逸气”为根本,去对待“形”的描绘问题,即“形”的描绘的艺术价值是否能写出画家的“胸中逸气”,而不在于他是否逼真地去描绘实物。如倪瓒画中所表现的一些“疏林枯柳”,就是要写出“疏林枯柳,似我容发,萧萧可怜”的意味,而非以逼真描绘出眼前所见的某一“疏林枯柳”为目的。但这种意味是画家亲眼所见的“疏林枯柳”有感而发的,因此也就不能不对这“疏林枯柳”在画面上进行某种与之相似、近似的描绘,而且也不能完全不顾“疏林枯柳”所具有的特征,任意地去改变它。“不求形似”的元代绘画,是在很重视理性写实描绘的宋画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它要求画家既要“不求形似”,又要尊重对象的基本特征,并且要使“形”的描绘处处成为“胸中逸气”的表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对象的特征有细致的观察与体味。

二、尊重客观现实,在“形似”的基础上追求“神似”

赵孟■作为元初的著名文人画家,他的绘画理念及绘画实践都处于一种承前启后、全面探索的状态。赵孟■在艺术上标榜“古意”,谓“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从文人的审美情趣出发,提倡继承唐与北宋的绘画,重视神韵,追求清雅朴素的画风,反对宋代院画过分追求形式和纤巧,拘泥于具象的画风,以对“古意”的追求力倡返朴归真、简率不似的文人画风,努力在绘画中返归唐代及其以前的古朴风格,开创一种迥异于宋代院画的新风尚,这是打着复古之名而行创新之实的典型例证。然而赵孟■又不可能完全摆脱历史发展惯性的影响,他的这种对简率不似之风的追求,又与他的尊重客观自然真实,追求“近物之性”“欲写其似”的努力形成一定程度的矛盾。一方面,不求形似,作为宋代文入画论里提到而未能真正实行的要求,在元代却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口号,但作为时间跨度太短的元朝来说,宋代文人画理论与实践上的这一矛盾仍不能不继续,只不过不求形似的呼声更趋强烈。在绝大多数元代画家那里,不求形似成为追求传神的重要方法,当然,也有强调传神必借助形似的观点存在,这实际上反映了中国画坛由宋代院体一统天下,开始向文人画称雄艺坛的时代转换的过渡性特征。

三、从“不求形似”到“形神兼备”

元代文人画的形似与笔墨表现,建立在对对象的精细观察、体验、提炼、加工、组织的基础上;忠于现实生活,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写实主义的意味。在形似与笔墨的表现上,元代文入画始终以客观生活形象的形似追求和表现为中心重视笔墨,仙又不惟求笔墨,而是将用笔之道、运墨之法落实在形与神的刻画、情与景的构成上,追求变化,但也重视法度。画中的每一笔触、每一细节都努力做到笔不乖于形,迹不悖于象,行笔沉静,迹划严谨,笔笔认真,处处精微,惟恐笔墨的外露与张扬,所以不管是以“逸笔草草,不求形似”标榜的倪瓒+还是以“墨戏之作”著称的吴镇,都从不背离上面所说的画面原本特征。所以,元代文人画并非“不求形似”,更非“墨戏之作”。其实,元代文人画仍然遵循着中国画艺术的发展规律,有序地探索与开拓,所谓“不求形似”,是对“以形写神”和“形神兼备”的再强调。

上一篇:浅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下一篇: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的方法、策略与思考